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我记忆中的王本常老师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大多数人到了花甲之年,就喜欢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我也不例外。最近看网络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不由我打开了自己尘封的记忆,想起了小学时候的王本常老师讲给我们的抗美援朝故事《激战无名川》。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的一件事,到现在历历在目……
上小学的时候,半工(农)半读,这是一段很特别、很快乐、很难忘的时光,因为它铭刻着深深的毛泽东时代烙印。1974年秋季,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印象里每年在秋季这段时间,我们学生和老师都是半工(农)半读的,每天下午不上课,要么集体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比如到油菜地间苗、到棉花地拾棉花,有时候夏天到生产小队打麦场上人工脚踩收获回来的油菜杆、给生产小队沼气池加水等等都是我们小学师生的事情),要么完成学校里布置的劳动任务。
那时候,还是南阳人民公社时代,农村不叫村,叫大队。强家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治凯、副书记曹文英、大队长李百让、妇女主任王金凤、会计强书智(后来任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营长王世忠。大队下辖八个生产小队,从南到北以此为: 强南沟生产小队、强南生产小队、强西生产小队、下赵生产小队、上赵生产小队、成家庄生产小队、杨铁杨东生产小队、杨铁杨西生产小队。
强南生产小队队长强守信,副队长王宗德、强虎成、强巨祥、强万里,妇女队长张米过,生产小组组长王宗良。
那时候上午学生上课,下午便是劳动。1974年秋天的一天下午,又是我们强家小学师生半天劳动时间,按照大队和学校安排,轮到我们三年级参加劳动,由算术(现在叫数学)王本常老师带领学生到位于学校东侧的强南生产小队棉花地拾棉花。自己现在闭上眼睛,当年拾棉花的情景就会重现……
当年王老师带领我们三年级学生一起拾棉花的同学有:强学军、强省录、王少军、王海林等,大家从东到西一字排开,由北到南一人一行拾棉花,不光要手快,还要心细如发,要把粘在雪白棉花上的碎叶片摘干净,否则棉花看起来就非常脏。现在想起来,更多的是童年快乐的时光。
秋天的田野,到处是丰收的景象,茫茫齐腰高的棉花地,望不到头,深绿色的叶片下面绽放着一朵朵耀眼的白棉花朵,裂着嘴乐着,“银光点染兆年丰,万顷星摇似雪融。”同学们们腰里系着一个大围兜,一会儿低着头,一会儿弯着腰,一手抓棉花枝,一手薅棉花,一垄下来,围兜里塞满了雪白的棉花,身上、头发上沾满了细碎的棉叶,手背上、脸上也刻上了棉枝划过的伤痕。王老师和同学们全然不顾这些,来到地头上,把围兜里的棉花倒入大背篓,再下地拾棉花,新的一轮又开始了,我们就这样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劳动兴趣和积极性,王老师给我们讲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激战无名川》。《激战无名川》的作者是郑直。这部作品是一部革命战斗故事书籍,首次出版于197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部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某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抢修铁路,保障战争胜利的长篇小说。小说取材于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胆识与敌人斗智斗勇,创造“打不烂,炸不断钢铁运输线”的真实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时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
小说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护重要的运输线——无名川,与敌人展开的激烈战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小说描述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试图切断我军后勤保障的生命线。在师党委的领导下,九连连长郭铁率领全连战士,在朝鲜人民的支援下,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英勇地抢修大桥。他们不仅面对敌机的轰炸,还要应对敌方特务的破坏活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士们展现了极高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最终成功修复了大桥,保证了运输线的畅通。
小说不仅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我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也深刻体现了中朝两国人民团结、友谊的国际主义精神,小说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
听着革命战斗故事,我和同学们的干劲十足,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拾棉花的劳动任务。
那时候我们三年级是复式班,右边是二年级。教室在操场西南角,出教室后门就是操场,出教室前门就是老师宿舍兼办公室,在老师宿舍正前方就是排球场。排球场东边是预制板制作的兵乓球案子。兵乓球案子东边又是一排房子,南边和北边各是一个教室,居中就是王老师和赵建中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
王老师给我们三年级学生上完算术课,布置我们做作业的时候,就给二年级学生上算术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王老师夫妇育有二子一女,二个儿子当年学习成绩都很好,先后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成家立业。女儿漂亮,家庭幸福!可谓人生赢家!
王老师为人和善,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同事和学生,和我父亲同事了几十年,不仅是同事也是挚友。后来父亲从强家小学调到其他学校工作和王老师分开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往来一直没有中断。
2003 年父亲光荣退休,2005 年王老师光荣退休(1945 年出生,比我父亲小两岁)。后来到了 2008 年 5 月份以后父亲因高血压身体不好,王老师经常来家里看望,说说话,唠唠家常。
平常节假日我从宝鸡回家看望父母,几次都遇到和父亲说话的王老师。2015 年 7 月父亲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王本常老师和同事强志祥伯父 、强金奇老师等到家里吊唁,来表达几十年的同事之情和革命友谊。
后来多年,我每年几次回家看望母亲,都能在村子里见到王老师并问候,他身体状态很好。
没有想到疫情严重的2022 年 4 月 11 日王老师因突发急病,经多方抢救无效,撒手人寰,享年七十八岁。当时因疫情严重、防控严格未能成行,学生没能为王老师送最后一程而悲伤遗憾不已!默默定下决心,将来有机会要参加王老师的三周年纪念活动!
最后是 2022 年 4 月 11 日惊悉王老师不幸去世后发在强家乡党微信群里的悼念词:
沉痛悼念王本常老师
惊悉王老师不幸去世,
心中无限悲痛,深表哀悼!
再也听不见王老师那温馨的叮咛,
再也看不见王老师那亲切的身影。
任凭那伤心的泪眼盈盈,
任凭那思念的心绪飘零。
斯人已乘黄鹤去,
只余白云空悠悠。
音容笑貌今犹在,
暖语唠叨难再聆。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王本常老师的一个片段,他的事迹和故事还有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都成为难忘的记忆!
● 共2451 字2024年7月10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