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乡魂—贾村塬人物》选载(14):《容嘉谟:为国戍边37年的军分区司令员》
●原创 吴万哲 西府新传奇
他凭着一腔对党、对人民、 对军队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农家子弟特有的吃苦耐劳、诚实肯干,高标准,严要求,勤学习,苦钻研,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成长为军队中高级优秀指挥员。
他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大校军衔,曾任新疆阿克苏军分区司令员。3次荣立3等功,两次被兰州军区表彰为“优秀师团参谋长”。他19岁从军,56岁军休。37年戍边南疆,经历了从普通一兵到军分区司令员的9次职务升迁;收获了一个军人的多项最高荣誉:1995年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见,1998年7月5日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接见。
一
(1998年7月5日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接见)
容嘉谟(1943年5月—2020年7月),又名固祥、嘉谋,贾村镇杜家凹村人。
他从小聪慧好学,15岁即考入省重点高中宝鸡市长寿中学学习,1962年高中毕业投笔从戎,奔赴祖国西部边陲,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解放军某部服役,历任炮兵营战士、文书、班长。当时全军掀起军事大比武热潮,他带领炮兵班战士刻苦训练,各项科目成绩优异,先后代表团、师参加新疆军区大比武,均取得优异成绩,炮兵班荣立集体二等功,他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1965年,他被选送新疆军区高级步兵学校深造,同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提拔为干部,先任排长,后任某部司令部作战参谋。他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努力工作,1970年初被提拔为团炮兵股股长。
二
(1962年入伍冬摄于阿克苏)
在任炮兵股长期间,他们团承担了修筑独(山子)——库(车)战备公路的任务。独库地区海拔4900——5300米之间,高寒缺氧,地势险峻,冰川雪谷密布,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当时工程施工全靠人拉肩扛,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后勤保障也严重不足,战士们住帐篷,喝雪水,吃炒面,生活十分艰苦。他们炮兵股担任道路测绘的开路先锋任务,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连续5年时间里,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以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高质量完成任务,使独库战备公路早日建成通车。他本人再次收获了一枚三等军功奖章。
(1970年10月徒步翻越天山与战友合影)
1976年6月,由中央军委三总部直接指挥的“7601演习”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罗布泊进行,时任司令部参谋的他带领官兵睡戈壁、住帐篷,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参与了演习的全过程,目睹了原子弹爆炸的壮观景象。
不久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为某部团参谋长。这期间他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团军事工作情况,组织拟制各类军事工作计划,及时向首长提出报告和建议,并精心组织实施。平时组织搜集、研究工作中所需的各类情况、资料,拟制工作方案,落实各项措施,保证全团时刻进入等级战备状态。同时传达首长决定,组织各所属部队作训行动、协同动作、通信联络和保障,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首长提出建议。他作风顽强,工作务实,成绩突出,1979年他所直接领导的团司令部,被新疆军区树立为“参谋业务竞赛尖子单位”,他本人被评为“优秀参谋长”,第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1985年指挥防洪)
1980年后,他升任副团长、团长、新疆阿克苏军分区参谋长,八十年代后任某师参谋长。在这期间,他带领部队,先后11次参加了由解放军总参谋部、兰州军区、新疆军区联合组织的“在使用原子弹和化学武器的条件”下,“步兵师进攻实兵实弹演习”“反空降演习”和“军民联防演习”,以及“紧急动员”“紧急扩编演习”“高寒条件下部队的机动演习”等大规模军事演练活动。特别是1989年,在新疆军区组织的“八九综合军事演习”中,作为师参谋长,他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结合敌我态势,组织制订了严密的演习实施方案,并精心抓好落实,使军事演习活动达到了预定目标,发挥了示范性的作用,受到在场观看的中央军委首长的充分肯定,一时在新疆军区传为佳话。
三
(1997年检阅训练部队)
1990年,他担任了阿克苏军分区司令员。1993年,被组织选送到培养高级指挥人才的中国国防大学第九期培训班深造学习。毕业后他把学到的高科技、现代化指挥艺术,运用到部队的实战训练中,以“打得赢”为目标,促使兵员准备打仗技能和素质不断提升,各项军事训练取得优异成绩,阿克苏军分区成为新疆军区的“示范基地”。新疆军区在此多次召开“紧急扩编现场会”“军警民联合作战现场观摩会”等,他介绍了先进工作经验。为提高全军区军事指挥自动化效能指引了路子,树立了典型。
(1995年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面,天山南麓,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两个国家接壤,边防线长达520多公里,守卫边防、维护当地稳定任务十分艰巨。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坚持“军事斗争服从于政治斗争”的原则,不断完善、强化各种预案,讲究军事斗争策略、坚决粉碎和妥善处置了多起分裂活动和突发性事件。1996年7月,“东突”恐怖组织策划的沙雅县暴狱事件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沉着指挥,果断处置,很快平息了事态,受到兰州军区通报表彰。同时,阿克苏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搞好军民、军地团结非常重要。为此,他遵循毛泽东主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教导,他坚决服从上级命令开垦阿热力农场、“三支两军”等工作安排;他组织参与的柯柯牙绿化工程,在万古荒原、茫茫碱滩上开垦了一条长25公里、宽300米的防护林,被联合国环境资源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他全力抓好“双拥”(拥军爱民和拥政爱民)工作。教育官兵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树立人民军队良好形象。所属部队官兵以驻地为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在屯垦戍边、抢险救灾、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人民军队的先锋、模范和柱石作用。1990——2001年,阿克苏地区成为新疆自治区“双拥”工作的典范,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荣获国家民政部“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四
他2020年7月因病逝世。2023年7月27日在他逝世三周年忌日,亲属和从全国各地汇聚来的战友们,为他举行了隆重庄严肃穆的追思会。
会上,一位西安某区人武部部长、书法家王选民老人,高声诵读了由他制作的、由屈全绳中将创作的悼念战友的诗词书法作品,然后“咚”的一声跪倒在地,对着老首长的遗像连续磕了三个响头,追忆容司令对他的教育关心的往事。此情此景让仪式的主持人始料不及,更让全场来宾悲切动容。
(在阿克苏军分区第八届党代会上讲话)
追思会上战友和亲人们纷纷述说了他平易近人,爱兵如子的动人故事。他在步兵十一团任职期间,逢年过节,总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召开官兵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努力解决干部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让官兵倍感温暖。担任司令员后,每逢节假日,无论是否值班,都要轻车简从,深入边防一线连队哨卡慰问,与基层官兵共度新春佳节。转业在阿克苏地区医院的潘副团长是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二等功功臣,患肝病送医急诊,生命危在旦夕。他知此情况后,立即与分区有关领导联系,组织战士们为他输血,使潘副团长转危为安,挽救了一个功臣的生命。战友们动情地说“容司令改变了许多战友、许多家庭的命运”。他作风顽强,视工作如生命,不论走到哪,都是一面旗帜;不论身在何地,都是一座标杆。他能吃苦、讲奉献,勇担当、敢作为,他带过的部队,遇到艰难险阻任务,打得响,打得赢。在同期入伍一直扎根坚守南疆地区的兵,他是为数不多的一个,数十年战斗于天山之南大漠之北的千里边防线上,在大漠无垠的戈壁滩中,完成了从普通一兵到优秀军事指挥员的转变。
他夫人杨彩霞年轻时在家乡综合厂工作,为村里经济建设出力流汗,随军后相夫教子、含辛茹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贤内助。
(全家福)
容嘉谟着力营造良好家风,子孙学业有成,事业均有建树。在他榜样标杆引领下,家族一脉共有15人从军,涌现名震宝鸡的文化名人1人、师(厅)级领导2人、县团级干部5人、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高工2人。胞弟容建谋,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职称、宝鸡仪表厂(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副厅);长子容新文,富平县武装部原部长、党委副书记、富平县县委常委、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上校军衔;长媳郭丽莉,陕西省军区西安第十一干休所原政委、党委书记、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上校军衔;次子容新武,先从军后团职转业从政,任宝鸡市发改委铁路办副主任;长孙女容蓉,中共党员,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就职西安华为研究所;侄子容跃,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现供职陕西光伏太阳能发电公司。
他心系家乡,心系宗族,为修建宗族祠堂、村上学校筹资捐款,对家族叔侄的就业、老人寿诞都关爱有加,孝亲敬老被家族邻里传为佳话。他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他的家庭亦是家乡人们的楷模,家乡人民永远怀念他!
吴万哲,陕西麟游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一级编剧、高级政工师职称。陕西作协、戏剧家协会、编剧协会、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当过教师,从过政,做过企业政工,办过杂志。有影视及各类文学作品300万字。主编纪实文学《奔梦》《人间正道谱春秋》《风韵》、散文集《硕果满枝》等。编剧拍摄电影《秦火》《吕建江》等5部,电视剧1部,微电影30余部,栏目剧100余个。报告文学、散文等若干。出版著作有27万字纪实文学《西府奇人》和30万字《乡魂——贾村教育40年纪事》。电影《秦火》《吕建江》、报告文学《燃烧到最后》,散文《难忘的跪拜礼》,微电影《墨宝》《万家酣梦》《追梦》《新生》《生命的托举》《寻根》,喜剧小品《灭鼠》《山妹》等50余次在国际、全国、省、市获奖,荣获“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市优秀文艺创作奖”“秦岭文艺奖”。近年有独创优秀人物宣传品牌“西府奇人”,被誉为“宝鸡文化新现象”。电话、微信:15891078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