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拾轶伊川行
文/蔡宁武
我是白杨人,潜意识里,始终认为:白杨划归伊川管辖更有利,原因是白杨属伊河流域,与属洛河流域的宜阳不搭边;二是有青龙山摩天寨大山阻隔,交通极为不便,给当地居民出行交往信息沟通,留下许多后患;三是白杨从历史上看,归属伊川.嵩县(旧时称嵩州)时限较长。当然,这些都是军国大事,蚁民不须操心,想归想,只是脑子一热过后就忘到爪洼国了。但由于历史归属原因,自以为对伊川比对宜阳熟悉。殊不知,正月十二这天,随伊川籍的孙跃成会长(宜阳县小说协会会长)匆匆一行,三观竞也改了不少浅识陋见。
大概是五、六年前吧,我在白杨老家服侍母亲期间,让伊川好友宋赞斌帮忙,找了一套伊川文史资料(13本)翻阅浏览,知道伊川设县县治历史不长,俗语有“河南一百单八县,唯独没有伊川县”,可由于伊川曾为伊候国、历史上曾有号称伊川的程颐这一理学先儒,再加上文彥博、范仲淹、姚崇、邵康节等一大批名人与伊川有关,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从伊川走出去的名人如翟鸣武、刘冰、时乐蒙、纪希晨等,和宜阳相比,伊川更有名气。这不,偶然一次小酌聚会中,酒酣耳热的孙会长,快言快语中提到彭婆镇有个朱温墓,一下子勾起了众人兴趣,于是就有了这次伊川采风行。
这次伊川采风,安排了四个景点;范园、姚园、朱温墓、邵雍坟。范园即范文正公墓园,在万安山下,听孙会长说,范公的儿媳曾有一位是皇帝的女儿,公主为夫家求了一块皇陵,因为万安山下这块地区属皇陵,绝佳的风水宝地。范文正公一篇名文《岳阳楼记》名噪天下,乃为千古名篇。
“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冠绝古今的瑧言哲理,成为范公的人格写照。在范园,我们听了不少为正史难载的轶闻趣事,如太夫人的太为啥多一点?太夫人的扯而望孙说,范文正公小时拾柴偷听偷学,被和尚破格收为学子,悉心指教、白鼠偷油的故事,为仕后给和尚师傅赠金的故事等,从侧方面使范文正的聪颖、机智、为官清廉和替他人着想的形象更趋圆润丰滿。
彭婆镇朱温墓,是我们采风的第三站(第二站为姚园,因别的原因粗略成行不记叙)。
稍懂得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五代十国中的第一个就是梁,史称后梁,是完结唐朝的第一个区域性地方政权,疆域不大(北抵黄河边,东至东海,南到秦岭,西接长安),梁太祖朱温(本名朱晃,唐僖宗赐名朱全忠),随其母在刘姓人家做佣人长大,从小就豪勇称强,稍后加入黄巢义军,渐次成长做了军官,后降唐反巢,做了节度使,在数几十次的东征西杀中,成为一支劲旅,野心扩张,杀唐昭宗,胁迫迁都洛阳,逼唐哀宗禅让建立帝国,号梁,称梁王,谥梁太宗。朱温军事起家,残暴好杀,纵欲成性,尤喜部下和儿媳。他的几个儿子反以耻为荣,争相以媳献宠。朱温病重治愈后,秘叫人传养子博王朱友文回京,有要事托咐。此事被侍寝的次子朱友珪媳妇得知,告诉了朱友珪。朱友珪起了杀心,弑父称帝,从此宫庭内乱不息,梁代短促而亡,为后唐取代。朱温死后葬于何处,史书多称为伊阙,今日一行,方知伊川县彭婆镇是也。一柸黄土,孤独孤寂荒凉如此,作为一代帝王,好色残暴,弑杀成性,不为人民喜好,下场如此,情理其中也。在彭婆,有个铁角寺,据说与朱温幼年有关,由于时间原因,就忽略不去了。
位于平等乡西村紫荆山下的邵雍墓,是我们此次采风的最后一站。邵雍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52.5米,东西宽39米,高2.2米,东依伊河水,西傍紫荆山,风光秀丽,静寂祥和。邵雍(1012一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相州林县上杆庄人,祖籍范阳。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称为北宋“五子”,同周敦颐、张载、二程、司马光并称为“道学六先生”。少有大志,刻苦学习,游历天下。出游黄河、汾河、淮河、汉江流域后,曾有“道在是矣”之感叹!师从李子才,学习《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终有大成。一生不仕,理学成就、易学成就、文学成就极高,终年六十七岁,获赠著作朗,谥号康节,咸享三年(1267)从祀于孔庙。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留世。邵雍先生的十大惊人预言,至今为世人称道,而他的数学方法和易经八封说现在还在应用着,而他的易学和算卦的人为啥是瞎子之说,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
不得不说,邵雍的诗平白易懂,极有劝人向善极具教化作用。“既为文士,必有武备。文武之道,皆吾家事”、“恩深者亲,义重者君。恩义两得,始谓之人”、“松桂操竹,莺花文才。江山气度,风月情怀。借尔面貌,假尔形骸。弄丸馀暇,闲往闲来》”(自作真赞)、“六国区区共事秦,疲于奔命尚难亲。奈何杀尽半天下,岂是关东没一人”。(过宜阳诗二首其一)、还有“水光连夜白,雪意当云低”,“始信画前原有易,自从删后更无诗”等句,还有诸如《无疾吟》、《善恶吟》、《恩怨吟》、《义利吟》丶《治乱吟》、《利害吟》等等,无不在劝喻世人,教化世风。先贤博学,玩点深奥有啥不可?可写的诗平白易懂,为啥?香山先生在倡导新乐府运动时曾说过一句话: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就是说做文写诗,就应该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邵雍先生就是如此倡导文风的。
匆匆伊川采风行束了,笔者有几点不吐不快:一是人还是做点善事好,为民多想多做,人民则永怀纪念。范文正公、姚崇等就是做了对人民有利有益的事,人民就怀念纪念他们;反之象朱温、石敬塘之类,位高权大,但贪图利己,卖身求荣,荒淫残暴,死后也遗臭万年,为世人唾骂;二是行文还是通俗易懂些好!白居易的诗,邵雍的诗,为事为物,劝人喻世,通俗明白易懂,好学,劝化教化作用明显,切合了文章诗歌服务时代,合为时为事而作的要求。三是多走走看看,避免孤陋寡闻,平等西村离白杨最多10公里,如此近,竟然不知道邵雍墓就在此处,真真有点渐愧,有点打脸,以后还是多学多问多打听,拾遗䃼阙,扩充知识学识方为上策啊!
(2025年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