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的元宵节 作者: 欲鸣
过了春节第一个节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是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就有了这个元宵节。到了这把年纪过节和平常没有啥区别了。可心里的元宵节,往时的吃喝玩乐,依然挥之不去。
元宵节正月十五吃元宵。现在鸡鸭鱼肉都吃腻了不当回事儿了,心里那可是有仪式感的。
那时的元宵常以江米面做皮,馅也就那么两种,有桂花白糖馅、什锦豆沙馅。多半是水煮的,灶台锅里的元宵还在翻滚,我就迫不及待地端着碗等着分给我的那几粒。盛到碗里也舍不得动,把一个元宵用筷子夹成四瓣,一半儿一半儿的吃。有的年头也吃油炸的,那个年月每月供应二两油,炸一把以后土豆炖白菜就不能抱怨了。
元宵节从唐朝就开始过,穷富都图个乐呵。 现在看电视,在KTV唱歌,在公园跳广场舞,对元宵节看灯、看花、看秧歌,心里可还有一种隆重感。
胜利公园、儿童公园有冰灯,五商店到西安大路口有彩灯,人民广场放焰火,在工人文化宫省宾馆门前搭台子唱戏。在人群里蹦高高看,从左边兜里掏出冻秋子梨咔吧咔吧地啃,从右边兜里掏出瓜子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嗑。
元宵节的晚上,正象诗人欧阳修说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晴空朗月,灯火万家,广厦吐彩,满天璀璨。从长春大街、斯大林大街、西安大路通往人民广场的路上,满筒子都是人。沿途家家户户都悬挂着宫女舞纱龙腾虎啸的五色彩灯,伴着天上不时怒放的焰火,星月与灯火齐飞,礼花与呼声共鸣。
宋朝辛弃疾有诗: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耍龙灯。一队队的秧歌在唢呐锣鼓声中摇着彩扇,挥舞缎带,那划旱船的手里摇着桨,嘴里唱着小调边歌边扭。那舞动的狮子抖毛打滚,腾跃滚球。中间还时不时蹦出猪八戒背媳妇,哪咤闹海,拿着金箍棒孙悟空,叼着长烟袋的老太太,场面火爆热闹。
唐朝诗人苏味道在巜正月十五夜》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元宵节就是在这么热热闹闹的拉上了新春的帷幕,人们又要开始了一年辛勤的劳作。而心里的元宵节,即使是在当今繁华盛世也像电影里的定格,挥之不去,缠绕心间。 瞧瞧,今年元宵节月亮是十七圆。恰逢那天长春下雪,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来了。
作者简介: 欲鸣,本名康玉明,长春人节目主持人,喜欢写作在报刊杂志等发表五十多篇作品。主播简介:蓝雪,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唐山文促会朗诵艺术专委会会员,从事艺校管理工作,喜爱书法、音乐、诵读,用文字书写人生,用声音传递人间真情,用爱去感悟人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