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人的生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浅析《我打电话的地方》
陶书山

当年,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自选集《我打电话的地方》出版时引起的反响轰动一点不亚于2024年胖东来因为卖真货而红得一塌糊涂……
小说好不好,读了就知道。我认为被称为“美国的契诃夫”的卡佛小说最打动人心的是只叙述不阐述,让读者自己琢磨。细节之处见真章。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小说的视点绝不离开“大地”的层面,丝毫没有居高临下的俯瞰。这使得他的小说的题材、内容虽然对我们大多数读者来说是陌生的,新鲜的,却是非常接地气的,我们阅读起来不仅一点也不吃力,甚至常常会引起共鸣和深思。这就是大作家的独到之处和高人一等的写作能力。这是他一直以来“尽力生活,真诚写作”带来的回报。阅读他的小说,让人时常会深深地感受到,虽然从未谋面,却已相识已久,很微妙,很知足。
之所以这样写,与卡佛的经历有关。21岁就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的人生充满了不确定,大部分时间不得不为基本的生存而奔波,甚至常常为了一家人的温饱,就耗尽了所有力气。就像我们这些收入少的都不好意思说的普通人花两块钱买张彩票,就想中五百万大奖,只希望在这细碎不堪的日子里,总会有些欣喜的际遇。正因如此,他的作品也主要表现在了普通人在现实生活面前的无助和不知所措。他的小说自始至终都是写实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传统的现实主义还要现实。故事似乎就是被录音机和照相机记录下来的,他只是通过对这些记录下来的片段的取舍、强调和忽略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是对传统阅读的一种挑战,也正是他的小说的魅力所在。
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逃避很多东西,但在承担责任的那一刻,就没有资格年轻了。因为责任是良心,从无增减,无关年少。卡佛的一生就是尽力生活,真诚写作。无人问津的日子,他在默默努力。他在一次访谈中说过:“你不是你的人物,但你的人物就是你自己。”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弄懂他写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他的小说短小精悍,比起以“电报体”著称的大作家海明威有过及而无不及(用他自己的话解释,就是他没有时间精力构思稍微长一点的小说,他得去做工挣钱养活家人),作为小说要素的很多铺垫和必要的交待都少得可怜,甚至如同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留出了大量的空白留给我们读者去想象、去填充。而我们随着阅读的深入,很多文字慢慢在大脑中显现,字里行间隐藏着的话语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想象中我们产生了一种无意中竟然参与了小说创作的意念想法,从而得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满足感,成就感;让我们在回味中感受到了小说独有的美妙和吸引力。
读罢这个短篇小说自选集,不得不承认卡佛是一位饱含惊人的同情和真诚的作家,他只是如实地描绘和揭露了他眼中所见的世界,生活中的无奈、艰难与温馨,都可以从这本书里寻到。他的天才之处在于:他言说了不可言说之物。在篇幅不长的小说里,他好像什么都没说,却也好像什么都说了。因为他想表达的都藏在了语言极其到位的细节里。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卡佛小说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小说写透了失意人生。人不多,事不杂,就是读起来,放不下。他能抓住生活中让你困扰的、麻木的、痛苦的、绝望的东西,而且用极少的节制的文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心灵冲击的同时,让人过目难忘。
卡佛的每一篇小说的主人公似乎都是非常认真的投入了自己的生活,却又似漫不经心;很多事情毫无觉察地发生,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从何说起的东西,都被卡佛举重若轻、毫不隐瞒地拎出来、写出来。一些描写看似直白得枯燥、乏味,但是真正潜进去读完,却会感到有种难以抵御的惊心动魄的震撼感,让你不得不去回忆、直面自己遇到的生活中令人心生绝望的那一切。不得不由衷地喟叹:理想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要为生活奔波、为亲人负起责任的人来说,真得是人生不敢想象的一大奢侈……
卡佛的一生充满了我们常人难以置信的苦难和绝望,他一直用文字记录下生活给予他的残忍,也努力在命运给他抛下的漩涡里保持冷静清醒。虽然他曾经对记者说原则上是小说选择了他,先出现意象,然后是情感结构,让他不得不去写这篇小说,他的小说和他的生活密不可分,但这并非完全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往事不必再提,人生已多风雨。没必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真实的你,也没必要不停的跟别人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人们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你。这是卡佛没有迷失自我的聪明之处,也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所应该具有的特性。
《我打电话的地方》这本短篇小说自选集一书,共收入了作者的37篇小说,每篇小说的字数极少超过5000字。最突出的写作特点就是简略,这使得那些好事的评论家给了他一个他从不接受的“极简主义”的招牌。用语简单得近乎吝啬抠门,能不多说一句就不说。茅盾说过:“能够把自己的意思明白说出来,就是技巧。”卡佛的小说没有我们平时阅读习惯的完整的故事情节;大量的对话,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和留白贯彻始终;开放式的结尾,让我们读者自己去思考。他想要表达的却丝毫不动色地藏在细节里,就像考验锻炼或提升我们读者的鉴赏力一样,让我们自己去寻找、揣摩和领会。用笔简洁冷静,随时随处可见质朴的、值得回味的谐趣……这是他独领风骚的简约写作手法的奥妙之处。
写作是卡佛所能依靠的唯一技能,是他能找到摆脱困境的方法。所以,他的作品没有虚头巴脑、自欺欺人的话,更没有虚张声势、自以为是的情节。他的小说是写常态,写透了失意人生。让人阅读时总会感受到总有一个细节让人痛彻心扉,总有一个情节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个故事让人唏嘘不已,总有一本书让人拿起不愿放下……这就是卡佛小说让人喜欢不断阅读的原因,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论文字,最要知味。正如林语堂所说:“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在文字上都必有独到之处,自成一家。”
每个人都有过纯真的幻想:以为生活会厚待自己,直到生活也降临到自己头上。但即便一次次被打倒,也可以“再均匀,平稳地呼吸一次,继续下一件事:生活,永远的生活。因为我们别无选择。说到底,现实不是小说,没有那么多非白即黑的纯粹的人。故此,卡佛曾经不无感叹地表白:“文学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匮乏,还有生活中那些让我们气喘吁吁的东西。文学能够让我们明白,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我要说:卡佛,岁月飞逝,故事渐行渐远,不要泄气,更不要绝望,因为我们知道,再寒冷的季节,总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在等你……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