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唐朝王氏当了半天皇后死去
作者:李铁
唐朝王氏当了半天皇后死去王氏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是秘书监王遇,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的干部。官虽不大,但属于国字头。王氏是在李适做奉节郡王期间嫁给他的。后来李适登基当皇帝,王氏就一直跟在他身边。李适是唐玄宗的重孙子,14岁的时候,他赶上“安史之乱”跟着皇室大部队逃往蜀地。
而李适的生母沈氏被留在京城长安,此后就失踪了,音讯全无,李适成了没妈的孩子。后来李适登基,城为唐德宗,册封王氏为淑妃,这是很高的职称,地位仅次于皇后,而那时,唐朝并没有人被立为皇后。当皇帝前,李适曾先后做过奉节郡王、鲁王,后来又挂职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叛的收尾工作。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而王氏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当时,王氏膝下有爱子李诵。李适的父亲唐代宗李豫是由宦官拥立登基的,所以对宦官很是优宠,特别是派往各地出使的宦官,任由其公开索贿、大肆搜刮。李适为皇太子时,就很清楚其中的弊端,所以他在登基的当月,就把宦官刘忠翼赐死。李适在位早期,严禁宦官干政,信任文武百官,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可惜他疑心比较重、在位26年,一共用了35个宰相,平均不足一年每就换个宰相。他对高级官员这样不信任,导致他在位期间的所有执政方针都无法彻底贯彻执行。李适认为,度使雄踞一方,藩镇力量过于强大,是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即位后,一直试图削夺地方藩镇节度使权力,防止他们拥兵自重。但由于朝廷频繁的人事变动,政治根基不稳,李适的“削藩”,反倒造成了“奉天之难”。公元783年,泾原镇一些藩镇士卒哗变,攻陷了长安,唐德宗李适仓皇出逃至奉天(陕西乾县),并被变军包围一个多月。他在准备下诏平叛的时候,发现自己走的太匆忙,竟然忘带了玉玺。关键时刻,王淑妃拿出了那个在逃亡路上一直紧紧抱着的包袱,将包裹里的玉玺交给李适,李适一时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正是由于王氏的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让德宗在狼狈流亡之际,还能继续发号施令,指挥各路人马平定叛军。鉴于王氏的细心和殊功,唐德宗对她更加宠爱。在奉天逃亡期间,王氏怀孕了,但叛军那时包围了奉天,城中粮食早已全部吃光,连唐德宗本人也只能吃糠咽菜。对一个孕妇来说,基本的营养根本无法保证。虽然王氏怀胎十月,生下了一个公主,但孩子出生没几天就夭折了。
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加上流亡期间不能好好休养、营养也跟不上,,王氏就病倒了。后来叛军被平定,德宗返回了长安,但王氏的病请却始终没有好转。平乱的大臣自然要论功行赏,王氏是有功之人,当然应该奖励,唐德宗属意册立她为皇后,但王氏的病情两年也未见起色,李适心痛万分,册立皇后的事,也一拖再拖。后来,李适为了感念王氏危难时的不离不弃,也为了给她冲喜,决定不等了,他为王氏专门举办了一次封后大典。公元786年,唐德宗李适宣布,册立王淑妃为昭德皇后。这次册封大典隆重无比,百官朝贺,病榻上的王氏也挣扎着起来,被人搀扶着完成了加冕大礼。不过,加冕大礼刚刚落下帷幕,当天王皇后就撒手人寰,她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当皇后只有半天。王皇后死后,李适悲痛不已,为其素服七日。后来,李适命人撰写《昭德皇后庙乐章》,作为一个文采不错的皇帝,他对这份事关爱妻的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