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阅读《追风筝的人》的几点感受认识
陶玉山

这是一个既悲惨又感人、情节跌宕起伏的、关于背叛、悔恨和救赎的故事,它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灵魂的拷问和颤动。人这一生终究在追求什么?相信阅读完《追风筝的人》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书中最令人难忘的句子,它贯穿了整本书的故事,也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深刻矛盾与救赎之路。充分说明了良知是做人的底线,人品则是处世的原则。“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简单却包含浓郁深情的话是哈桑对主人阿米尔无条件的忠诚与深厚情感的极致表达,更是一份沉重的誓言,沉重到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被深深打动,感染。每当想起这句话,就会想起忠诚与友谊;想起说出这句话的对朋友忠诚、坦荡,一颗心纯粹、善良的哈桑和他的那些让人揪心、难以释怀的经历,脑海里都是哈桑的影子,挥之不去;心里五味杂陈,总会涌起复杂的情感,甚至不知不觉中常常会泪流满面。那些由放风筝引起的关于生命、关于背叛、关于救赎的课题,让人不得不自觉地去思考、反省、去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性。《追风筝的人》不仅是一个关于阿富汗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人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人性的善与恶,很多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作者以温暖细腻的文笔勾勒出了人性的本质,使得我们在阅读中能够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往事并没有忘记,只是暂时沉寂于记忆的一角。这部小说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用细腻入微、感情颇深的动人语言娓娓道来,轻笔淡描,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感动与释怀。它以风筝为线索,探讨了人性、爱、背叛与救赎等主题。风筝象征着友情、爱情和亲情,也代表着正义、忠诚和善良。人生之贵,贵在修善。只有真诚对待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本书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你做错了,也许有机会改正;而有些人,你辜负了,就会用一生来赎罪。
小说的核心是阿米尔和哈桑这对主仆关系的男孩之间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身份的不对等。阿米尔赢得了风筝比赛,却输掉了与哈桑的友情与尊重,并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最令人痛彻心扉的是,主人公阿米尔从小到大的内心挣扎以及他对过去的错误无法释怀。这不只是阿米尔的问题,也是我们许多人在人生旅途中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不能不承认,原生家庭,是影响一生的隐形之手。本书的故事,深挖原生家庭、成长创伤与和解的心理学意义,让我们看到了如何才能真正面对内心的伤口,走向治愈与平和。书中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感叹到人生最痛苦的事往往不是我不可以,而是“我本可以”……
阿米尔目睹哈桑被欺凌却不敢出手相救的场景,无疑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情节之一。这个事件是阿米尔一生难以接受、摆脱不了的梦魇,他不能原谅自己当时的懦弱,甚至为了逃避内心的痛苦,他选择了远离哈桑,试图以此将这段记忆抹去。事实证明,往事会自己爬上来。这些记忆不但难以忘记,不能抹去,还会不断地被触发,唤醒,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反应,让自己深陷内疚与自责的困境……
阿米尔的故事启示我们:过去的错误不可避免,但未来始终在我们手中。通过接受自己,采取行动,修复关系,我们不仅能够治愈内心的伤口,还能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意义。这条路或许很难、漫长,但每一步都是走向光明的旅程。
阅读完全书,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深刻感受到了善良的人总是容易受伤。人性永远经不起试探,它会比你想象中的更可怕。自私是人性最大的劣根。小说用生动细致的情节和深刻入微的文字语言充分展示了人性的脆弱与虚伪、痛苦与救赎,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反思自己的内心。从而认识到了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更伤人心。人可以欺人,但不可以自欺。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他愿意。让人由衷感到,有时候,一个细节就可以改变历史。尽量少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后悔,永远应该抬头挺胸往前看。愧疚是心灵的枷锁和束缚,而善行则是冲破束缚、解除枷锁的钥匙。解除心病的良药,不是道歉,也不是自责,而是救赎。真正的救赎,不仅在于拯救他人的灵魂,更在于唤醒自己的良知,通过善行来解除自己内心的愧疚不安则是最好的选择。确切地说,救赎别人,更是救赎自己。面对深深的愧疚,找到一条将愧疚变为善行的路,就是最好的救赎之路。在人性救赎中,追寻那失落的“风筝”。不谈从前,不说如果,只希望一切天随我愿。正如古人所言:心病还须心药医。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为它,千千万万遍,不留遗憾。因为风筝的尽头,是我们灵魂的归宿和希望。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当代作家冯骥才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就的书更难。”人性最大的缺陷不是善变,而是固守。很多人宁愿守着一个错误的选择到死,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经判断错误。这本书用铁铮铮的事实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中,都会有一个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而人的一生中,最难的事就是面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想不开的人。所以说,有时候,我们追风筝的过程,比得到风筝还重要。人生最大的愧疚莫过于当你想要对曾经的他人说声道歉对不起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机会。就像有人对你好,你一定要倍加珍惜,因为人家可以不这样做。由此认识到,如果在你的生命中有过这样的人,一定要让自己配得上这份拥有,才不枉费别人的付出。人生匆忙,眨眼过日。也就是说,无需改天,不用下次,不必以后,马上回报。学会珍惜,别让自己的生活在悔恨、遗憾和无尽的自责中度过……
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经历:在阅读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触动心灵、震撼灵魂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书的文笔,或清新脱俗,或犀利深刻,或温婉可人,或磅礴大气……每一种风格都让我们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阅读的时候,就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步步深入其中,读完后留下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无疑,《追风筝的人》就是这样的一本震撼心灵、不可多得的好书。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