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元宵夜文/徐再城(北京)
千里婵娟两地圆,
一壶浊酒共长天。
灯花影烁人初静,
月色窗侵夜未眠。
风送笙歌飘远巷,
云随舞语荡华筵。
今宵莫叹光阴短,
且把情思寄管弦。
*徐再城简介*
徐再城 ,笔名 一冉公、余奂、悠闲智慧春风。诗人,词作家,朗诵艺术家。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北京首善超然艺术团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建设文协文学创作委员会会员,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北京语言学会朗读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野草诗社副理事长,世纪文化艺术社签约作家及签约朗诵家,华语作家网艺术中心签约朗诵家,大众原创诗词曲网签约作家,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农村年鉴》执行主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巡视员。他创作歌词百余首,还创作了大量诗词、诗歌,多在纸媒和网络媒体上发表。代表作有《品茗悟境》《放歌乾坤》《古韵希音》《大道铿锵》等书,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首都图书馆和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他创作的诗词曾多次获奖,他创作的歌词多首获得《“词曲中国”大型原创词曲选拔组委会》专家评选的金奖、银奖和铜奖。
关于对一冉公《七律-元宵夜》的点评
文/龙兴大运先生
这首《七律·元宵夜》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佳作,尽显诗人对元宵夜的细腻感受与独特体悟。
- 意境营造:开篇“千里婵娟独厚圆,一壶浊酒共长天”,将高悬夜空的满月与共饮美酒的旷达相结合,辽阔的空间感与醇厚的情思交融,为全诗奠定了浪漫且深沉的基调。颔联“灯花影烁人初静,月色窗侵夜未眠”,描绘出元宵夜灯影摇曳、人渐安静,月光洒入窗户,诗人却未眠的画面,营造出静谧又略带怅惘的氛围,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颈联“风送笙歌飘远巷,云随舞语荡华筵”,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展现了热闹的笙歌、欢舞与华筵,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描绘出元宵夜的欢乐喜庆。
- 情感表达:尾联“今宵莫叹光阴短,且把情思寄管弦”,情感从对元宵夜的描绘转入内心感慨,劝人珍惜当下,将情思寄托于音乐,表达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有对元宵夜美好景致的赞美,又有对时光和人生的思索,情感丰富而有层次。
- 语言与格律:语言典雅优美,用词精准,如“侵”“荡”等动词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景象的动态。在格律上,严格遵循七律的规范,对仗工整,如颔联“灯花”对“月色”,“影烁”对“窗侵”,“人初静”对“夜未眠”,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底。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