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人民渠》
编剧:谭金强 廖振新
剧情简介:该剧以四川西部修建人民渠七期工程为主线,在七十年代初期,数以万计民工开上修渠工地,顶烈日,抗严寒,打隧洞,架高,甚至不惜牺牲,前赴后继,胜利完成人民渠修建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树起又一座丰碑——人造天河。
第一章 论渠
(舞台屏幕上,呈现出巨大的人民渠布局图)
画外音:1953年1月25日,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引水一期工程官渠堰在都江堰下游24公里左岸开始施工,至1970年共扩建七期工程,引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德阳、绵阳、遂宁4市17县(区)农田500万亩。
(舞台画面,出现都江堰宝瓶口,李冰父子治水造像)
李 冰(念)劈开玉垒引江源,岷江飞越万重山。
深闽滩,低作堰,洛水涓涓万亩田。
李二郎(念)凿开离难开二江,泽被千里除水患。
锁蘗龙,压海眼,江山万代幸福泉。
(灯转,李冰父子塑像依然)
指挥长:同志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人民渠工程,从1951年设计筹建开始,于今近二十年了,今天,我们就在这,开个现场会,在治水功臣李冰父子脚下,上人民渠七期工程第一泉,我们今天来的,有水利专家、地质专家、有我们辖区市县主要负责人,我这个指挥长,是个老兵,也参与了前期人民渠修建工程,而人民渠七期工程,工程量大,上百里战绩,将动用民工十几万,引水工程十分艰巨,但是,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群众无限的创造力,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胜利完成这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
(掌声中,一位工作人员上前与指挥长报告)
工作人员:指挥长,铁道部周工程师他们到了。
指挥长:好,下面由指挥部设计所林工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小王,走!(周工及随行工作人员上)
指挥长:(迎上)周工,欢迎您啊?
周 工:老朱啊,咱们又见面了。
指挥长:可不是吗,修建宝成铁路,我们可是并肩战斗啊!
杨:老首长,警卫排长杨军向您报到。
指挥长:杨军,傻小子,你怎么来了?你不是转业去中江工作了吗?
杨:是啊?万书记叫我去成都机场接到周工,到指挥部听说你带队到都江堰宝瓶口来了,我们也赶来了。
周:杨军既是铁道兵转业的,又是爆破专家,我点的将。
指挥长:好啊,周工,慧眼识英才啊?
周:他也是你当年手下的五虎上将啊?
杨:别夸我了,下到地方工作,吃闲饭啰!
指挥长:谁叫你吃闲饭,这次上人民渠,又是一场硬仗啊!
杨:没问题,老首长,一切行动听指挥。
指挥长:好,先送周工去招待所休息吧!
周工:不,我叫杨军带我去人民渠分水闸沿途看看,有几个数据我再核对一下。
指挥长:唉呀,舟车劳顿,你老还是那个脾气。
周:改不了啰,你忙你的,杨军,咱们走。
指挥长:唉,杨军,照顾好周工,别饿着了!
杨:放心吧,老首长(与周下)
(灯光转,现场)
副指挥长:同志们,这次我们采取部队编制,县为团部以公社为营,大以为连,生产队为排,统一行动,200个民工基建营,战线长达110公里,十几万民工啊!
干部甲:历来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次七期工程在中江段是水要高处流。
干部乙:是啊,从中江甘泉跌水到打抢拗,落差80米左右,再到龙台要上升三十来米,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干部丙:吔!明朝嘉靖年间,皇城来了一个官员叶黄英,要效仿当年李冰治水功传后世,立志要把岷江水引到川东、川北丘陵地区灌溉农田,主动向皇帝老倌请缨复修官渠堰工程,因耗资巨大,皇上叫其立下军令状,若成,官升三级,若不成,死罪难饶,这黄英满怀壮志,动用数千民工修渠引水,那晓得引水到现在彭县西郊公社境内水又倒流返回了,功亏一篑,,这黄英呢,也就引领自刎了。
干部丁:今非昔比,前几年我们国家两弹一星都成功了,我们还干不了人民渠工程。
指挥长:说得好,修建人民渠,是造福于千秋万代的大事,是为千百万老百姓谋福祉的大事,我们共产党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宗旨,困难是有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克服和战胜的,同志们,还记得毛主席曾经赞扬匡荣归先生那首诗吗?
(念)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唱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众:(齐念)唱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第一场幕落

第二章 上渠
(幕启:村广播播送着革命样板戏,远处山丘起伏,台侧有一颗大麻柳树,另一侧田埂路通向远方,近处是村民聚会的草坪)
田大爷:(打锣上,咣,咣)上渠了,修人民渠的全劳动,基干民兵、铁姑娘队,老兵少将,集合了)
(修渠民工,带着工具,背着行李,三三两两往草坪汇集)
田大爷:村革委会通知,人民渠七期工程的民工队伍,上渠了!
(村革委刘书记领着村民,举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标语上。
几个中老年拿着欢庆锣鼓,准备欢送修渠民工队伍)。
(民兵连长张长水,背着背包大踏步从平台走上)
林冬娃:长水哥,我们都准备好了。
刘书记:长水啊,昨天你们在乡上开筹备会,那一夜才回来,我还是默到你起来不到呢?
张长水:今天上人民渠,我又是我们村上领队,巴不起来,那还像话么?林冬娃,人到齐了吗?
林冬娃:差不多了吧!你看这点名册。
张长水:那你清点一下人数。
林冬娃:好。
邱二娃:长水哥,有没的大汽车来接我们?
张长水:有啊,你脚底下的双轮车,你默到喊你去送亲啊?
刘书记:土生娃咋还没来呢?邱二娃,快去喊声土生娃,队伍要出发了。
邱二娃:土生娃才结婚没几天,总是舍不得婆娘们。
刘书记:你娃儿修人民渠立了功,差不多也该找婆娘了,快去。
邱二娃:嘿嘿,鸡婆娘,鸭婆娘,扯横起来缸扛钢。
(林冬娃母亲上)
林冬娃:妈,你跟来做啥子?
林母:冬娃,妈给你带瓶辣子酱来,这个最下饭,活路累,吃饱点,没得米了,妈给你送来。
林冬娃:妈,你不要尽给我攒到,在屋头尽煮红苕吃,屋里田头事情多,多保重啊!
林冬娃:妈晓得,妈爱吃红苕,你管好自己(从怀里掏出个小瓶子)把这瓶红药水带着,万一有个擦伤撞伤的,擦点这个好得快些,好生干,妈在屋头念经保佑着。(下)
刘书记:(拉张长水到一边)长水,要不,把冬娃换下来,他家就只他两娘母,孤儿寡母的,屋头缺少人照料……。
张长水:冬娃,要不……
林冬娃:长水哥,咋走吧!
张长水:冬娃,这次换火林娃去,你留下来吧!
林冬娃:不,长水哥,我刚加入了共青团,我还要创造条件争取入党,我坚决要去,我妈也支持我。
刘书记:冬娃,有志气。
邱二娃:(急跑上)土生娃来了,他老爸把他么起来的。
(土生娃没精打采地背着包上,其父跟在后面)
土生爹:你看你那个阴私倒阳的样子,瞌睡没睡醒哇,喊了你几道你还不想起来,快点去。
王土生:去嘛去嘛,晓得了!
刘书记:土生,你哥在部队当兵,冰天雪地站岗巡逻,张连长也是当兵转业的,年纪青青的,拿出点干劲来。
土生爹:张连长,土生娃交给你们了,他如果磨洋工,你就收拾他,我不得怪你。
张长水:王叔放心,土生娃他五行缺土,修人民渠一沾土,他就有精神了。土生你说是不是?
土生娃:嘿嘿。
张长水:乡亲们,我们出发了。
刘书记:来,欢送锣鼓敲起来。
(锣鼓敲了起来,民工队伍出发,张长水和刘书记握手道别)
张长水:刘书记,我们走了,乡亲们,我们一定胜利完成任务,让岷江水早日灌溉我们家乡的万亩良田。
刘书记:长水,好好生生把队伍带出去,修好人民渠,你要好好生生把队伍带回来。我们还是在这麻柳树坝坝,欢迎你们回来。
张长水:(敬军礼)是。
(音乐声起,《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第二场幕完)

第三章 战渠
(人民渠工地现场,工地上悬挂着“抓革命、促生产”,人定胜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类大幅标语,工地上,民工队正挥锄挖土,抬石头,运砂土,穿梭不息,一片忙碌景象,工地广播是播送着板戏片段……
(一技术员拿着图纸急上)
技术员:(向内喊)张连长,张连长。
张长水:(上)什么事?林技术员。
技术员:张连长,你来看,你们目前施工这一段,是栖云寺到富兴乡最长的隧洞,里边没有抽风设备,严重缺氧,我们是不是从安全考虑,改进一下。
张长水:怎么改进,我们民工正向纵深开凿,停不下来。
技术员:赶快停下来,我们来开个诸葛亮会。
张长水:开什么玩笑,我们也是按图施工,下一段都已打通,我们中间没打通,要拖全工程的后腿。
技术员:要不,我向指挥部汇报一下,这里情况,让周工他们来看一下。
张长水:这样吧!等我们打通隧道,你再汇报吧。
林冬娃:(急上)张连长,张连长,出事了。
张长水:怎么了,冬娃。
林冬娃:有几十个民工晕倒了,我们正往洞外抬。
张长水:什么?救出来了吗?
林冬娃:救出来了,里边的还在继续打洞。
技术员:张连长,叫他们暂时停下来。
张长水:冬娃,叫大家休息,先退出隧洞,我去看看民工们。
技术员:哎,(急下)
(一些民工扶着部分晕倒民工,到坡地上,给他们煽风、喝水,好些民工已慢慢缓过来,张长水一边抚慰病倒民工,一边想着办法,这时蓸建华和内个女民工上)。
蓸建华:张连长,让他们一、二排先休息下,我们铁姑娘队上吧。
张长水:不行,你们运土方工作也很重。
蓸建华:这边打通了,我们再集体抢运啊,不耽误工期。
张长水:他们男的都吃不消,你们去,不行。
曹建华:你们能干的,我们也能干,春花,把姑娘们叫过来,我们上。
张长水:站住,刚才工程技术员正在与我想办法,现在不能上,你还想倒下几个吗?
蓸建华:好吧,我们还是先开个诸葛亮会,吔,林技术员呢?
技术员:张连长,万书记他们来了。
万书记:(带着相关管理干部上)开诸葛亮会啊,我也算一个。
张长水:万书记,王县长,周部长,你们都来了。
万书记:长水啊,听说打隧洞,有些工民晕倒了,送卫生所了吗?
张长水:是因为洞里缺氧晕倒了,基本都缓过来了,没什么大碍。
万书记:不行,不能蛮干,刚才林技术员叫你停下来,商量一个安全措施,你不听,这不出事了。
张长水:是我错了,林技术员,对不起,刚才蓸建华她们要进去,被我拦住了。
万书记:建华,你好啊!早就听说你们铁姑娘队,巾帼不让须眉啊?蓸建华:我是想大家轮番干,也轮番出洞休息,这样可以既不影响工程进度,又保证了人员安全。
万书记:好,我们一起来合计一下。
(大家:摊开图纸,一起讨论办法)
林技术员:这个隧洞共计2600米,张连长他们开凿近两百米就出现缺氧,我们可以沿出开出几个支洞,保证空气流通,从每个支洞进去往两头挖,这样,增进了工程进度,同时可以解决通风、照明和出渣问题。
万书记:这个办法可行。
张长水:好啊,我们可以几个地方同时开战。
万书记:这跟打仗一样,叫各个击破。
蓸建华:张连长,我们铁姑娘队去开第一洞。
张长水:好,同志们,开工。
刘县长:万书记,你去干嘛?
万书记:我要进洞去看看,我不放心啊!
刘县长:我跟你一起去。
万书记:走。
(民工的再次拿起工具,奔赴工地)第三场幕完

第四章 逃渠
(夜幕降临,王土生家,土生娘提着猪食桶,刚喂完猪,回到桌前,揉揉酸痛的腰背,从瓦盆里拿出根红苕准备吃……土生娃急上,闯进屋,转身把门关上,靠在门上喘粗气)。
土生娘:土生,你咋回来了呢,喔,渠上放你回来拿米是不是?
王土生:(不哼声)我……
土生娘:饿了,盆子里有烤红苕,我去给你撮米。
王土生:不用了。
土生娘:你明天早晨走嘛,我去给你装好。
王土生:妈,我不想干了,我不去了。
土生娘:啥子?你不想干了,你……当逃兵了?
王土生:修渠修渠,修得人都要垮架了,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我不干了。
土生娘:这咋要得呢?我和你爸都希望你好好干,不要让人家瞧不起,你老爸的脾气你晓得,他不磕到你身上才怪呢?
王土生:那就让他把我打死算求了,反正他还有个娃。
土生娘:你……你这娃儿咋这么犟呢?
土生爹:(推门进屋)村上代销点呢我去拿一封信,老婆子,火林娃来信了,(看见土生)咦,土生娃咋回来了呢?这么快又没得米了?
王土生:(不哼声)。
土生爹:这回多带点,把我那件棉滚衫给他带上,天气冷了,不小心就会感冒。
土生娘:他……他说他不想去了。
土生爹:不想去了,出啥事了?
王土生:(不哼声)
土生爹:你……你是偷跑回来的?
王土生:你要打就打,反正我不想去了。
土生爹:年纪青青的,你当逃兵,我今天……(转身想找个打人的东西)
王土生:打嘛打嘛,打死我死到屋头算了,反正你还有个火林娃,打,往死里打。
土生爹:(欲打),你……好,你说,你为啥子不想去了,那个欺负你了?
王土生:活路又累,吃不好,睡不好,那个遭得住。
土生爹:你老汉又不是没有修过人民渠,五八年那阵,比这个条件还差,我们照样干得热火朝天的,你哥在东北当兵,那里冰天雪地的,你哥咋没有当逃兵呢?
土生娘:(从桌上拿起信)土生,这是你哥来的信,妈不认字,你拆开给妈读一下,看你哥写的啥子?
王土生:(看了看土生爹,接过信,拆开从里面拿出一张照片,递给土生娘)
土生娘:(看照片)看,我们火林娃,穿军装、扛着枪,好精神啊,土生,你哥信里头写的啥子?
土生爹:土生,给你妈念一下。
王土生:亲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弟弟,家里都好吧,我们驻地比南方要冷些,这张照片是我上岗前部队文书帮我照的,还行吧?这里冬天很冷,零下三十度,不小心流个鼻涕都会结冰,但我们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心里是火热的,上次珍宝岛保卫战,我们先锋班集体立了功,请爸妈放心,儿子在部队一定努力锻炼自己,做一名合格的边防战士,我弟弟入团没有,弟弟是中学生,文化比我高,希望弟弟不断进步,做新时代好青年,我们连队唱的那首歌,就是我们每个战士的心声……
(音乐声响声,祖国的土啊,捧在手上,满腔的热血在胸中激荡,人民战士的心啊,紧贴着祖国心藏,千里边疆就是中南海的红墙。)
土生娘:(擦眼泪)火林娃,好样的。
王土生:(手捧书信,心潮起伏)
土生爹:土生娃,你有文化,你给你哥哥回封信,你看你咋个回?说你修人民渠太累了,不想干了。
王土生:爸……我……
土生爹:一个是守卫边疆的革命战士,一个是修人民渠的逃兵,村里人晓得了我这张老脸往哪里放?
土生娘:你也不要把我们土生娃看扁了,土生也当过优秀少先队员呢?
王土生:(大动)爹、娘,我错了,我要回到人民渠工地去,(拿起背包)我现在就回去。
土生娘:土生娃,妈也晓得你修人民渠辛苦,你明天早晨回工地,妈还攒了一块腊肉,你吃了再走。
王土生:不,留着等哥哥回来再吃,爸,我不会当逃兵了,我走了(提起背包欲出门)
土生爹:土生,把那件滚衫带上,天冷了加点衣服。
王土生:嗯。
土生娘:(从盆里拿出两根红苕包起)土生,把这个烤红苕带到,路上饿了好吃。
王土生:(接过衣物)爸、妈,保重。
(王土生大步消失在夜幕中,二老倚门相送)
(转幕前,营部干事娄一学正在巡渠,张长水从另一方向拿手电筒上)
娄一学:张连长。
张长水:娄干事。
娄一学:我正找你,听说你们连队出了个逃兵。
张长水:没有啊,有个拉肚子的,他去街买点药。
娄一学:我听说中午就不见了,这回你们连评先连连,就只有落选了。
张长水:我们连任务最艰巨,进度最快,咋会落选呢?
娄一学:出了逃兵,这个原因还不够吗?
(王土生急上)
王土生:连长,我回来了。
张长水:喔,土生娃,拉肚子好些了吗?快回工棚休息,娄干事,他就是拉肚子去买点药,啥子逃兵哟,你要不要再去点个数?
娄一学:喔,可能情况有点出入,我到营部去汇报一下。(娄一学下)
张长水:土生娃,今天咋回事?
王土生:连长,我错了,我没有拉肚子。
张长水:我也没有说你拉肚子啊?
王土生 :我今天就是想走,是我哥的一封家书把我赶回来了。
张长水:你哥,火林娃来信了?
王土生:是啊,他还立了功!
张长水:你哥真是好样的,你要向你哥学习,部队上纪律严明,象你今天这样子,要关禁闭。
王土生:连长,我愿意接受处分,我保证,好好干。
张长水:我相信你,快回营地,拉肚子,处分个求啊(笑:两人分头下)
(第四场幕完)

第五章 通渠
(人民渠工地)周工、杨军在山坡上勘察。
周工:这是人民渠最艰巨的一段工程,渠道横穿宝成线,下面这个涵洞,稍不慎会影响铁路交通中断。
杨军:那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周工:还有就是修一条临时行车道,绕开涵洞便于施工,但工期显然拖长,成本加大。
(指挥长,万书记等人上)
指挥长:周工,你还没休息?
周工:指挥长,睡不着啊,眼看就要全线通水,碰到这么一块硬骨头。
指挥长:来,我们来开个诸葛亮会。
(众人从坝上下)
(内喊,注意了,马上放炮了,所有人撤离到安全地带。)
(张长水上,杨军从另一侧上来)
张长水:杨军,准备得怎么样了?
杨军:准备好了,张连长,你带大家撤,现场有我。
张长水:注意安全。
杨军:好,爆破组,准备。
(侧内“轰”的一声,爆炸声)
杨军:好!成功了,还有一组怎么没响?
一组员:报告,可能是导火线浸水了,哑炮。
杨军:不行,我去检查一下(向坝处跑去)
(突然,轰地一声,爆炸了,杨军受伤了)
(内喊,杨军,杨技术员,张长水急上)
(一组员背着受伤的杨军,在大家护送下走上)
张长水:快,快,送医院,大家跟我上。
(张长水领大家奔向工地)
(灯光暗转,人民渠七期工程指挥部)
指挥长:周工,杨军的伤势怎么样了?
周工:唉,不乐观。
指挥长:怎么?
周工:眼睛,眼睛看不见了?
指挥长:唉,多好的同志啊,和医院再联系一下,看还有没有挽救可能,家属知道了吗?
周工:知道了,他的未婚妻刘春花也来了,她也要求到工地接替他的工作。
指挥长:刘春花,那个到工地慰问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万书记,我们去看看伤员的家属(与万书记下)
(灯光暗转,医院住院部)
(杨军,刘春花所在的病房)
杨军:春花,人民渠七期工程马上要竣工了,我真高兴,可惜我不能亲眼看到这个壮观。
春花:你好好治疗,你的眼睛一定能重放光明。
杨军:好,好,我一定好好配合治疗,春花,我……我要是真的看不见了,我有一个要求,你答应我好吗?
春花:别瞎说,你一定能看得见。
杨军:我说的万一,万看不见,你得答应我的要求。
春花:什么要求。
杨军:我们……分手好吗?
春花:你说什么?
杨军:我不能成为你的累赘,你答应我。
春花:我不答应,我是你的未婚妻,不,就是妻子,你看得见,我是你妻子,你看不见,我就是你的眼睛。
杨军:春花。
春花:杨军。
(俩人激动的拥抱在一起)
(第五场幕完)

第五章颂渠
(屏幕上,人民渠全线通水,渠水绕山,流向远方)
(田大爷打着锣上)
田大爷:大家注意了,人民渠通水了,我们的劳动队伍回来了,大家集合欢迎他们凯旋归来。
(村革委刘书记带着大伙在麻柳村坪下汇合)
刘书记:我们村的毛泽东在思想宣传队也来了。
(宣传队队员着节日盛装,整齐步上)
(张长水领着队员们上)
张长水:乡亲们,我们回来了。
刘书记: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我们的战渠功臣凯旋归来,姑娘们,跳起来,姑娘们舞蹈——
人群中,林冬娃和妈妈见面了,土生娃和父母热情交谈,邱二娃和家属见面。
刘春花扶着杨军(眼包扎着纱布)也来了队伍中间
张长水:乡亲们,经过近两年的奋战,我们终于圆满完成了人民渠七期工程,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是我们英雄的儿女的奉献给母亲大地的一条人造天河。
欢乐的人群在《歌唱祖国》乐曲中落幕。(全剧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