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伏羲文化学会】原创丨伏羲女娲日月同辉交尾图丨发现与研究文图/李根勇
【题记】汉画像石是一种造型艺术,在出土的众多汉画像石中,多次岀现了伏羲女娲交尾形象。
最近,在济宁市辖区,发现一汉画像石浅浮雕伏羲女娲日月同辉交尾图案,此图内容丰富,涉及了几处汉画像题材,其中,有伏羲女娲交合,日月同辉,鹳鸟食鱼,河伯出行等,经初步研究是同期罕见珍贵伏羲女娲石刻图案,具有极高的文化学术价值。现将有关拓片内容进行初步解读,光大伏羲女娲人文始祖文化,以飨读者。
【概述】首次发现,市面少见。此汉画像石通高173厘米,宽99厘米,厚33厘米,重达约两吨。汉画像内芯浅浮雕刻技法,高130厘米,宽73厘米,呈"8"字型缠绕。
图案上方伏羲位右执矩,代表方,女娲居左执规,代表圆,寓言天圆地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日月同辉。日,太阳居上,太阳圆圈里面各有一只三足乌和九尾狐,三足乌位左,九尾狐位右并列;下面的月亮里各有一只金蟾和玉兔,金蟾居左,玉兔位右并列。
中腰部位各有一只鹳食鱼图案,右侧鹳鸟头朝上,左侧鹳鸟头朝下,翊翊如生,镌刻鲤鱼6只。
图案右下方镌刻河神出行双鱼图型。
让世界震撼的伏羲女娲图里神秘的圆圈大小和数量暗藏玄机,图里各有一颗太阳与月亮。它缠绕的蛇尾竟然和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谋而合,伏羲女娲下半身为什么是蛇?这里藏着规矩的源头。而伏羲与女娲交尾的形象,并非单纯只是在描述男女,而是一种对天地、阴阳相合的深刻隐喻。在这些图像中,伏羲和女娲的身体常常描绘得非常接近,甚至相互交错,这不仅象征着生命的结合,也表达了古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阴阳互存、天地交合,万物生长。
【阐述】先说太阳中的三足乌,又称三足金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具有以下特征:
形象:通常被描绘为一只黑色的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环绕着金光闪烁的光芒。
特征:具有三条腿,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这是其特有的识别标志。
神话意义:在神话传说中,三足乌是驾驭日车的神鸟,与西王母等神仙有关,被认为是太阳的化身或使者。
文化象征:三足乌不仅是太阳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出现在多种神话和文学作品中。
这种神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和对神话的丰富想象。
据百度, 九尾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编纂的《山海经》。后传至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
其形象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九尾”。《瑞应图谱》中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焉”,但九尾狐后期被妖化成吃人的形象。
【金蟾】金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招财进宝、镇宅辟邪,前程似锦、幸福美好、长寿健康等。
镇宅辟邪:金蟾与月亮和桂树的联系,使得它也象征着前程似锦。古代用“蟾宫折桂”来比喻考取进士,因此金蟾也常被用来祝福升学的学子或升职的朋友,祝愿他们事业有成、功成名就。
幸福美好:金蟾的形象圆润可爱,常常展现出开心快乐的状态,因此也被赋予了带来欢乐和幸福的象征意义。人们常会在欢乐的场合使用金蟾的形象,如结婚、生日或者节日等,以祈求幸福和欢乐的到来。
长寿健康:金蟾在传统文化中也被视为具有神奇解毒功能的生物,因此也被赋予了保佑长寿和健康的象征意义。人们常会将金蟾的形象作为护身符,希望得到长寿健康的庇佑。
这些寓意使得金蟾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用于祝福各种场合,以期达成人们的愿望和心愿。
【玉兔】汉画像石中的“捣药兔”不 仅表现了汉代人的心理愿望及生命轮回的文化内涵,更表现了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与历史部族的怀念。此外,关于“捣药兔”的神话也是汉代人的思想观念的折射与对生命长存的愿望与追求。
【河伯出行】有轮有箱,方谓之车。何谓车?一般词典的解释是: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当然这是人乘之车,如果是神呢?
那就不见得是如此了,众神之车,不仅可以不在陆上,而且也是可以没有轮子的。神嘛,自然不同于人,至少人对神应当乘坐什么样的车,是帮助神们做过精心设计的。
人可以造出神来,帮神造出车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们在汉画上,就看到了这样的图景,那些传说中的神仙们,不用在路途奔走,出行中驾着飞天车舆,快乐奔驰在八虚四空。
汉画所见众神之车最典型的有龙车和鱼车,并不以牛马为役使,它们与凡间之车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汉画中还有许多鱼车图像,驾车的龙虎鹿改换成了大鱼。山东济宁就见到这样的鱼车画像石,驾车的是双鱼或四鱼,不过鱼车带轮。
河伯出行。
【鹳鸟食鱼】珍贵水鸟鹳,凭借其美丽的身形、优雅的姿态,成为古人心中美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