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玉树琼花为他送行
作者 郭高峰

2024年冬,已过大寒了,还未见一星雪雨,空气干燥得划根火柴就能点燃。大地焦渴难耐,可老天爷始终板着一张干冷的脸,无情地摩擦着人们的殷殷期盼!
2025年元月22日晚,病了一年之久的舅舅走了。舅舅叫昌盛,昌是昌盛的昌,盛是昌盛的盛,人如其名,因此他昌盛了一辈子。按照村里的规矩,停灵四天,25日下葬,估计这是舅舅最后一次昌盛了。
24日夜里,小雨转雨夹雪,继而雪花飞舞,纷纷扬扬。25日中午达到大雪量级,漫天琼花,送舅舅的灵柩出村。
舅舅是村里的名人。大眼睛,方脸盘,相貌堂堂,与人亲和。三十浪荡岁开始,舅舅被推举为我们南半村的红白喜事理事。遇五一、国庆,特别是春节前后,常常一事接一事,舅舅理了东家理西家,整天屁股不着炕沿。这个大理事,舅舅一当就是一辈子,这是乡邻对他人品和能力的认可,也是舅舅为乡邻无私奉献的彰显。去年五月,我婆婆寿终正寝,没敢惊动病重的舅舅,他得知后颇有微词,嫌没请他担纲料理。这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么?敬业精神,日月可鉴。
舅舅病了一年多,我们数次探望。没等安慰他,他却说:我今年七十八岁了,比父辈都长寿,活得够赚。他还说,两个儿子和媳妇都很好,不能要求孩子十全十美,这个九成好,那个九成好,加在一起就比十二成好还好,我和你舅妈有福气。
舅妈三十岁时,下肢瘫痪了,这与舅舅风流倜傥有关。这里的风流倜傥和拈花惹草意思差不多,不是褒义词。此后,舅舅也曾和舅妈闹过别扭,被两个渐成樯杆的儿子兵谏了两次。七分本性善良加上三分惧儿情愫,舅舅回归本真了,和舅妈不离不弃,四十余年相依相伴。在送走舅妈十五天后,舅舅也撒手人寰了。舅妈舅舅,做了梁祝。

偶然,我从邻家孩子的抖音上看到了他的温馨回忆。小时候,他和舅舅的两个孩子闹意见,互相不搭理。舅舅觉察后,把几个孩子叫到一起,告诉他们:从小玩大的伙伴不多,要珍惜,要友爱,要和睦,才是好朋友。看着他们拉着手儿一起玩去了,脸上方露出了笑容。舅舅慈善,可见一斑。
舅舅家和我婆婆家相邻,去年我在村里照顾婆婆,经常看到一伙人用老年代步车拉着舅舅出村。隔窗一问,回答是“去高村吃早点”。乖乖,二十多里地,巴巴的去吃一顿早点,牛。隔天又遇上另外一伙人,回答是“去大闫吃羊肉泡”。心下感慨,舅舅这帮哥们够铁。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年龄越大,认知越深。世上很多事情好像是巧合,其实都是因果报应。有句话说得好,你只管善良,福报在前方等你。
我的朋友贾鹏翼在《终于下雪了》一诗结尾处,用一句“久违的相逢,甜透了我的心”倾诉心声。我相信今冬这玉树琼花的飞雪,是舅舅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美好。
2025年1月30日写于北薛村
图片由作者拍摄

郭高峰,1957年生,山西万荣人。中共党员。北师大中文专业。健康教育主管医师,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退休干部。北京市宣武区作协第一届理事。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