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晋英
又逢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七十多年没少念叨。眼前立马出现的是《彩楼记》的第三场,吕蒙正祭灶爷的形象,那么地令人感动,那么地令人难忘。没有地毯席当毡,没有祭品清水一碗,没有香烟芦柴一根,还请娘子登毡。真是穷乐观!娘子看他真寒酸。他却拍拍衣、抖抖肩、挺胸抬头言:“花落枝不败,人穷排场在”。一个穷文人的风骨凸显,使人精神振奋,龙腾虎跃劲势立现。绝非池中之物!
《彩楼记》是经典名剧、各剧种都曾上演。但我更喜欢家乡蒲剧《彩楼记》。第一次看彩楼记,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年万荣县剧团台柱子白香(丁桂兰)和银蛋(孙红兵)主演,无论是扮相、唱腔、还是做戏,都十分引人入胜。尤其是白香扮演的刘翠屏那真叫绝,无出其右者,享誉黄河金三角,盛演不衰。男演员都换了五六个,但女一号刘翠屏始终由她扮演。观众喜欢,换人不干,白香一演四十年,直到退休。以至人们传说万荣剧团没有戏,过来过去《彩楼记》。
可幸的是停演多年的《彩楼记》,今杏花奖戏剧调演又由万荣剧团年轻一代新秀重排上演.以回报众戏迷,看后直呼过瘾。《彩楼记》构思精巧、戏词精美。剧作家是大秀才,社会练达,文思缜密, 妙笔生华,戏中词文皆诗句般优美。《彩楼记》启幕便以对诗开场,出题对答皆以诗和唱,诗句就象喀秋莎火炮般集束发射,十分壮观!而整部戏唱段台词,都是诗韵悠长,精彩纷呈。
《彩楼记》是典型的佳人之戏、文人之戏、达人之戏。且听我评说几句。
佳人之戏
人们评说传统戏剧,内容不是奸贼害忠良,就是小姐配情郎,而《彩楼记》正是一出小姐配情郎的悲喜剧。女一号刘翠屏是相府千金,她不是《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不是《火焰驹》中的黄桂英,不是《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也不是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擂鼓激战的梁红玉,提枪上马的花木兰;更不是《玉堂春》中的苏三,《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富春院》中的陈三两,是情感笃真,才貌双全的佳人。
佳人与美女不同,佳人不但漂亮,还要具有绝世的才艺、脱俗的气质。
刘翠屏身为相府千金,花容月貌,锦衣玉食,出场第一句便是“似彩凤展双翅飞下云层,”紧接第二句“我虽是闺阁女喜爱吟咏”,即表明志趣修养。“第三句“遵义命登彩楼择配乘龙”点出了《彩楼记》抛球选婿因由, 而接着“门弟富贵我不挑拣,意中人定选那才貌双全”。进一步阐明了她选婚的标准和志向。仅仅四句戏词便刻画出佳人形象,聪慧高雅,骨俊神清。当众生都以求亲为题各抒诗后,刘翠屏即出诗联“一株奇花翠柳荫,不受风尘半点侵”让众生依韵完篇。好一朵奇花,“不受风尘半点侵,”真乃佳人佳句。
在看到王孙公子俗不可耐的诗句,直摇头不屑。当看到背面“品高岂容凡夫採,畄待蟾宫折桂人”时,激情涌动,马上出对口试“凤栖梧桐金满树”,众公子“虎跃深山势惊人”“马行风底尾朝天”“猴上高杆眼瞪圆,”乏善可陈。而穷书生“鹤鸣高岭声闻天”一句,令小姐动情。立即又出一对“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手”,“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生是赏花人”。小姐心动,知音难觅,球抛此人,情定终身。小姐不是才高,哪能出此妙句?不是眼高,哪能识此高材?不是志坚,哪能选此良人!
当问知吕蒙正,“功名未就家道穷”心有自卑,翠屏道:“我爱相公才学敏、口吐珠玑语惊人,富贵贫贱何足论,但愿你有志步青云”此等胆识,非佳人不能为!
回府一场。相爷因看吕蒙正是贫穷儿郎,便嫌弃要赶出府去。翠屏极力维护,“你方才亲把他夸奖,却怎么一见面变了心肠?”“只当他宦门子有声望,似这样衣褴楼怎招东床!”“他虽贫穷有志向,何愁不能做栋梁”。母亲讲“恐儿终身受凄凉,”翠屏说“随夫贵、随夫贱,儿不变心场!”。抛弃彩球,脱下花冠彩衣掷地下!义无反顾,愤然离府,跟吕蒙正直奔寒窑!何等刚烈!
回寒窑四面徒壁,一贫如洗。北风吹大雪降地冻天寒,“这寒窑似仙宫凡尘不染,伴才郎落清贫却也心甜。”清水当镜,破席当毡。腊月二十三 祭灶无物.一碗清水做供献,一根芦柴当香烟。还告明灶君爷爷:“我夫妻虽贫心诚虔,颂劳你金玉良言奏上天,我夫君满腹才学未施展,保佑他金榜题名壮志展。”“一旦他把鳌头占,我满炉焚香,杀猪宰羊谢苍天。”何等的善良!何等的贤淑!
老夫人怜女儿受冻挨饿,大雪天令丫环院公送钱米解困。 雪中送炭,寒天送衣,母女情深,翠屏感恩!收下并嘱咐,“以后别再送,送来也不用。”翠屏“我夫妻乐清贫相敬相爱,效松柏轻寒冬永青不衰。”这气度,这志节,除翠屏谁还会有?
吕秀才木兰寺赶斋受辱,冷饿而归,观雪地男踪女跡,疑妻子与人有染,疑窦丛生。他既不要妻子衣裙盖身,也不食端来的米饭!冷言冷语,讥讽刁难。翠屏知丈夫心中有气,又心疼他时运不济受饥寒。对他的不悦之色、不逊之言不计较,善意逗乐化解。不料这书呆子一根筋,执意盘问不依不饶,对随他到寒窑食不充饥寒无衣,行得端走得正的妻子变脸失色,非要将足迹一事评判清楚。两口子打架,与砂锅无干。翠屏知她越分解,夫越猜疑。不再作耍就把老夫人心痛女儿令丫环院公送钱米事言明。斥夫不明事理瞎猜疑!
吕蒙正执问翠屏人生三件大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翠屏回答的力直气壮:“奴本是相府一千金,爱才学把富贵当浮云,彩球单打贫郎你,算不算富贵不能淫?” “进相府父嫌你衣褴褛,他大发雷霆赶出去,奴誓死与父相抗拒, 算不算威武不能屈?”“随相公到这寒窑里,食不充饥寒无衣,
行得端来走得正,算不算贫贱不能移?”句句在理.掷地有声。 好一个巾帼大丈夫!
如此佳人,唯《彩楼记》塑造的绝伦逸群,独一无二!
达人之戏
《彩楼记》中的吕蒙正。是一介寒儒,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刻苦攻读,最后鱼跃龙门,考得状元,拜封宰相。“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最好诠释。
时逢相府千金刘翠屏彩楼抛球选婿,吕蒙正还是一介布衣, 贫家寒儒。蛟龙未得时,混际鱼鳖中。然才华出众,鹤立鸡群。“吾虽贫寒意志昂,要学张良辅刘邦。不揣寒微攀高第,愿效司马凤求凰”。每每与小姐对诗对句,皆妙对绝对!令小姐心生爱慕,抛球于他,选婿结缘。
面对小姐向询.答曰“学生姓名吕蒙正,功名未就家贫穷,承蒙多情彩球赠,又惊又喜心不宁。相府千金名位重,我怎敢高攀把亲成”。 此时品蒙正还自卑胆怯。在小姐的鼓励下,吕蒙正才随其回相府拜亲。
回相府后,也是一波三折。相爷初见诗词夸其才学堪做栋梁,命女儿“只可歇息莫脱冠带、以便即刻拜堂”。待见到吕蒙正衣褴褛贫穷儿郎,心态转变“想老夫在朝中一品宰相,门不当户不对怎配鸳鸯?”责问院公丫环后便令梅香:“叫那寒儒将彩球畄下,速离相府!”
吕蒙正看不起轻才学重富贵的势力小人,直言:“大丈夫只愁功名不就,何愁没有妻室”“我这里退还彩球,立即出府!”
小姐言词恳切,“相爷绝情绝义,我情愿离开相府,同相公回家便了。”吕蒙正心还是软的,劝小姐“只是学生家境贫穷,饥寒之苦,恐小姐难以承受”。小姐言道:“既做夫妻,生死与共何畏饥寒。”蒙正感动,再无话说,“既然如此,我们就走。”小姐说“且慢。你在彩楼前,要诗有诗,要对有对,何不上前说上几句,显显才学,我们也好出这相府。” 吕蒙正得以提醒,便把胸中闷气倒出来:“老大人自学生进得府来,开口寒儒、闭口寒儒,学生虽贫却是贫而有志,老大人虽富却是富而不仁!”一口气指出相爷三不仁:一嫌贫爱富。二绝情绝义。三凌辱斯文。吕蒙正又列举孔子周游列国,绝粮于陈蔡;太公曾受贫乡里,垂钓于谓水,八十二岁才遇文王。圣贤时运不济,尚且如此,况我吕蒙正乎?”相爷鄙视“你开口孔孟,闭口姜尚,你有多大才学,敢与圣贤相比”“老大人岂不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相爷嘲笑:“你开口古人,闭口诗书,竟敢在宰相面前卖弄诗文?”“学生读诗书,不言诗文,难道见相爷就说恭喜发财不成?”相爷出诗“嫩蕊蕊一枝丹桂,何人敢攀”他对“浪涛涛三级龙门,吾当独跳!”“凤凰飞去朝阳,凡鸟焉敢比翅”“蛟龙未得云雨,污池暂且容身。”相爷怒吓“这堂堂相府何言污池?”吕反问:“昂昂秀士怎说凡鸟?”好一个吕蒙正,才华横溢,把相爷问的张口结舌,颜面尽失!
祭灶一场戏.尽显吕蒙正的风骨。寒窑清贫,“借明月读诗书乐而不倦”,彰显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靠木兰诗斋饭充饥的他.到腊月二十三照样不忘祭灶。敬畏神明是人之礼仪,虽穷礼数不可减。常言道“祭神如神在,心诚神自来。”可怜无物可供,只能清水当酒,芦柴当香。祭拜时要叩头,无毡可跪,吕蒙正仍呼喊“请娘子登毡”“哪有毡呀?”吕蒙正弹弹身上土.整整衣冠.挺胸抬头,朗朗出口:“花落枝不败,人穷排场在!”令人顿生敬意!一个书生穷到这般田地,还讲礼仪,还内心充满阳光,不屈不挠,还有什么能把他压垮?还有什么不可战胜?
当年我第一次看《彩接记》,就深为祭灶这一场而感动,“花落技不败、人穷排场在”, 这句戏文,在穷困潦倒时,我也曾也模仿比划,口念心学,好象自己就是祭灶时的吕蒙正,浑身都是劲!逗得父母兄妹,忍使不禁,笑得前仰后合。因为我也是寒门出身,就觉得他就是我的偶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种信念激励了我一生。
祭灶时吕秀才话也说了,愿也许了,但腹中也饥了。这才是神灵无应验,难解饥与寒。便取书来读,自古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但事实是“千钟粟似画饼腹中常空,黄金屋是破窟难御寒风。”人在困难时思想动摇,“这诗书有何用!”妻子劝“你灰心丧气为何情?姜子牙渭水畔曾做渔翁,诸葛亮居南阳曾务庄农。苏季子悬梁刺骨心坚定,朱买臣负薪读书受苦穷。只要你发奋读书把功用,日后何愁名不成。”吕蒙正感动,从此更加努力。
赶斋一场戏,是度化吕蒙正,让他体悟人情冷暖,看清小人嘴脸,诙谐幽默,有趣有味。饭后钟让他吃不上饭,一碗水让他烤不上火,还把他骗出门,竟关闭山门,撇在庙外。肚无食身缺衣被捉弄的穷秀才,实实怨气难消,容他不过,便在粉墙上写“十度投斋九度空,痛心难忘饭后钟,”墨也干了、写不成了:“越思越想越生气,运衰竟遭小人欺,我若不高车驷马,再不到这寺内!”
忍饥挨冻的吕蒙正受辱而归,心情糟透了。又观雪地男踪女迹直通寒窑,心生疑窦;一疑妻避寒冻接回府中,二疑妻另有新欢守节不忠!进窑查看,“见娇妻睡朦胧不忍惊动,这男踪女迹分明是证....”自问自答,不得其解。“君子不得时,反被小人欺,不但小人欺,燃火火都熄。冻饿难当,恩爱夫妻难保全。”人到绝望时,就会胡思乱想,昏昏入睡。妻见他冻饿而眠 ,便解罗裙盖上取暖。吕睡醒责她有辱斯文!妻见他饥饿端来米饭,他言道“米不干净,宁可清贫不可浊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读书人再穷再苦,也要坚持操守,当问明原由,是老夫人令院公丫环雪中送钱米救急,知“错埋怨语伤贤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忙认错赔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哄妻开心,“莫道长和短,当辩是与非,满天云雾散,一对好夫妻。”
第7场报喜,不可或缺,没有这场戏,就不能完成对吕蒙正形象的立体塑造。吕蒙正受尽磨难寒窑苦读,终于名登金榜。当报喜的官差要找状元府,结果看到的是一座破窑,十分寒凉。有人在朝坐官,这窑就得称府。院公、差官给夫人叩喜,翠屏急问可有家书?官差说状元公亲口嘱咐:“琼林宴罢喜春风,修书不及意匆匆,夫人若问何凭证,宫花全当书一封。”当即宫花献上。可见吕蒙正对生死与共的妻子何等感恩。连书信都来不及写,就差人把喜讯速速送达,用情之深,无须言语。
第八场寺会。院公赶到木兰寺,请出夫人,献上官花,报喜贺喜!告知状元与小姐随后就到。“一见宫花喜开怀,贤婿果是栋梁才,不枉女儿受苦穷,顿刻苦尽甜自来。”和尚听闻,大叫不好:“听罢言来心一惊,当年不该饭后钟。”赶快去取碧纱罩住当年吕秀才写的诗句,请求饶怒!
状元夫妻拜谢老夫人,不忘雪中送炭恩。相爷回心转意,命梅香送来锦绣花衣,钗环首饰,两乘青纱大轿,红贴邀请状元公回府。翠屏女反感厌恶,“谁要他来献什么殷勤!这花冠首饰吗;可惜他送迟了!不要他锦上添花马后打躬!青纱大轿抬回去,花衣钗环退回去!”吕蒙正反而相劝“娘子,岳父既有回心意,过去事休再提,还望岳母消消气,待明日同归相府、共度佳期。”
不计前嫌,满天云都散了。状元公度量大,宰相肚里能撑船。
吕蒙正在众公子中,是才华出众的人;在相爷威逼中,是有骨气的人;在贫穷寒窑中若读,是有志气的人;在艰难生活中还讲礼仪,是有操守的人;在取得状元后他不忘恩人、化解仇人、放过小人,他是一个达人。
红花还需绿叶配,剧中的配角也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第一场抢彩球,众男中有富家公子,有将门之后,有纨绔子弟,才薄智浅者有,胸无点墨者有,与学书五车才智过人的吕蒙正天壤之别!吕蒙正鹤立鸡群,芝兰玉树,让膏梁子弟,凡胎浊骨暴露无遗。其中最有趣的是那个鼻梁点白的小丑,从“眉清目秀世难选,风流俊俏赛潘安。愿与小姐成美眷,好似吕布戏貂蝉。”与吕诗“吾虽贫寒意志昂,要学张良辅刘邦,不揣寒微攀高贵,愿学司马凤求凰”己高下立见。且不说他人丑不俊,诗文俗浅轻浮,而还霸道欺人,不让吕蒙正跟和以对,只能写在背面。
小姐出对口试:“凤栖梧桐金满树,”丑生来了句,“猴上高杆眼瞪圆,”已引得哄堂大笑,而吕蒙正“鹤鸣高岭声闻天”却是出类拔萃。
“生是赏花人”已俘获小姐芳心。小姐彩球专抛穷书生。小丑眼红,还想恃强抢夺。院公怒斥,相爷赐有玉鞭,谁敢恃强抡夺打死无论!方吓退小丑。小丑演的活灵活现,更衬托出吕蒙正才高骨俊,
第二场相府,高傲冷酷嫌贫爱富的相爷,反衬出吕蒙正的清贫傲骨。相爷把相府门庭结彩,华堂燃烛,喜庆女儿选乘龙佳婿。当问知女儿遵父命出题“一株奇花翠柳荫,不受风尘半点侵,”还夸女儿出的好诗句。阅王孙公子对诗觉乏味,待读到背面“品高岂容凡夫採,留待蟾宫折桂人”时眼珠一亮,当知女儿彩球确赠此人,连声夸好!此时相爷还是有眼光、识人才、有父德的可爱之人。夸女儿选得佳婿是栋梁之才,命即刻准备拜堂成婚。两廂动乐迎佳婿至,一看吕蒙正是穷酸儿男,便立即变脸,露出了嫌弃厌恶之相,要悔约退婚。先责问丫鬟院公,再逼吕蒙正将彩球留下,赶出府去!此时变得面目可憎!当女儿不愿悔婚据理力争,阐明大义,极力挽救时,相爷怒不可遏,要招酸儒为婿万万不能。刘翠萍愤然明志,坚守婚约,跟定吕蒙正,穷也罢,富也罢,终不言弃!相爷威逼不成,命人将女儿赶出府去。此时相爷已绝情绝义,令人可恨!
相爷从可爱-可憎-可恨的一步步刻画 ,衬显出吕蒙正刘翠屏人品高洁!
两个小和尚唐七、唐八的出场,给本剧增色不少、没有他们的表演,就衬不出吕蒙正的困中受辱,就显不出势利小人的嘴脸。
《赶斋》一场戏,是吕蒙正夫妻困顿到极点.在寒窟贫困无衣无食绝望之时,为保命闻钟到木兰寺赶斋饭。而唐七唐八的饭后钟不仅让吕蒙正吃不上斋饭,连烤火取暖都不给方便。还设计将吕骗出寺外、关闭山门,任其冻饿。最后吕蒙正得中状元,要到木兰寺看望老夫人。衣锦还乡,前呼后拥,八面威风,吓得和尚胆颤心惊,跪地求饶,状元公只是轻问一句:“今日庙中添光彩,当年关闭山门该不该?”唐七唐八吓得腿软,连连说:不该,不该!小人本性,一览无余。
《彩楼记》不仅是歌颂好人、鞭挞坏人、更在于教化今人。那些嫌贫爱富的朝廷官员,那些不学无术、仗势凌弱的富家公子,那些趋炎附势小人,如今难道绝迹了吗?
感谢万荣剧团《彩楼记》重演娱民,好戏不厌多次看,写观后感共分享!
编辑:都市头条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