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写窗外的树
文/王大奇
因为住在楼上,从窗中往外望去,楼外的树与我处于平视的近距离关系,看到的都是树冦部分,这与在平地见到的一棵棵树干截然不同。树枝间常会看到些小鸟跳来跳去,有麻雀 、有喜鹊,还有一种灰色的不知名鸟儿,有人 管牠们叫野鸽子 。
突然想起刚从部队复员时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 ,一日在体育组见到一只汽枪,顺手拿起瞄向窗外 ,见数十米外 一只麻雀停留在树枝间,便对周围的老师们笑谈 ,我一枪便可将其击落,大家都说我吹牛 ,知道我是复员军人,并不知我还是全连的射击冠军 。我平复一下气息 ,瞄准目标扣动了板机,随着枪响 那只麻雀便垂直落地 。如今再想起此事,愧疚之心油然而生,现在麻雀早已不属四害,而被列入被保护之列。再观现在窗外枝干上边跳跃边呜唱的 小鸟 ,多么欢快, 多么活泼 ,给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情趣 。
四季更迭,窗外的树木也在呈现着不同的景 色,当春天时,还记得小学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做《春姑娘来了》 ,说春姑娘走到田野, 春姑娘走到山岗……如今春姑娘也来到了窗外的树 间,随着枝条在变软与变绿,一个个新芽也在悄悄出头,在春风的吹拂下,树枝在婀娜的摇摆,好似春姑娘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最先映入眼帘的应该是迎春 花,鲜亮的柠黄色格外醒目,随后相继出现了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夏天是绿色的世界,从窗外的树望过去,整个的小区完全被树所包裹,再加上绿色的草 坪,其间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宛如一座大花园 。近几年,许多公园相继拆掉围墙,使公园与住宅区相连一片,真分不清是住在花园中还是花园融进了小区。
有春夏便有秋冬,一叶而知秋,当窗外的树上向你的窗台上投已发黄、变红的零散树叶时,便告诉你秋天到了。那年河北区工人俱乐部 组识大家去北京西山写生 ,刚登上西山便立即被一片红色所包围 ,红色的枫叶遍布满山,连脚下的路 上都撒满了红 叶,一路走过,甚至不忍将脚踏上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很喜欢秋天的色彩,画画的人说墨分五色,有浓淡干湿 之分,要我说红应分十色,姹紫嫣红数不胜数。秋天更是收获的季节,是一年来辛劳的馈报。
冬天树叶都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 枝干,记得青年时代去拜访孙其峰老师,见孙老在桌上的花瓶中插了几个干树枝,不禁好奇,孙老讲在作画中如将其姿态描绘到纸上会非常生动。此时再仔细打量枝干,确实发现了其中的美,有的枝干挺拔如剑,彰显着不屈与坚韧的力量之美,有的几枝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却井然有序,呈现出一种组合之美。
昨日天津下了雪,窗外的技干上落了雪花,厚厚的雪给树技都镶上了银边儿 ,分外好看。这场雪也带着一份厚礼,那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到来,真正是瑞雪兆丰年。感恩生活,感谢窗外的树,你总是把四季不同的美首先展现在窗前。你就是美的使者,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厚礼。
王大奇,1943年生,天津市人。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室内装饰专业及天津市教育学院中文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首届专委会委员 ,中国民盟天津画院艺术顾问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剪纸艺委会副会长,天津市三源文化艺术院副院长,天津市南开画院画家。擅长中国水墨人物 画、油画、版画、剪纸及烙画等艺术。先后在天津日报、今晚报、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 、文汇报、中国教育报及中国建设、中国妇女等报刊杂志 发表美术作品数百篇。中国教育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中央书画频道都曾介绍过其艺术成就 、个人专访 及专题讲 座。曾被天津电视台邀请作为嘉宾参加天津春晚 。90年代曾应邀陪同时任市长去香港访问并做艺术表演 。其戏剧国画人物 曾在今晚报特设专栏中连续发表长达一年的作品 。曾与冯骥才等作家在市图书大厦参加 作品签售活动。曾被海南省文旅厅邀请 作为海南省艺术节评委 参加艺术节活动 并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水墨人物画展 。
撰稿:王大奇
责编:王大奇、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工作室王广杰
微刊推广: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推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