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问题刍议(随笔)
文/毋东汉

新年伊始,到了搞规划订计划做谋划的时候了。事总是靠人来干的,而且要靠多数人来干,大家拾柴火焰高嘛!可是有些人不这样认为,他说人多意见难统一,不如我一锤定音。对不对呢?显然不对。他忘了“集思广益”的成语,忘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古训,听不得反对意见,往往把事情办不好。正如人的手掌,四个指头向左,一个指头偏右,才能攥紧拳头牢牢握住东西。说到这里,我想起“干部年轻化”议题,说说我的看法。
1958年大跃进时,有人提出庄稼的密植问题,纠正过去“稀谷浪荡稻”“包谷地里能卧牛”的错误,保证全苗,才能丰收。于是,在稻地实行拉线插秧,稻秧撮数翻倍,为亩产翻倍打好了基础。玉米实行宽行距、紧株距的密植方法,不但增加了株数,还便于浇灌,又为丰收打好了基础。但后来,个别领导干部脑子发热,一味强调密植,“越密越好”成为行政命令。“真理向前跨一步就是谬论”。结果,为了落实上级指标,“越密越好”,密不透风,拿风箱在地头鼓风。甚至把几亩地玉米拔来栽一亩地里以求达标,欺哄上级。竟然让四个孩子(后来换成大人)站在稻梢上照相,登在报上。开国领袖看了警告:小心跌下来!现在,我们提倡“干部年轻化”,但不能一味地“干部年轻化”,否则会犯类似不“合理密植”的低级错误。
实行分田到户以后,农村团支部涣散以至消失,民兵连涣散以至消失,妇联只在计划生育方面发挥作用,其它功能退化。这样,年轻人自己教育自己的组织,经受锻炼的机构,政治信仰的培养渠道缺失了。许多人到了竞选支书村长时,才想起自己还不是共产党员,于是,寻情钻眼,走后门,拉美系,突击入党。须知人的信仰不可以速成,从少先队员超龄以后直接申请入党,越过了共青团这个台阶。共产主义信仰没有牢固形成,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袭击,容易失足踏空,其腐败结局难以避免。
年轻人思想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勇敢,果断,“初生牛犊不怕虎”。做事灵活,容易掌握电脑手机,办事效率高。缺点是:对近现代历史的界定和延续历程模糊不清,容易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当。不知道历史经验教训,容易犯方向路线性错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没有固定化,容易动摇,走上斜路。
克服这种错误倾向的办法是,在党支部、村委会內部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制度。把年轻人的创新、中年人的定力、老年人的经验结合起来。使领导班子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求稳图快致远。革命前辈蒲忠智同志当年接受我采访时说过:培养、选拔和要求干部,要有原则性和灵活性两方面素质。灵活性如车轮的“圆”,原则性如车轮的“方”。“太方了不滾,太圆了不稳”。
一味地要求干部年轻化,排除中老年干部的实际参与,容易造成“提门扫地挂望子,自拿主意打浆子”的一言堂。犹如蒙蔽双眼、堵塞耳朵、束缚手脚……寸步难行。勉强开步,势必摔跤。老中青三结合则是“兼听则明”,耳聪目明,左右逢源,势如破竹,困难迎刃而解。
年轻干部应当是涌现、选拔、考验、锻炼、培养出来的,不应当是从戸口册上看年龄,从父母表现猜度其品质,从本人说话估计其作为。然后缴纳培训费,经过四十天培训,填个表就确定下来的。
我再强调一遍,共产主义信仰是不可能速成的。战争年代是血火考验锻炼成长的。和平年代的信仰,是在汗水和金銭,甚至美女和地位面前,检验出来的。官员们在金钱美女面前被糖衣炮弹击垮,不完全是他们的错,是初心使命教育的缺失。思想武装比军服武装更重要。这是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群众的监督不能缺失。历史的经验教训,应该是一面镜子。老年人则是活的历史教科书,不能不读。
2025-1-24-于樵仙居。

毋东汉,又名毋晓阳,自号太乙山人,笔名育圃,1943年生,陕西长安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儿童文学作家。曾任县政协八、九、十届委员及其文史教卫体委员会委员,现任长安区关工委委员、王莽街道关工委专职副主任、王莽街道关工委终南文学社名誉社长。书房斋号:樵仙居(高智题)。座右铭:“抒人民之情”(贺敬之题)、“达观”(陈忠实题)。
从1964年至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近万篇 (部、首),结集为《风雨灯》《育圃寓言》《樵仙居诗草》《樵仙居文稿》《同窗俊友》《樵仙居碎戏》《育圃儿歌》《育圃童话》《育圃童谣》《樵仙居综艺》《作文教学刍议》《育圃拾英》《天池寺与二龙塔》《晚霞放歌》等,连同长篇小说《怪灵外传》《热土情焰》《学稼苦趣》均已出版。长篇小说《秋枫情殇》即将付梓。案头有《文学花蕊》《樵仙居暮歌》等正在编校。主编、参编,与人合著不计,获奖从略。
现为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杂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安区作家协会会员、长安区政协资深文史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画乡诗社《长安诗文》公众平台艺术指导等。(详情百度易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