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登上蓬莱阁
——我们在山东旅游(9)
文/刘玉伟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迎宾路7号蓬莱水城景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其它三座名楼分别是: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这四大名楼又和山西永济的鹳雀楼、江苏南京的阅江楼、陕西西安的鼓楼、云南昆明的大观楼、湖南长沙的天心阁、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并称为中国十大文化名楼。
我们那天中午,是在威海吃过中午饭后,才乘车来到蓬莱阁的。我们先是坐大帆船在南海上看海鸥,看整个蓬莱水城、看黄海与渤海交界处的风景,在船上我们也看到了地处丹崖山上的蓬莱阁。开船的都是当地人,他们一个劲地喊叫着,让大家买他们船上的火腿肠来喂海鸥。几块钱的火腿肠他们要二十块钱,还让大家用钱换他们的铜板(也许是铁板),在黄海与渤海的分界处,朝海里扔,说这样可以保佑家人健康幸福。我和老伴还老范两口,始终坐在那儿都没有理他们。海鸥也许是早就习惯了,去的时候它们成群结队地围着船飞上飞下,回来的时候却连一只海鸥都没有。
我们从船上下来,就急急忙忙地朝蓬莱阁走去,因为下午五点蓬莱阁就停止售票和进入了。只要你在五点前进去,在里面游览到天黑再出来都可以。蓬莱阁景区里面,在路的两边都摆有各种各样的菊花,十月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五彩斑斓的菊花让景区里香气四溢。
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历代屡加修茸,没有经过重建,至今仍保持着北宋原貌。蓬莱阁也因“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闻名四海。蓬莱十大景中有八景都在蓬莱阁,分别有:日出扶桑、晚潮新月、万斛珠玑、万里澄波、仙阁凌云、神仙显市、狮洞烟云和渔梁歌钓,另外两个景是:铜井金波和漏天滴润。因此,蓬莱阁自古就有“人间仙境”的美誉,世称“江北第一阁”。
我从小就知道蓬莱阁,也一直都很向往这个人间仙境的地方。我喜欢朗读,上中学时就经常被语文老师叫起来,朗读课文,文革开始后,我还是学校红卫兵广播站的负责人兼广播员。我那时就读过当代著名散文家,也是山东蓬莱人的杨朔的名篇《海市》和《蓬莱仙境》。
我那天登上蓬莱阁,在那美如仙境一般的景区里,又想到了这两篇散文中的句子,我至今依然很喜欢。如“天很蓝,蓝得像海,一无杂质。悠悠白云飘来,丝丝缕缕地绕在头顶,天幕犹如巨幅浮雕。”还有:“夜来落过一场小雨,一早晨,我带着凉爽的清气,坐车往一别二十多年的故乡蓬莱去。”我喜欢杨朔的散文,他的所有散文具有浓郁的诗意和情景交融的意境,风格含蓄婉丽,清新俊逸,有着其超人的独特风格。
除了杨朔,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异事》中对海市蜃楼的描写,更加深了我对蓬莱阁的喜爱和向往。他写到:“登州(今山东蓬莱)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宝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就是对蓬莱海市蜃楼景象最好的诠释。
我们走下蓬莱阁,沿着去时的路朝景区外面走着。这时夜幕即将来临,我又看了看景区四周的风景,又看了看我们一行人喜悦的样子,我又想到了杨朔《蓬莱仙境》中的描述:他的小外甥女吃完饭“借着天黑前的一点暗亮,又去埋头绣花。我一时觉得,故乡的人民在不同的劳动建设中,仿佛正在抽针引线,共同绣着一幅五色彩画。不对,其实全中国人民正用祖国的大地当素娟,精心密意,共同绣着一幅伟大的杰作。绣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人民千百年梦想着的蓬莱仙境。”
刘玉伟,2025年1月2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