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
——《暗店街》读后感
陶玉山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可以说是一个法国当代作家中语言独特、题材鲜明、个性突出的独一无二的作家。往往读上一页、甚至几行就可以断定是他的作品。而他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过去的岁月,描写“消失”的从前;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他用记忆的艺术再现了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其中,《暗店街》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战之后的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人侦探于特收留,获得了居依·罗朗这个新身份。八年后,于特退休之际,作为于特助理侦探的他决定揭开自己身份与经历之谜……这篇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述的独特风格、浓郁诗意的语言和扑朔迷离的情节为特色的小说,1978年甫一出版就风靡文坛,并斩获当年法国最负盛名的龚古尔文学奖,同时为他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如是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不可捉摸人类命运的记忆,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它通过讲述一个失忆男子寻找自己真实身份的故事,表达了多个深刻的道理。过去、现在,那些遗忘的人和事,以及被遗忘的自己,都是阅读《暗店街》所需要深刻思考的关键词。让人读后由衷觉得:我飘飘乎无所适,不过幽幽一身影。更会感到:没有过去的经历,我们无法理解自己和生活。所以,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
这不是一篇侦探小说,但其可读性一点不亚于一篇吸引力无穷的优秀侦探小说。
你翻开书页,成了一个失忆的人。故事从一场大雨开始。雨幕映衬着主人公孤独的背影,也奠定了这篇小说的基调,正如“暗店街”这三个字会引人无限遐想一样。“我什么也不是。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的一个淡淡的身影。我等着雨停下来,这场大雨是于特离开我时开始下的。”这是小说的开头,由此展开阅读,仿佛置身于夜色迷雾中面对影影绰绰的神秘、幽深的街道无所适从。作者以这样的文笔描绘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朦胧、梦幻、迷离、恍惚的世界,将二战后的欧洲,尤其是法国巴黎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浓缩其中,使得这个寻找自己过去的故事,对于我们读者来说自然多了几分吸引力和参与感。
莫迪亚诺借鉴侦探小说的模式,通过叙述者寻找自己身份的过程,构造了一个充满悬念和神秘感的故事框架。语言简洁流畅,优美稳健,同时富有寓意和幽默感。使得小说在表达深刻主题的同时,文学韵味也十分浓厚。小说采用片段式的叙述方式,不断地拼接过去的记忆碎片。而主人公居依·罗朗的身份认同无疑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他通过借助侦探所独有的大量资料、信息调查探寻自己的过去,逐渐发现了一些关于自己家族和身份的信息线索。但这些信息线索并不足以让他完全相信并确认肯定自己的身份。这种身份认同带来的困惑和追寻,反映了在自我认知上的困境和无奈。我是谁?寻找过去,又是寻找的什么?
“过去”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也许无法准确回答这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仅仅拥有“现在”的人的人生是破碎的、并不完整。与过去完全隔开,其痛苦和茫然无措的程度,更甚于将自己的生命缩短与被遗忘的过去相同的时间。确切地说,人的过去并不是一条清晰的线,而是被撕碎了的时间;每个人只拥有片断的记忆。当这些记忆失散,这个人的过去也就消失了。这揭示了记忆对于个人身份和存在的重要性。所以,当失忆者发现自己的过去一片空白时,便会萌发追寻过去的念头,为了找回自己的过去,在茫茫人海之中痴迷地四处寻找线索,而且矢志不移。因为我是我人生的主人,而非过客。
阅读这篇小说,可以充分尽情地体验到做侦探的快感和乐趣。作为侦探助理的主人公坐拥满满一书架的《社交人名录》和巴黎电话薄,信息渠道四通八达,侦查手段炉火纯青……我们阅读过程犹如玩推理游戏,可以全情参入其中,探究指出真相的线索究竟藏在何处;随着线索的不断搜集、整理,关联人物的不断浮出水面,我们读者对过去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等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我是谁?寻找过去,又是寻找什么?记忆的碎片化与人生不确定性,文献与记忆的不可靠性等贯穿始终,一切的谜团,都要等着阅读完小说才会得到解答。从而理解了没有过去的人,也许会有不完整的感觉。知过去,以明己身。正所谓:读史方知我是我。
尽管小说给人一种虚无空幻的感觉,但充满了情感冲突和人生边界的模糊。通过对战争年代生命的轻微展示,表达了对生命的关切和对人类存在的思考,深入探讨了人与自我、记忆与身份的关系。而主人公执着寻找过往的背影,也正显示了他渴望一个值得记忆的人生。毕竟我们只有一生这么长,要用力给人间留下些印象。
怀念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人们总是热衷于怀念。怀念过去,怀念记忆中的每一段美好时光。这种怀念的情感,有时候来自于对一个人的爱,也可能来自于对一段往事的追悔或铭记,或者仅仅是怀念过去的自己。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畅想和回味自己的过去——不管这过去是否掺加了自己的想象或虚构或想当然——这是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的能力。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有朝一日,在他的记忆中真得出现空白时,他所处的情境与所有的情感会是什么样子的?由此而言,作为一个务实的人,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珍惜现在,这才是最重要的。
“黄昏时分,一个小姑娘和母亲从海滩回家。她无缘无故地哭着,她不过想再玩一会儿。她走远了,她已经拐过街角。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失在夜色中吗?”这是小说的结尾。这最后一段描写,把人类写得很无助,写出了人的生命最软弱的时刻;写出了我们的生活;写出了生命最无力的一种状态。生命共同处在这样一种境地中,我们才可能去关心他们,我们才可能不去欺压,我们才可能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去帮助……
王小波生前非常喜欢、甚至推崇《暗店街》。他的中篇小说《万寿寺》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莫迪亚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并在小说中多次重复《暗店街》的一些场景,细节和故事内容。并且有自己独特的对这篇小说主题的分析议论:“我和莫迪亚诺的见解很不一样,他把记忆当作正面的东西,让主人公苦苦追寻它;我把记忆当成可厌的东西,像服苦药一样接受着,我的记忆尚未完全恢复,但我已经觉得很够了,恨不得忘掉一些。但如你所知,我和他在一点上是相同的,那就是认为丧失记忆是个重大的科目,而记忆本身,则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领域,是摆脱不了的。因为这个原故,我希望大家都读读《暗店街》,至于我的书,读不读由你……”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