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时叙)2025年2月14日,在豫西大地春意萌动的时节,一场关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活动在汝蓝庄园展开。平顶山市绿色产业促进会联合汝州绿促会组成的调研组,走进河南天葡汝蓝云科技公司,在这片有机农业的热土上,见证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生动实践,触摸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强劲脉动。
步入汝蓝庄园的有机葡萄园,调研组立即被眼前生机盎然的景象所震撼。藤蔓间饱满的果实与智能滴灌系统相映成趣,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实时反馈着有机基质的养分数据。总经理王素介绍,通过七年土壤改良,这里的有机质含量已达到传统耕地的3.2倍,采用"菌-肥-水"一体化技术构建的生态循环系统,使葡萄产量较常规种植提升45%的同时,糖度指标稳定在22%以上。
在占地80亩的智能温室集群,生长在有机基质中的西红柿、辣椒呈现令人惊叹的长势。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环境控制系统,将温度波动控制在±1.5℃范围内,配合生物天敌防治技术,实现零化学农药使用。这种"科技+有机"的种植模式,不仅使单位面积产出达到传统大棚的2.8倍,更让产品通过302项有机检测指标,成为高端商超的"抢手货"。
正在建设的二产延链加工工厂,标志着汝蓝庄园迈入全产业链发展的新阶段。4000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内,未来将安装果蔬冻干、酵素提取等6条智能化生产线。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正在调试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可将种植端产生的生物质转化为固态有机肥和液态菌剂,实现资源闭环利用。
更富战略眼光的是30万只蛋鸡智能化养殖项目的推进。这个采用5G物联网管理的养殖基地,不仅配备鸡粪即时发酵设备,更创新性地将处理后的有机肥与种植系统对接,构建起"养殖-种植-加工"的立体循环体系。这种"有机+"的产业模式,预计将使综合收益提升40%,碳减排量达到每年1.2万吨。
座谈会上,王素讲述的创业历程让在场者动容。从最初38亩试验田起步,经历7次技术失败、3次资金链危机,最终建成2000亩国家级有机认证基地,这位女企业家用"拼命三郎"的劲头诠释了新时代农业创业者的精神。她带领团队攻克13项技术难关,创新"五维土壤改良法",制定出8套有机种植标准,其经验已被编入省级有机农业技术规程。
绿促会首席顾问关源良的评价道出了成功秘诀:"汝蓝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转化为科技驱动的产业升级。"目前,企业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标准输出"的创新链条,正在筹建有机农业重点实验室,与6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储备了12项专利技术。
关源良提出的六大发展建议,为汝蓝庄园擘画出更宏伟的蓝图。在"深研有机科技"方面,企业计划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重点攻关微生物组学技术;"汝蓝模式"的标准化推广已纳入省级现代农业推广计划,未来三年将在省内复制20个示范基地。更具想象力的是"有机农业+文旅"的跨界融合,规划中的观光体验区将有机种植、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有机结合,朝着年接待50万人次的国家4A级景区目标迈进。
站在新建的观光塔上俯瞰,有机农田如绿色棋盘向远方延伸,施工中的科研中心正拔地而起。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不仅孕育着健康优质的农产品,更承载着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希望。正如王素所说:"我们不仅要种好有机作物,更要培育有机农业的生态系统。"在这条创新之路上,汝蓝庄园正以破竹之势,书写着现代农业的精彩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