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韵:凛冽寒风中的温情故事
文/杨稳定
( 家在山河间 家在山河间
2025年02月14日 08:03 山西)
一场大雪席卷河东大地。
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刀子,无情地划过凤城的大街小巷。街头的树木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干枯的树枝相互碰撞,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奏响一首萧瑟之曲。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厚厚的棉衣里。
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街边有一家“平陆油泼面”饭馆,却如同一盏温暖的明灯,散发着温情的光晕。饭馆不大,墙壁因为岁月的侵蚀有些斑驳,但店内却收拾得干净整洁。热气腾腾的面锅在罩着玻璃的作坊翻滚着,团团白色的水汽弥漫,模糊了窗玻璃。老板是一位中年男人,身材魁梧,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让每位走进店里的顾客如冬日里的暖阳,立马驱散身上的寒意。
傍晚,我和朋友去空港办完事,准备去吃一碗油泼面。当走到这家饭店门前时,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寒风中蹒跚行走。他用了很的力气才推开饭馆的门,一阵冷风随之灌了进来。老人佝偻着身体,脸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深深皱纹,每一道都藏着岁月的艰辛。眼睛浑浊而黯淡,却在看到店内热气腾腾的面锅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他的嘴唇干裂起皮,微微颤抖着,用那沙哑得如同破旧风箱般的声音问老板能不能给他一碗面吃。老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热情地招呼老人坐下。他转身走向面锅,熟练地拿起面条放入锅中,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就端到了老人面前。面条上还卧着一个荷包蛋,那金黄的色泽在白色的面条间显得格外诱人。老人看着面,眼中先是露出了惊愕的神情,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随后那惊愕转为了深深的感动,眼眶迅速泛红,浑浊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嘴唇抖动得更厉害了,喉咙里像是被哽住一般,半晌才艰难地挤出“谢谢”两个字。老板只是笑着说:“这么冷的天,您快吃,吃了就暖和了。”老人颤颤巍巍地拿起筷子,那双手如同干枯的树枝,布满了青筋和老年斑,他小心翼翼地夹起面条,送入口中,狼吞虎咽地吃着面,那吃相仿佛是在品尝世间最美味的佳肴,每吃一口,脸上的皱纹都会随着咀嚼微微颤动,眼中满是对食物的渴望和对老板的感激。
我和朋友看着这感人的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小小的面馆在这一刻充满了爱的味道。
在解放路大十字路口西南拐角的一个小摊位前,围着一群人。那是一个卖烤红薯的小摊,摊主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双手因为常年的劳作而布满了老茧,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和温暖。
老人熟练地翻动着烤炉中的红薯,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路过的人们被这诱人的香气吸引,纷纷停下脚步。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来到摊前,孩子冻得通红的小脸上满是期待。老人微笑着从炉中取出一个烤得软糯香甜的红薯,递给孩子。孩子接过红薯,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母亲看着孩子,眼中满是慈爱,对老人连连道谢。老人摆摆手,说道:“天儿冷,孩子吃了能暖和暖和。”
不远处的街心小游园里,一个小男孩正试图堆一个雪人。他穿着厚厚的棉袄,戴着帽子和手套,但寒风还是让他的小脸冻得发青。这时,一位路过的年轻人停下了脚步,他蹲下身子,帮助小男孩一起堆雪人。他们用胡萝卜做了雪人的鼻子,用石子做了眼睛,用树枝做了手臂。当雪人终于堆好时,小男孩高兴得手舞足蹈,年轻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夜晚降临,城市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街道上的路灯洒下昏黄的光,照亮了洁白的雪地。
一辆出租车在路边缓缓停下,司机师傅看到路边有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在焦急地招手。他急忙打开车门,让母子俩上车。母亲感激地说着“谢谢”。司机师傅笑着说:“这天寒地冻的,可别把孩子冻坏了。”孩子因为寒冷有些哭闹,司机师傅还贴心地打开了暖气,车内渐渐暖和起来。母亲对司机师傅讲述着孩子突然生病,自己着急去医院的情况。司机师傅一边安慰着母亲,一边加快了车速。在这寒冷的冬夜,出租车在雪地上疾驰,车内却充满了温暖,那是陌生人之间传递的温情……
无论是街头巷尾的饭店,还是街角的小摊,亦或是马路上的出租车内,温情就像寒风里的炉火,永不熄灭,持续燃烧,为我们驱散寒冷,拥抱温暖。这些故事,是人间最珍贵的财富,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它们编织成了一幅充满爱的画卷,让我们在冰冷中找到慰藉,在凛冽中发现美好。
在这个凛冽寒风肆虐的初春,还有许多这样的温情故事在上演。比如:志愿者们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的棉衣和过节的食物,给坚守工作岗位的环卫工人送来冒着热气的免费早餐;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清扫积雪;情侣们手牵着手,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浪漫的脚印……
天气虽然寒冷,但这些温情的故事却像一团团火焰,温暖着人们的心灵。它们让我们坚信,在这个世界上,爱与温暖从未缺席,无论冬日多么寒冷,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总能融化冰雪,让这个世界充满爱与希望。就像那春韵,不仅有寒风的凛冽,更有温情的旋律在奏响,那是生命中最动人的乐章,久久回荡在我们的心间,让我们在每一个寒冷的日子里都能感受到温暖的力量,并且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冰雪中最为寒冷的日子终将过去。人间真情,彼此关爱永远是心中永不落幕的太阳。我们有理由满怀信心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作者简介:杨稳定,男,山西运城市人,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盐湖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黄河文艺》特邀编审。1979年开始发表习作,先后在《电影创作》《乡镇论坛》《山西日报》《河东文学》和《中国作家在线》《西部散文(原创)》等国内报刊杂志、文学网络媒体发表散文、报告文学、通讯报道、人物纪实等多种体裁作品近八百篇,累计150余万字。多篇散文作品在国内征文大赛中获奖。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