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文华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今中外,描写“惜时勤奋”的名言警句很多,发人深思。
如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欧阳修的“少壮及时宜努力,老大无堪还可憎。”文嘉的“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鲁迅的“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董必武的“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叔本华的“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爱迪生的“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但别具特色、巧用数字的“惜时勤奋”的国粹楹联,惟我泱泱华夏独有,联文言简意赅,催人奋进,耐人寻味。
笔者从丁荣凡先生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对联辞典》中选联八副(后附横批),以飨读者。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横批:惜时如命
用以教育学者要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紧学习。上联:曾参有三行,颜回有四德。曾,指曾参,孔子弟子。三,指三种德行,即“三省吾身”的内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颜,指颜回,孔子弟子。四,指四种德行:“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下联:夏禹惜寸阴,侃惜分阴。《晋书·陶侃传》:“[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三冬劳聚学;
驷景重兼金。
横批:时不再来
用以教育学习者要珍惜时光,努力勤学。
联语出唐孟简《惜分阴》诗:“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刺股情方励,偷光思益深。”
上联言:利用冬季三个月的农闲时间勤苦学习,积累学识。下联言:飞逝的光阴比成倍的金子还贵重。驷景指短暂易逝的光阴。驷,“驷之过隙”的意思。语本《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后用以喻光阴飞逝。驷,驾同车的四马。景(yǐng),后多作“影”,影子。兼金,价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说明贵重。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横批:功到自成
用以教育学者只要持之以恒地苦学,功到自然成。此是范文澜的自勉联。上联:要能坐上十年的冷板凳苦学,才能学有所成。下联:文章不要写一句空洞的话。空,空洞。指无实在内容的空话。
三万青毡宜耐冷;
五更黄卷莫辞勤。
横批:无所畏惧
用以教育学者要不辞劳苦地学习,不怕书多和天寒。
上联:虽有三万轴书,也不怕多,青毡坐破应耐得住寒冷,就这样苦读下去。三万,指三万轴书。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唐·李泌封号)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后以“邺侯书”为藏书甚多的典实。青毡,黑毛毡。宜,应。下联:五更天也不辞辛劳地执卷苦读。黄卷,书籍。东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守黄卷者”杨明照校笺:“古人写书用纸,以黄檗汁染之防蠹,故称书为黄卷。”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横批:持平之论
用以教育学者学习贵在有恒。
此为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时改写明代学者胡居仁的对联而成的自勉联。原联为:“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学贵有恒,若能持之以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有恒,原意为坚持一定的操守、品行。语本《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恒,长久。此指在学习上坚持长久。下联:最无益的是只怕晒一天冷十天。一日曝十日寒,比喻做事无恒心。语本《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省作“一曝十寒”。
挂角囊萤百尺竿头更进步;
悬梁刺股九天云路竞登先。
横批:为人上人
用以教育学者下苦功学习,做人中俊杰。
上联:像李密那样把书挂在牛角上,边骑牛边读,像车胤那样以练囊装萤虫照着读书,这样勤奋,学问就自然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挂角,李密挂《汉书》牛角上,行且读。(见《新唐书·李密传》。)囊萤,《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日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百尺竿头更进步,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语出南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 下联:像孙敬那样以绳系头悬于屋梁地苦学,像苏奏那样以锥刺股地苦学,那九天云路竞赛时就能先登。悬梁,《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白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九天云路,青云直上的路。九天,天空最高处。横批:指超出众人的人。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横批:奋发图强
这副对联,通常用以教育人读书要主动、自觉、刻苦。联文为清乾隆进士彭元瑞自题的书斋联。上联:什么东西动人?二月的杏花八月的桂花。花有何动人之处?原来各省乡试在桂花飘香的八月,礼部会试在杏花开放的二月,动人处不在此两种花,而在于这两个月是求取功名利禄的好时候。 下联:有谁催我读书?三更的灯火五更时的鸡叫。彭元瑞如此用功,后终于接连得中,步步高升,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圆了他的梦。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横批:老占鳌头
用以教育学者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
此为北宋梁灏82岁中状元时作的对联。上联:到白头时才贯通经书,可是比起伏生来还少了8岁。穷,贯通。伏生,名胜,西汉济南人。秦始皇焚书,他把《尚书》藏壁中。汉朝建立,他求其所藏书,已散失,仅得29篇,便在齐鲁间教授。文帝即位,想召他进京,他已九十多岁,老不能行,只得让晁错去接受他的《尚书》。下联:现在青云得路。比起姜太公来还多了二年。青云得路,比喻得到了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此指考中状元。公,即太公望吕尚。周初人。姜姓,吕氏(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合而为一),名尚。俗称姜太公。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贫穷年老,在渭水边垂钓,文王出猎遇见他,同他谈话,大为高兴,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所以称太公望。文王以车载他,回朝后立为师。俗传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横批 :科举时代称中状元为“独占鳌头”,梁灏年老中状元,所以如此称。
段文华,笔名乐耕斋主人、乐夫,生于1965年10月,中共党员,中文大专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湖南省城步南山牧场学校教导主任、城步苗族自治县希望小学办公室主任。系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邵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理事,城步县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县作协、书协会员。诗词、楹联、文章入编省内外报刊、书籍、网络微刊、文艺网刊,有诗联作品获省内外等级奖,至今有6副楹联作品刻挂于国家风景名胜区景点、槽门、农庄上。现著有《笔墨留痕集》电子书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