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娘家人”:天重厂的温暖羁绊
悠悠六载,我精心经营着《五子天地》公众号,随之举办的数次活动,都在时光长河中泛起不小的涟漪,颇具影响力。每当回首往昔,那些精彩瞬间里,总有一群人默默支持,为我撑起场面,他们就是我心心念念的“娘家人”。尽管我告别天重厂已近三十载,可那份源自心底的亲切感,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岁月的沉淀愈发醇厚,那是一种镌刻在灵魂深处、任时光如何流转都无法磨灭的温暖与眷恋。
三十年前,一次市级“三好生”评选,让我这个做父亲的忧心忡忡。本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可体育考核这一硬指标,却成了女儿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她在体育方面并不出众。而我,对体育锻炼一窍不通,偏偏这市级“三好生”的体能考核又必须达标。在这焦头烂额之际,我想到了刘景盛老师。在天重厂共事时,我就深知他为人豪爽,真诚热情。后来,他虽离开了天重厂,投身教育领域,但我们的情谊从未因距离而疏远。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女儿体育这块“短板”的情况告诉了他,景胜二话不说,拍着胸脯许下承诺:“你放心交给我!” 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瞬间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满心的焦虑被他的信任与担当一扫而空。此后,无论风雨,景胜每日都带着女儿进行长跑训练。虽说训练时间有限,可他毕竟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指导,办法层出不穷。最终,在景胜的悉心教导下,女儿成功跨越了这道难关,顺利通过了市级“三好生”的体能考核。这份恩情,我将永远铭记,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五子天地》两周年庆典,我满怀期待地邀请了天重厂的老同事、老领导,希望他们能来为活动增添光彩。厂长助理王锡平,即便已离开天重多年,接到通知后,依然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事务,准时赴约。他的到来,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重视。肖祝新局长,从领导岗位退下多年,还特意找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天重厂报》赠予我。接过这份珍贵礼物的那一刻,激动的情绪如决堤的洪水,让我一时语塞,难以言表。他们的捧场与站台,让我深深体会到天重厂情谊的厚重,真可谓比天大、比海深。那时的我,不过是天重厂的一名煤炭催发员,而来宾大多是局级、处级领导,他们的到来,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与鼓励,让我在前行的道路上更有力量。几年后,子龙师傅饱含深情地谈及天重厂原乡的文化,那一刻,我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原来天重人的原乡文化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天重人的心底,坚不可摧,无可替代。
2024年,我的新书签售仪式上,热闹非凡。出版社、作协的领导以及与会人员,谈及会场的热烈场景,都不约而同地赞叹:“你们天重人真有情有义!” 看着台下三十多位熟悉的面孔,那些天重厂的老同事,我的眼眶瞬间湿润,泪水夺眶而出。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38年前,那一年,我遭遇了人生的低谷。先是被科长免去库长职务,紧接着成人高考成绩又连续三次不尽人意,精神压力如泰山压顶。长期饮食不规律,让我的身体亮起了红灯,阑尾穿孔住进医院,还高烧不退。彼时的我,情绪低落到了极点,觉得自己多年的兢兢业业付诸东流,未得到领导认可,科里同事也鲜有人安慰。然而,就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温暖悄然降临。全科一百五十多人,竟有一百三十多人来到医院探望我。那一刻,我将头深深埋进被子里,泪水肆意流淌,泣不成声。我深深明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己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我在心底暗暗发誓,出院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工作,报答这份厚爱。出院不久,王兆振厂长便委以我煤炭催发的重任。面对重重困难,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四处奔走,想尽办法打通各个环节,确保厂里煤炭的供应万无一失。后来,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负责天重厂煤炭催发工作的日子里,即便天重厂资金紧张,我也从未让煤炭供应出现过一天的延误,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2024年中秋节,我们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与天重艺术团欢聚一堂,共同欢庆佳节。刘景盛老师登台演唱那首经典的《大吊车》,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将大家拉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大胡子激情澎湃地演唱《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声雄浑有力,让全场气氛瞬间达到高潮,一片沸腾。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我心中满是骄傲与自豪。我的“娘家人”如此给力,怎能不让我动容?天重厂,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那里的人,永远是我最亲的“娘家人”。这份情谊,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的人生旅程,我定会永远珍惜,让这份温暖在岁月中延续。
撰稿:王广杰
责编:贾旭、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王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