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张雪娟这段文字饱含着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生活诗意的追寻,笔触间洋溢着独特的情怀。然而,仔细推敲,其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之处。
在立意方面,将文学创作的功效拔升至救赎灵魂的高度,虽能彰显文学非凡的意义与价值,却难免给人一种过于自负之感。毕竟,生活中诸多领域皆对灵魂的救赎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非文学创作所独有。此外,把备年货、大扫除等传统年俗与文学创作对立起来,片面地认为痴迷文学之人便超脱于这些日常事务之外,这种观点实在有失偏颇。要知道,年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浓郁的情感寄托,绝不能简单地以“没意思”一概而论。
在表达上,作者试图营造出强烈的感染力,可部分表述稍显堆砌与浮夸。例如“看气象万千,闻各类啼鸣,辨真假美丑,定各方乾坤”,此类语句读起来更像是空洞的口号,缺乏实际的内容支撑,难以引发读者深层的共鸣。而且,从“怎样才能于平淡无奇中发现不平凡”,突兀地过渡到“多听鸟儿鸣叫”“多与幼儿交谈”,中间缺乏必要的逻辑衔接,使得文章的连贯性大打折扣。
不可否认,作者对生活与文学的那份热忱着实令人赞赏,只是在观点的阐述与表达的逻辑性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期待在后续的创作中,作者能够更精准地表达思想,让文章在保持热情的同时,兼具深度与严谨。
编审:都市眼光
附张雪娟原文:对文学的热爱和生活的诗意
把没意思的东西写出有意思,在没意思中发现有意思,并能把这其中的感受用文字写出来,这就是码字爱好者的极大乐趣。临近年关,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备年货,大扫除,迎接新年。而我们这些痴迷文学的人却依然沉浸在文章中无法自拔。房子扫干净不几天又蒙尘,一篇有价值的诗文却能救赎无数灵魂。怎样才能于这平淡无奇中发现不平凡?需要一双慧眼,一颗敏感的心灵,哪怕七老八十,也要充满童趣,拥有别样的情怀。切忌麻木不仁,切忌愚腐顽固,多听鸟儿鸣叫,那是天籁之音,多与幼儿交谈,那是最纯真的乐声,看四季更替,仰望日月星辰,花开花落,雨落风吹,人活着就是一场旅行,人生就是一次体验,你准备好了吗?来到我的气场中,听我的心语,分享我的领悟。同处地球村,共处神州地,看气象万千,闻各类啼鸣,辨真假美丑,定各方乾坤,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