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岁月,永不磨灭的军旅印记
原二师六团卫生队 刘联盟
在记忆的天空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即便岁月的风沙侵蚀,它的光芒也从未黯淡。那便是我投身铁道兵部队的那段军旅生涯。
1970年12月,当同学们还在教室里高谈阔论上山下乡大有作为时,我却背上行装,告别熟悉的校园,踏上了开往诗和远方的军列。
新兵训练,在陕西临潼那片热土上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虽然短暂,却让我化茧成蝶,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的升华,继而走进二师六团卫生队的手术室。每一次手术器械的传递,每一个病患的护理,都关系着战友们的生命与健康,我深知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

那时,部队刚从越南战场归来,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襄渝铁路的修建中。襄渝铁路沿线的景色,至今仍历历在目。高山直插云霄,汉水在山谷间奔腾咆哮,湍急的水流让人望而生畏,恶劣的施工环境超乎想象。但铁道兵战士没有丝毫退缩,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建设大三线,为大西南浇筑牢不可破的铁壁铜墙。
1973 年,能去师部医疗卫生提高训练班学习,于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遇。在那里,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医疗知识的养分,课堂上认真记录每一个知识点,实践操作时更是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一年的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医学大门,让我面对基层频繁出现的隧道塌方抢救工作,能够更加从容更加专业地应对。那些在抢险一线的分分秒秒,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心潮澎湃。山体滑坡,道路阻断,这些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奔赴现场的脚步。战友们的安危就是前进的动力,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感,驱使着我们一次次挑战身体和意志的极限。

1974 年,我的军旅生涯迎来了新的挑战与精彩,我被选派到师体工队专攻手枪射击项目。起初,面对那沉重的负重训练,我也曾感到力不从心。可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训练场上,我便开始了据枪、瞄准、射击练习。汗水湿透了衣衫,手臂和腿部酸痛不已,但看着射击成绩一点点提升,那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终于,在全军比武的赛场上,我凭借平日扎实的训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稳扎稳打,稳定发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喜悦,为部队争得了荣誉,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军旅时光短暂且充满变数。1976 年,依据中央军委的精神,我们铁道兵女兵怀着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心爱的部队。退伍的那一刻,泪水打湿了衣袖,军营承载了我太多的青春记忆和成长故事,这里有我深厚的情感和永远的军魂……

半个世纪的时光悄然流逝,青丝早已染上了白霜,可每当回想起奋战襄渝线的日子,心中依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艰苦的生活环境锤炼了我的意志,严酷的军事操练煅炼了我的体魂,铁道兵的三荣教育塑造了我的灵魂。部队生活让我懂得了严守纪律,让我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让我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团结奋进,不怕牺牲、勇于担当,更是成为了我为人处世的准则。顽强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团队精神,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早已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气质早已融入我的骨髓,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会带着这份来自军旅的馈赠,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负重前行,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永远在心底熠熠生辉,成为我搏风打浪的力量源泉。
2025年1月29日
百度图片 在此致谢

刘联盟,1970年12月入伍,铁二师六团卫生队卫生兵。1976年退役后,一直在医疗战线工作。喜欢文艺,喜欢写作,有作品在新媒体平台发表。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