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鸡泽县吴官营镇吴官营村,流传着一个造福百姓“灌溉达人”的故事,每年农田灌溉的时候,村里人都会不断地夸赞一个人,这就是吴官营村党支部书记安力强。
每年的农田灌溉都是一场关乎民生的 “大考”,村里的主要灌溉水源是地下水,可每年遇到天旱的时候,地下水位低,水流少,浇地时间长不说,还花费高。
2022年冬,村民们说起了浇灌难的情况。为了缓解旱情,村委会紧急召开会议,安力强坐在会议桌前,神情凝重地说:“乡亲们,这几年浇地困难,咱得想法子把水引到田里,不能让大伙一年的辛苦白费。”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启用村里闲置多年的老灌溉渠,从数里外的滏阳河引水。
安力强说,“吴官营村虽邻近滏阳河,但是村里的沟渠年久失修,拥堵严重,想要重新通水,困难重重,守着河水用不上,眼看着白白流走,群众不满意,干部也心疼。”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沟通交流,利用半个月时间勘查村里沟渠情况,研究引水办法。
2022年11月,沟渠整治工作正式启动。他带头成立了 “引水突击队”,村里的青壮年们纷纷响应,一时间,报名的人挤满了村委会办公室。没有资金,工程进展慢,可这并不阻碍他的决心,他借用村里机械自己上。
金瑞超是村里的年轻小伙,平时就热心肠,他第一个冲上前说:“安书记,我有力气,啥活都能干,一定跟着大伙把这水引来!”
冬天正是寒风刺骨的时候,可在沟渠整治的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一个冬天,三个多月,96天,三横一纵7500多米的排灌沟渠,如同毛细血管一般通到了村里农田的最远端。2023年春天,沟渠覆盖到的4500余亩冬小麦全部喝上了地表水。看着潺潺的水流滋润着干涸的土地,麦苗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快地舞蹈,安力强和群众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场抗旱引水行动,不仅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难题,更让村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在困难面前,大家齐心协力,用点滴服务汇聚成温暖民心的强大力量,共同守护着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吴官营村群众何永志开着电动三轮车来到自己种的土地旁,卸下水泵,将引水管甩到田边的引水渠里,启动机器后,从滏阳河引来的水就流进田里。看着汩汩清流滋润农田,吴向飞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以前浇灌我这十几亩地,用机井浇需要好几天,时间长不说,浇一亩地需要40元左右,自从排灌沟渠修通以后,现在浇一亩地只需要8元,而且,庄稼长的都比原来要壮,今年小麦我每亩都多收了七八十斤,这得好好感谢我们的好支书安力强”。
据了解,吴官营村人口有3280人,全村耕地为6000余亩,此次挖渠引水灌溉面积为4500余亩,不但省时省力,一年仅灌溉可为全村群众节省费用70余万元。
安力强说,村党支部将持续密切关注民情民忧,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暖民心”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以点滴服务提升民生温度。
来源:鸡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编辑:崔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