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郝加献,1962年出生,北京密云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创作。2022年2月录入百度百科。
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
历史文化散文分别荣获鲁迅文学杯、茅盾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一等奖。
曾出版《我读毛泽东诗词》《玉女之殇》《中国散文》。
苏轼:千古风流人物
900多年前,高峻陡峭的赤壁之下,一个孤独的身影,还有一叶扁舟,都显得那么渺小,最终这一切都成为过眼烟云,只有赤壁留下来,坚韧如初。
1082年,即北宋元丰五年,苏轼第一次站在赤壁面前,面对惊涛拍岸的江水,仰天长叹。
这一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年45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有余。期间,旷达的词人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黄州西北的长江之畔,有一片璧立的断崖,山麓突入江中,石头鲜红如丹,因而得名赤壁。
苏轼来到了这个传说中周瑜大败曹军的古战场,惊艳于此处的壮丽风景,万千感触,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深感时光飞逝,如风卷残云,遂写下这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之水滚滚向东奔流,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英雄人物。人们指着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说,这就是三国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
江山如此的壮美如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刚嫁给他,姿容雄伟,英气勃发。手中摇着羽毛扇子,头上戴着青丝带的头巾,从容潇洒,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完全被三国英雄故事所吸引。应该笑自己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如同一场朦胧梦似的,喝酒!奉敬江上的明月一杯吧。
当年的战阵森严,马嘶弓鸣,都化为一片虚无。横槊赋诗的曹操,雄姿英发的周瑜也都荡然无存。只有这江、这月、这木、这石,千年不易。
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非凡气象,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周瑜的英姿、功业及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词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喷薄而出。
豪放词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公推第一。
念奴是唐代天宝年间著名的歌妓,《念奴娇》是词调(即词牌),本是软绵绵的,因苏轼填《大江东去》而变身雄浑,并取代了调名。《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赤壁词》,不一而足。
政治上失意的苏轼,仿佛他的胸襟、他的大手笔经过了大江的淘洗;他不讲丧气话,挥手巨笔就是江流滚滚,惊涛拍岸,雪崩峰塌
——大斧劈皴法。
三面浮雕组成的“三国人物图”:“羽扇纶巾谈笑”、“樯橹”、“灰飞烟灭”,与“赤壁江山图”,变幻辉映,动人心魄。
怀过古,回到今,苏轼感到自作多情,替古人担忧,未免好笑,难怪头发早就白了啊! “人间如梦”,苏轼对“人生”这个问题是无力解决,也不求解决,且把酒浇到江里祭月。
如果苏轼不入狱,不被贬,写不出这样的惊世之作,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星空中,就缺少了刚性,就见不到大气磅礴,气吞山河。
在他以前,词只有婉约派,在当时的认知中,词应该是柔软的,是春花秋月,是晓风残月,是文人的闲情逸致,但是,他巨笔一挥,词风骤变,他站在婉约词的对立面,举“豪放派”大旗,开拓了词的全新境界。
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握大铁板,高唱的“大江东去”,成为苏轼的金牌曲目。
这一日,苏轼与几位好友乘着一叶小舟,在赤壁下饮酒赏月。
酒过三巡,人世间所有喧嚣退场,惟余月映大江,赤壁临江独立。
道士杨世昌吹起长箫,如泣如诉,众人黯然神伤。
月光如水,水映月光,道人遥指赤壁,称三国时周瑜曾大破曹军于此,而今英雄与美人俱已灰飞烟灭,每念及此就不由得悲从中来。
苏轼却笑了:“大江东逝,却千年不竭;明月圆缺,却万古高悬。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大自然恩赐如此公平,我们又何必忧愁呢?”
夜游赤壁,苏轼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一词二赋;在黄州,他贡献了753篇文学作品,登上了文学成就的高峰。
苏轼还写下了著名的《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清明在即,寒食依旧。从前在杭州的清明交游之欢已成碎梦,如今只见春江入户,小屋如舟,眼前是“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当他跌落到“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时,笔锋中却陡然生发出一股蓬勃力量。
黄州,1082年,成为苏轼向苏东坡转变的另一个人生新起点,这一“井喷”期,他的佳作有如长江水浪,奔涌而来,诗词、散文、书法,他留给后世的艺术瑰宝数不胜数,为宋朝代言,雄视千年而魅力益增。
黄州赤壁的清风明月,抚平了苏轼在尘世的伤痛;水阔天空,他的心灵与大自然相互呼应,他参透了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这场与赤壁山水的对话,苏轼由一个朝廷“犯官”、命运“囚徒”,蜕变为人生智者、生命强者,影响千年。
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或画或刻,或书或写,还原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景,试图找寻他的身影。
或许,处在人生低谷,仍能收获旷达超脱的生命感悟,这份浪漫,这份洒脱,是苏轼赠与世人最好的礼物。


第一部

《传世孤本》隆重征稿【中国燕京文化集团】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第二部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见证大国崛起的百位功勋文艺家》隆重征稿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第三部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倾力打造!!
诗歌为主,兼顾书画
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第一副主编:迷蒙的小雨
一、投稿事宜:
1、现代诗、古体诗、书画、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资料可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10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电子照片,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