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道德并驱,国学共文明齐飞
宋向辉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活。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诸多令人忧心的景象:生物技术的不当应用引发伦理争议,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信息泄露与虚假传播,人工智能的兴起引发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这一系列现象警示着我们,科技的高度发展若没有与之匹配的伦理道德作为基石,必将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灾难的阴霾。
“厚德载物”,这古老而深邃的智慧,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在今日依旧振聋发聩。德,是承载万物的大地,是护佑人类的屏障。只有当道德修养与科技发展并驾齐驱,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如磐石。否则,人类就如同单腿走路的行者,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崎岖道路上,每一步都充满了失衡摔倒的危险,甚至可能坠入无尽的深渊。
观今之世,太多人陷入了唯利是图的泥沼。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地追逐利益,将道德良知弃如敝履。损人利己者有之,无恶不作之人亦不乏其例。这种道德的沦丧,就像一场无形的瘟疫,侵蚀着社会的肌体,使人们之间的信任土崩瓦解,让社会的和谐美好成为泡影。在这样的环境下,科技不仅无法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助力,反而可能成为助纣为虐的凶器。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古老的智慧名言,深刻地揭示了道德如同大地般承载万物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恰似高悬于天际的璀璨星辰,为人类的进步指引方向;而伦理道德则是坚实的大地,为科技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当二者并驾齐驱,人类文明才能向着光明的大同世界稳步迈进。若失去道德的约束,科技这匹脱缰的野马将肆意狂奔,给人类带来无尽的危险与灾难,这就如同一条腿走路,摔跤与跌倒难以避免,甚至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环视当下社会,物质文明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然而,部分人的精神世界却愈发荒芜。太多人被利益的恶魔蒙蔽双眼,唯利是图,为谋取私利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之事时有发生,欺诈、暴力、环境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道德的缺失,就像隐藏在繁荣背后的毒瘤,侵蚀着社会的根基,破坏着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
在这危机四伏的当下,国学传统文化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道德教诲,它教导我们 “正心、正念、正言、正行”,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仁爱、礼义、诚信。当我们沉浸在国学文化的滋养中,内心将受到涤荡,道德观念得以重塑,行为准则得以明确。学习国学,能够让我们在纷扰的尘世中坚守内心的本真,以善良和正义对待他人与世界。
倘若全民都能投身于国学传统文化的学习,社会将会涌起一股强大的正能量。人们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行为更加文明,社会秩序更加和谐。每个人都心怀道德的准则,用善意和责任对待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让科技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如此这般,人类便能摆脱当前面临的种种困境,才能不走向灭亡,向着文明世界大步迈进。
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中华元素阴阳文化,实乃一件功德无量之举。它是我们重塑道德根基的关键,是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有力支撑。让我们携手共进,让国学的光辉照亮每一个角落,使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在和谐共生中,共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文明的未来。
沁园春·贺春泥周易研究院正式成立
瑞彩盈空,盛典开业,万众聚观。
正揭牌之际,华光熠熠;祥风霞起,礼炮云天。
周易渊深,千年承继,元素阴阳藏太玄。
期明日,共贤才携手,再谱新篇。
春泥喜结良缘。引众志、同将宏业传。
看八方助力,心倾一处;群英献策,意满长川。
国粹弘扬,明珠灿烂,智慧昭昭耀宇寰。
齐翘首,盼辉煌再铸,名动尘间 。
作者简介:宋向辉,笔名宋祥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硕士,春泥国学院总策划、高级讲师,春泥诗社副社长兼莱西分社社长,莱西市作协副秘书长。
有诗集三部曲《诗韵心语》《诗语人生》《诗林寻梦》。第十一届诗歌春晚“2024年度优秀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