四O后同学来相会
文/郁三阳
蛇年春来到,同学好热闹。2月19日上午,我们1957届河北区元纬路小学6年3班部分同学欣喜异常,大家齐聚中山路津悦鸭子楼,共叙70年前孩童年代的美好时光,为疫后首次重逢而欢欣不已。大家对疫情期间不幸仙逝的王广成、陈元忠同学表示沉痛哀悼,并互祝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提起这次聚会还属偶然。大年初二,小学同学廉铭给我打电话拜年,我顺便询问了他母亲的情况,他告诉我母亲还健在,今年已106岁高龄,我听后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他给我发来了老人的照片,只见她老人家精神矍铄,身体非常健康。廉母是个和蔼慈祥的老太太,我们已经快十年未曾相见。我答应日后一定带同学去家中看望。廉铭说老人家看上去很好,其实岁数太大了,脑子已经糊涂,已经认不出你们了。我们已经六七年没聚了,不如邀请健在的同学聚一聚,并初步敲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我说好,我在群里发个通知,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意想不到的是,同学们对这次聚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表示届时一定前往,再叙衷肠。
2月19日上午11时我提前来到饭店门前,想不到同学王正大正在门前锁车,他戴着头盔,骑电动车刚给家住王顶堤的一病人看完病,赶来参加聚会。他家四代行医,他祖爷爷王子万、爷爷王小万是津门著名老中医,他原在天津小提琴厂任技师,退休后继承家庭衣钵,自学成才,老有所为,十年前取得行医执照后,现在三家诊所坐堂看病。病人腿脚不便,不能来医院就医的,他就骑上电动车送医送药上门,76岁高龄还每天走街串巷,为他人解除病痛,这种精神实在令人动容。
同学廉铭退休前在天津市医药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任总经理,退休后他除了悉心照顾百岁老母亲外,热衷于社区文体活动,经常和老人们一起踢毽子,身体练得很棒。上午他刚参加完社区党支部活动,从河西区打车前来和同学聚会,并带来美酒与大家共享。
同学范增新在天津机电公司担任领导工作多年,他退休不退岗,直到69岁才离开工作岗位。这次聚会其夫人杨金霞应邀前来参加,杨姐曾在河北区墙子街办事处任科长,她爱打乒乓球,那时我经常去他们街打球,回想起她打球的英姿,仍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三个小时的聚会,很快结束了,分手时我赠送大家每人一幅书法作品,以作纪念。王正大是医生,我把一幅条幅作品“积健为雄”送给了他。想不到正大是个急性子人,转天他就把作品悬挂在诊室里,鼓励患者战胜疾病,永葆健康。
参加完这次同学聚会后,我想,我们这些年龄奔八的人之所以仍很健康,是因为我们几乎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身心不闲着,精神有寄托。我们觉得退休只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脱离了工作的困扰和羁绊,正好干自己想干的事,过自己想过的日子。最美不过夕阳红,好时光正当其时,何不张开臂膀拥抱梦想,牵手夕阳呢?
撰稿:郁三阳
责编: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工作室王广杰
微刊推广: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推广部全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