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石油新城任丘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在国家级图书馆——任丘图书馆,隆重举行铁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研讨会。这一消息犹如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油城新春的天空震响。
河北省任丘市,两位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与铁人精神的代表人物——崔跃刚与赵树标,作为研究会的发起人,终于实现了他们多年的心愿。任丘铁人精神研究会正式成立。不仅是对铁人精神的弘扬,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标志着任丘市在红色文化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崔跃刚:红色石油文化的守护者 崔跃刚是华北油田的退休员工,30年来,他潜心收集与铁人王进喜和石油精神相关的藏品2万余件,包括衣物、红旗、电话机、纪念章等200余种。他的足迹遍布全国21个省市,只为将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留存下来。
2014年,崔跃刚辞去机关职务,自愿到一线做倒班工人,只为筹集资金建设石油文化展览馆。展览馆建成后成为任丘市的“网红打卡地”,累计接待参观者近两万人次。展览馆不仅展示了石油工业的历史,更通过铁人精神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石油人。然而,命运多舛,种种原因展览馆几起几落,但崔跃刚从不灰心,坚持用铁人精神传播铁人精神,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好评。
赵树标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赵树标是任丘市著名的红色作家,50多年来,他坚持书写红色作品,宣讲红色故事200多场,听众达4万余人次,被誉为“红色故事大王”。他的代表作品如《老桑树底下的乡愁》等“乡愁三部曲”被誉为作家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赵树标红色书屋”成为地方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他的文学创作研讨会也多次在任丘举行,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赵树标与铁人精神有着深厚的渊源 ,在企业长期致力于弘扬红色文化和铁人精神。他曾在全国石油系统征文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并积极参与铁人精神的传承与推广活动。2023年,是铁人诞辰百年,他和崔跃刚在玉门市举办的“忆‘铁人’学‘铁人’做‘铁人’”系列公开课中担任主讲人,深入解读铁人精神的内涵,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2024年5月,他录制的公开课在玉门市人民政府网站分期展播。
铁人精神研究会成立是他们多年的心愿 。
去年冬天,石油与铁人红色文化展览馆馆长崔跃刚兴心主办“迎新春石油与铁人红色歌曲演唱会”,规定参演团队必须有石油内容的节目,赵树标所在的油田供应社区草根合唱队节目报晚了,眼看就要失去参演的机会,为了实现歌友们的愿望,赵树标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创作出全国独一无二的河北梆子清唱《民族英雄铁人赞》,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感人事迹,展现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获得跃刚同志和组委会认可,带动团队的合唱节目《走向复兴》登上舞台,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元旦过后,赵树标得到“巴金文学杯全国文学书画大赛”的消息,就把这一作品发过去,很快入选并进行作品展播,结果好评如潮。赵树标欣喜的同时,清楚地意识到这主要是铁人事迹和精神感人。他把这些情况和跃刚同志进行沟通,二人不约而同提出成立铁人精神研究会,了却多年的心愿,更好地弘扬铁人精神,促进油地融合发展。得到了油田企业,尤其是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石德岭、金海龙、姚治晓的赞同,得到了任丘市委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大力支持,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研究会成立,研讨会举办,会议前夕,弘扬铁人精神的作品获大奖。为研究会的成立献上了一份贺礼。
当选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的崔跃刚、赵树标在会上坚定地表示,要把研究铁人精神、弘扬铁人精神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和同仁们一起把研究会办好。研究会的成立得到了油田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它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更是一个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通过举办展览、研讨会、公开课、征文比赛等活动,研究会将铁人精神与红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激励更多人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任丘铁人精神研究会的成立,是崔跃刚与赵树标多年努力的结晶,也是任丘红色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红色文化与铁人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新时代的精神动力。于无声处听惊雷,石油新城大美任丘的红色文化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