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行(下)
文/师存保
(原创 家在山河间
2025年02月11日 07:28 山西)
我们把车子停放在养蜂人家院子的旁边,沿着曲折的山路继续向幽深之处攀登。
道路两旁的杂树枝繁叶茂,遮挡了远眺的视线。间或有鸟儿在枝头弹跳欢歌,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头顶的云雾依旧浓稠,徘徊不散,偶尔在山风的吹拂下向远处飘移、延展。脚下的山路弯弯绕绕,层层叠叠向上延伸。大家不时感叹山里景色的美妙,空气的清新。我默默想象着,山之美在于巍峨高耸,险峻奇崛;山之美还在于悬崖峭壁,峰峦层叠;山之美更在于云遮雾绕,烟岚缥缈。
行走的山路并不狭窄,只是被雨水冲刷出许多沟坎。听说多年前拉运矿石的汽车还曾跑着,如今连三轮车通行都有些困难了。但仔细观察,路边有崭新的摩托车车印,想必是今早有骑行者经过。这让我想起前些时日为攀登莲花台做准备时,在网上曾看到有人骑摩托车从山上北坡而下,途经一个小村庄,那里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夏县泗交风景区。泗交位于中条山深处,山川秀丽,有一个茶园便坐落于此。抗战时期,地下党员嘉康杰曾在这里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斗争,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总是心生向往。近几年,我便几次经由祁家河、瑶台山,走进过那片被抗日英烈鲜血浸染过的英雄土地。
约摸半个多小时,众人轻松地登上一道山梁的顶部,视野豁然开阔。透过云雾的缝隙,远处的山峦隐隐约约,近处的小山头萦绕着几缕洁白的雾霭。此时,我不禁想起 40 多年前黄山之行的“莲花峰”。据说黄山有 80 多座千米以上的高峰,三大主峰之一的莲花峰海拔约 1800 米,与眼前的莲花台峰顶高度相仿。其余“天都峰”“光明顶”两大主峰,也仅比莲花台稍高些许。原本期望今日能晴空朗朗,却未想天不助兴,这云雾弥漫,反倒让我们邂逅了云海、雾凇,也算是意外之喜。其实,中条山深处的云海、奇松、怪石、温泉、冬雪等景致,并不亚于黄山,只是声名稍逊。在我看来,中条山东头的舜王坪、西端首阳山的五老峰等地的云海、雾凇之景,比起黄山、武当山来,也不逊色多少。
沿着半山腰那望不到尽头的山路迂回而上,左前方众山连绵,峰峦环绕,山梁下沟壑纵横,深不见底。真可谓峰峦叠嶂,谷壑幽深,雄伟险峻,气势磅礴。根据朋友电话的指引,推测前方那云雾笼罩、最为高远的山峰,想必就是莲花台了。看似离那心仪已久的“莲花”近在咫尺,但山间卯梁蜿蜒曲折,把脚下的山路拉得幽深漫长。有时明明觉得已近在眼前,但绕来绕去,怎么也走不到跟前,似乎越走越远。
正午刚过,忽然间云开雾散,金色的阳光倾洒而下,为大山披上了一层绚丽的薄纱。山顶的雾气尚未完全消散,在阳光的映照下,如梦如幻,颇为神秘。此时的山野,恰似一位初醒的仙童,慵懒地舒展着身躯,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深知,大山的美,不只在其秀丽的外表,更在其宽广的胸怀。这深山之中想必隐匿着诸多不为人知的宝藏,金银铜铁、美石矿泉……平陆境内的矿藏便多达几十种。大山深处,汇聚着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宝贵财富,只要用心探寻挖掘,便不会空手而归。
看山望水观人家,思山念水悟人生。未曾料到,老家锥子山的背后竟是如此广袤无垠、深邃悠远。它容纳着每一棵奋力生长的树木,无论其高大挺拔抑或矮小纤细;它包容着每一条潺潺流淌的溪水,无论其水流湍急还是平缓柔和;它庇护着每一个栖息繁衍的生灵,无论其强大健壮还是纤小脆弱;它蕴藏着人类生活所需的丰富资源,无论其深藏地下还是浅露地表。在这里,万物和谐共生,相互依存。不由人感叹,深山对大地和人类的馈赠如此丰厚,却从不埋怨风雨的肆虐侵袭,反而在磨砺中愈发坚韧顽强。它默默向世人、向自然界展现着四季的轮回交替,春之芬芳、夏之热烈、秋之绚烂、冬之希望,始终秉持着那份深沉内敛与灵动鲜活。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都会品尝成功的甘甜,也会吞咽失意的苦涩;会经历欢聚的喜悦,也会承受离别的哀愁。正是这些丰富多元的经历,交织成了多彩斑斓的人生。故而,人啊,都应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包容他人的瑕疵与过失,以平和淡定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站在大山的脊梁之上,山风拂面,凉意习习,顿感神清气爽,心胸开阔。极目远眺,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岭尽收眼底,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远近错落的山头形态各异,虽历经岁月雕琢与风雨冲刷,却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时光的流转。它们有的形似巨大的蘑菇,憨态可掬;有的宛如顽皮的猴子,机灵俏皮;有的仿若憨厚的大象,沉稳庄重;有的恰似威猛的雄狮,气势汹汹,各具神态,耐人寻味。有的如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默默诉说着岁月的变迁;有的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着翠绿的衣衫,在微风中轻盈舞动。而路旁奇形怪状的石头,不乏小巧精致,只需稍加打磨,便可陈设案头,亦可细细观赏把玩。我由衷地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处处成风景,处处有杰作,处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既赏心悦目,又慰藉心灵,更寄托精神。
当我们满怀信心地向莲花台峰顶发起冲刺时,天色却渐渐阴沉下来,水雾也愈发浓重,转瞬之间便将整个山间笼罩其中。天空如一口大锅倒扣头顶,说话间,细密的小雨丝丝缕缕飘落下来。领队焦急地打电话问询,得知县城、塬上也是云雾密布。他望着雾霭沉沉、湿漉漉的远方,无奈地对大家说:“今日天公不作美,也不知太阳还有没有气力驱散这漫天大雾,看来是不宜再继续攀登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虽有些扫兴,但并没有人气馁,仍劲头十足,手持拐杖跃跃欲试。老王风趣地调侃说:“咱不与老天较劲,日后有的是机会,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再来吧!”我附合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明年春天咱们从马泉沟进山,或者从夏县的泗交上山,总之一定要登上莲花台!”
众人都有些许的不甘,沿着略带湿滑的山路加快脚步向山下撤退,担忧细雨会越下越大,唯恐车辆难以爬上那段陡峭的土坡。带队的李文晓却依然精神抖擞,他朝大山高声喊道:“中条山啊莲花台,你这多情的山;看不够的风景啊望不尽的山,我们还会再来的!”
山里的天气变幻莫测,就在我们快要下到沟底之时,云雾竟缓缓升高散去,细密的小雨也戛然而止。沟底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腾跳跃,耳边传来了鸟儿清脆的鸣叫,还有那松涛的阵阵呼啸,大自然正在奏响一曲美妙绝伦的交响乐,不仅向我们送行,也在期待与我们再次重逢。
没过几日,国庆期间的 10 月 3 日,我们一行人又邀上比我年长几岁的老冯一家,从夏县祁家河进山,成功登上了夏县的中条山主峰金楼山。那日,天空湛蓝,白云悠悠,真正的晴空万里。我们登顶远眺,尽情饱览了中条山深处那郁郁葱葱、澄澈如洗、群峰环抱、红叶点缀的迷人景致。还是那个老王兴奋地说说:“此次登山,总算是弥补了前几日登临莲花台时未能心旷神怡的遗憾!”
2024年12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