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诗,情谊永恒
——欣赏桑恒昌先生近作《新年赠友人》
孙祝田
• 新年赠友人
桑恒昌

何需一遍一遍地回忆
见到你立马就想起
三生有幸的缘分
把我们连在一起
我们从不图利于一己
只用心大把大把地握住友谊
考验并非都需要时间
相隔远近都不是距离
无论站在时间的哪里
结束又都是开始
时间无语却把这一切
留在它的流动里
不用审视你的掌纹
也了然你长路的崎岖
这双手既敢伸在阳光下
又敢握在风雨里
我们曾经用长了牙的脚
一步一步地啃过来
我们还将用脚上剩下的牙
一步一步地啃下去
也许我们比昨天衰老
但是肯定比明天年轻
既然没人见过明天的样子
就让我们永远年轻在今日
你说是吗?
我的知情知意的知己
你说是吗?
我的姊妹兄弟

桑恒昌先生的《新年赠友人》,以真挚的情感、深邃的哲思,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关于友情的动人画卷,彰显了思维全息创新有为理念,在短小的篇幅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诗开篇便以“何需一遍一遍地回忆,见到你立马就想起”直抒胸臆,点明友情的深刻与自然。“三生有幸的缘分,把我们连在一起”,将友情升华至命运的高度,强调缘分的珍贵与不可多得,这种开篇方式摒弃了委婉含蓄,直接切入主题,展现出对友情笃定的认知,瞬间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在对友情的阐述上,诗人表达出超脱功利的纯粹。“我们从不图利于一己,只用心大把大把地握住友谊”,这种对友情本质的精准提炼,体现了思维全息创新有为理念中对纯粹情感价值的重视。不被世俗利益裹挟,以真心相待,使友情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回归到精神的纯粹层面。“考验并非都需要时间,相隔远近都不是距离”,进一步突破传统认知,打破时间与空间对友情的限制,展现出对友情坚韧度的深刻理解,是对友情认知的创新表达。诗歌中间部分,诗人将友情置于时间的长河中审视。
“无论站在时间的哪里,结束又都是开始”,充满哲理地揭示出时间的连续性与循环性,暗示友情在时间流转中不断延续与发展。“时间无语却把这一切,留在它的流动里”,赋予时间以沉默而有力的见证者角色,表明友情在时间的洗礼下愈发珍贵,这种对时间与友情关系的独特思考,体现了思维的全息性,将宏观的时间概念与微观的友情情感紧密相连。 诗中对友人的描述生动且富有画面感。“不用审视你的掌纹,也了然你长路的崎岖”,通过对友人经历的感同身受,展现出深厚的相知。“这双手既敢伸在阳光下,又敢握在风雨里”,以手为意象,刻画友人勇敢面对生活的形象,也是对两人共同经历的隐喻,体现出友情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相互支持。
“我们曾经用长了牙的脚,一步一步地啃过来,我们还将用脚上剩下的牙,一步一步地啃下去”,运用独特的比喻,将艰难前行的过程具象化为“用长了牙的脚啃”,生动展现出两人过往经历的艰辛以及对未来的坚定决心,体现了有为的精神风貌。 结尾处,诗人以“也许我们比昨天衰老,但是肯定比明天年轻”这种充满辩证思维的表述,传达出珍惜当下的积极态度。“既然没人见过明天的样子,就让我们永远年轻在今日”,鼓励友人把握当下的友情,享受当下的美好,在新年的节点,为整首诗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新年赠友人》通过对友情纯粹性、时间性、经历共担以及当下态度等多维度的全息思考与创新表达,传递出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是一首情感真挚且富含哲理的佳作。
巜山东文学通史》称,桑恒昌的怀亲诗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他被誉为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山东诗坛第三代,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一代的领军人物。《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对山东文学六个门类重镇人物有这样的确定───
小说: 张炜、莫言;
报告文学:李存葆;
散文:山东籍王鼎钧;
诗歌:桑恒昌;
电影:张宏森;
电视:赵冬苓。
这就是现实的述说和历史的存留。

【诗评作者简介】
孙祝田,山东阳信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滨州作协会员。思维全息创新有为理念发起人,诗歌审美全息论者。著有论著《诗眼看天下》、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及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等。2023年上半年,论著于《作家报》连载。
(济南市退休语文高级教师 王炳强 组发)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