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难忘
—怀念张复芳老师
作者:武建虎
1970年代末,我满怀憧憬踏入孙吉中学的校门,开启了我的高中岁月。那时的校园质朴纯粹,洋溢着青春的朝气,而张复芳老师的语文课,是那段时光里最闪亮的一抹亮色。
犹记得初见张老师时,他脸上严肃的神情,让我心里一紧,甚至有些害怕。他走路步伐沉稳,上课铃一响,便抱着教案快步走进教室,眼神扫视全班,教室里瞬间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他的严肃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让我们这些学生不自觉地端正坐姿,集中注意力。
张老师讲课极为认真,他的语文课思路清晰,那些复杂的文言文、拗口的诗词,经他一讲解,就变得通俗易懂。讲古文时,他不只是翻译字词,而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写作者的意境和文章表达的美好景象,让我们仿佛穿越千年,亲眼看到绝美画面。
写作课是张老师的“拿手好戏”,尤其是教论说文时,他总有独特的方法。论说文的三大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曾让同学们一头雾水,写作时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张老师却巧妙地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九个字,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他耐心地解释,“是什么”就是开篇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为什么”是列举各种论据,用充足的理由支撑论点,如同给房子搭建坚固的梁柱;“怎么样”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结论,完成一篇逻辑严密的文章。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高考时,我凭借他传授的写作技巧,在语文作文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步入社会后,不管是撰写工作汇报,还是与同事交流方案,这些写作方法都让我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助力我一步步靠近并实现梦想。
如今,我已步入花甲之年,张老师也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每当我翻开书页,或是提笔写文章时,他的那句经典法则就会瞬间浮现,他在讲台上严肃认真的模样也会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师恩难忘,这份教诲如同一束永不熄灭的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漫漫长路,我将永远铭记张老师的恩情 。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