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说拜年》
华侬农
2025/1/31/晚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载、最具分量的传统节日,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阖家团圆的年夜饭桌前,欢声笑语不断;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映红了人们的笑脸;家门之上,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承载着对来年的美好期许;还有那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舞龙舞狮、逛庙会,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彰显着这个古老节日独特的魅力。
而拜年,无疑是春节这场全民欢庆盛宴中最为关键、最具温情的环节。当大年初一的晨曦微露,拜年的序幕便徐徐拉开。邻里之间,碰面时那一声真诚质朴的“新年好”,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即便是相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一通电话、一个视频,也能跨越山海,将温暖的祝福送达心间。这看似简单的拜年之举,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源自先辈们代代相传的礼仪传统,承载着我们对长辈的敬重与感恩、对平辈的友爱与互助、对晚辈的关怀与期许。就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穿梭在岁月长河中,将人与人紧密相连,让亲情愈发醇厚,友情历久弥坚,也使得春节这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新春之际,亲朋好友饱含热忱的声声祝福、电视荧幕中传来的亲切问候、电台主播情真意切的祈愿,还有手机视频里跨越时空的隔空祝愿,如同春日里的缕缕暖阳、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点点,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填得满满当当。这其中,拜年更是发挥着独特的凝聚力,把大家的心紧紧拢在了一起。
我按着传统的习俗,在这蛇年新春,满怀喜悦地向亲朋好友送上真挚祝福拜年。待热闹的氛围渐渐消散,心中却依旧被拜年带来的温暖萦绕。静心思索,身为华夏子孙,在尽情享受传统节日给予的欢乐祥和之时,又怎能忘却那些为我们默默付出的群体?一番斟酌后,十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群体浮现眼前:祖国、人民、父母、老师、医生、农民、工人、媒体工作者、街道工作者和战士。我最应该用真情为他们拜大年。
祖国,那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广袤大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依托。她用辽阔的疆土为我们提供栖息之所,用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滋养我们的心灵,赋予我们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的底气与自信;人民,是来自各行各业、普普通通却又了不起的劳动者,他们凭借勤劳的双手与无穷的智慧,齐心协力构筑起社会繁荣昌盛的大厦,是民族复兴伟业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石;父母,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用无私的爱为我们遮风挡雨,陪伴我们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一路呵护我们茁壮成长;老师,宛如明灯照亮我们求知的漫漫征途,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言传身教培育我们的品德与修养;医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挺身而出,白衣执甲,日夜坚守,为守护大众的健康竭尽全力;农民,春种秋收,面朝黄土背朝天,滴滴汗水洒落田间,换来的是仓廪充实、五谷丰登;工人,凭借作风纪律与技艺,在工厂车间里挥汗如雨,打造出一件件优质产品,为国家发展无私奉献;媒体工作者,秉持正义之笔、扛着真实之镜,穿梭于世间万象,将真相和正能量传递给大众;街道工作者,默默扎根社区,事无巨细、不辞辛劳,只为维系一方和谐安宁;战士,以热血与忠诚,在边疆哨所、保家卫国的战场上书写壮丽篇章,捍卫国家主权与人民的安全。
有感于这份真切深沉的敬意,在过年的这几天,我写下十篇短文。虽深知文笔有限,难以将内心尊崇与感激之情酣畅地写出来,但这确是我朴素而真挚的心意表造。此刻,我将这些短文汇报给大家,恳请帮我修改完善。期望借大家之力,让这份敬意与感恩之情,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绵绵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