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阅读《血战长津湖》有感
陶玉山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在这篇长篇通讯中,我们知道了抗美援朝时的松骨峰战斗,知道了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后来,通过零星材料,了解了发生在松骨峰的战斗是长津湖战役中的一场战斗,这场惨烈的战斗涌现出了抗美援朝的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抱着炸药包和冲上阵地的几十个美军同归于尽的杨根思。而对于长津湖战役的概况进程却极少知道。
2010年后,有关长津湖战役的过程随着电视剧和电影的播映,我们才对此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血战长津湖》这部书的出版,更是让我们明白了这么大的战役为什么交战双方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回避不谈,既像没有发生一样。通过阅读《血战长津湖》,全面深刻完整地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对这种选择只能表示理解,并且默默接受。对双方来说,都是如此惨烈的战役,不愿意回忆,回避不谈就是最好的选择。同时,对我们英勇无畏的志愿军的敬意油然而生;更是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有了真正深刻的理解和领会。

(第二次战役作战经过要图)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二次战役中的一部分,属于东线作战。参战的是当时在南方休整、准备解放台湾,由于朝鲜战场情况有变而被毛主席钦点紧急入朝的宋时轮第9兵团与以美军第10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之间在零下三四十度、冰天雪地的极寒天气下展开的长达28天的惨烈悲壮、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会战。这场战役,是中美两国陆军最精锐部队历史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具有拐点意义的关键战役。寒潮来袭,冷不过1950年的长津湖。战场上的细节、甚至情节都不忍描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这部书好好看看。因为太惨烈、太不忍去看了。我们的战士用血肉之躯抵抗着对手的钢铁巨轮,力量之悬殊不看也知道。而我们志愿军的那种顽强,那种前赴后继,最初让对手感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最后竟然被感化了,对自己的对手发出由衷的佩服赞赏之声。这种事情在历次战争中极少见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中华儿女的伟大。让我们明白了正是抗美援朝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优秀儿女的生命,才换来了这些年的祖国平安。如果说抗美援朝是一部书,那么,作为改变了历史进程的长津湖战役这一页,会被无数人自觉地贴上书签。
“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就算剩下最后一人,不能让敌人从我们脚下通过。人在阵地在。”我们的前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信仰的力量,即使在逆境中也有前进的力量,光辉的牵引,意志力的强大,使得着衣单薄、几乎没有吃的、手持原始武器的他们迸发出让敌人吃惊丧胆的战斗力。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毫不犹豫马上跟上,不顾死活,继续战斗。枪栓被冻住了,无法射出子弹,他们就抡起枪托冲锋。还有战士由于身着薄棉衣潜伏,时间太长了,被活活冻死,成为冰雕,而更多的冻成残废。尽管这样,他们还保持着随时冲锋的姿势……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经过,让人心疼不已,泪眼不曾晴。不可一世的美军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不怕死的人。他们的心理彻底崩溃瓦解了,除了拼命逃跑,他们没有第二种选择。武器与战术的较量最终演变成双方意志力的殊死一搏。这场战役最终成为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惨烈记忆,成为战争史上引起众多唏嘘感慨的经典战例。
在我们解放军内部,很长时间都没有把长津湖战役看作是一场胜利。原因很简单,虽然志愿军迫使美军第10军从兴南港登船撤离,我们收复了兴南港以北至长津湖的大片失地,但是,战役最重要的目标——歼灭美“开国元勋师”陆战1师并没有达成,使其建制完整、甚至携带几乎所有重装备,从兴南港登船撤至釜山。而我9兵团却付出了重大伤亡,其中战斗伤亡14000多人,冻伤减员近30000人,严重冻伤达到总兵力的22%,三个师的番号被撤销,从地方部队补充了新兵3万人。从这个侧面,可以知道这场战役是多么的惨烈;更可以知道为什么多年来不谈的原因内情。客观来讲,这个结论或评价是偏颇不公允的。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在双方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有天壤之别的情况下,能够让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放弃对抗登船撤退,而且还整建制的全灭美军一个团,缴获了其团旗,这是抗美援朝的唯一一次;同时,浴血奋战十余个日夜,共歼敌13900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大片地区,在战略态势上取得了胜利。更重要的是,自此,大言不惭地说圣诞节在鸭绿江过的美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说长津湖战役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拐点意义就是因为这个实际情况。所以,毛主席下了结论,“9兵团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艰巨的战略任务。”
美军陆战1师作战处长鲍泽上校有一段回忆录说:“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而美军在战后的评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获胜,“联合国军”成功撤退。这个评价还算是公平合理。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总结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至今读起来还是那样振奋人心:“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种结果是我们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将近20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永远躺在了朝鲜半岛,长眠于异国他乡。无论怎么评价赞美我们这些前辈都不为过。

(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
《血战长津湖》一书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1952年9月,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鸭绿江边,司令员宋时轮要司机停车,下车后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警卫员发现,这位满头花白的将军泪流满面,不能自持。这一颇具悲情色彩的场景无疑是对这场战役惨烈程度的最好注解。”看到这段文字,百感交集,非常揪心。看过的情节细节接踵而至,不知不觉中潸然泪下,不能自已……
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祖国不会忘记你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