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李高中朝阳沟之一
---苦练一星期,拿下朝阳沟
文/王天均
(原创 灵秀之家 灵秀师苑风
2025年01月20日 00:24 河南)
1977年春天春节是欢庆的日子,是百花盛开的季节。
临近春节一天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宜阳豫剧团我的学生李成斌到高中把我门敲开,从腰里取出一本油印的《朝阳沟》剧本和总谱,气喘吁吁、神秘地:“这是我给剧团刻印的,留了一本,剧团正在排练。”
我上学的时候就把《朝阳沟》作为文学作品珍藏,现在还保存有洛师图书馆借的完整的豫剧三团演出的《朝阳沟》剧本加唱腔乐谱和锣鼓经,拿出来一对照,有改动。
他又拿来一个单簧管:“这是个旧的,还能吹,你让哪个学生来我给他说说指法,争取演出朝阳沟用上。”
“我没请假,还得赶回跟上上午排练《朝阳沟》。”刚出门,被我叫住:“你和导演关系啥样?”“还行。”“你先和导演说有机会我去看排练,这比看演出好,可以了解排练细节。”
(二十多年后,与李成斌在湖北襄樊豫剧院汇合,牛得草调回鹤壁,李成斌为襄樊豫剧院院长)
他前脚走,杜校长走进来:“天均,马上安排下乡演出,春节到了,好几个大队联系演出《管得好》、《山村兽医》、《园丁之歌》和《两张图纸》。”
我是王成祥校长从初中要来的,让我做团委书记加宣传队,一年多他调走,蒋校长开始抓宣传队演现代京剧,拿个京胡每每到场,后来演豫剧,都是杜校长亲自坐镇。
“我想想……”
“你想啥?没时间了,春节到了。”
“先不演这四个戏……”
杜校长蹦起来:“四个月排了四个戏,春节了,我已经答应几个大队了,你说不演就不演?你不演会后悔一辈子!”
我指指桌子上的《朝阳沟》:“演了才后悔。”“你看这是成斌连夜送回来的。”
杜校长:“他哩?不吭气走了?”
“剧团加班加点排《朝阳沟》,他是不吭气跑回来的。”
有的专业剧团为了搞到剧本、音乐,不惜偷录、偷记,咱们在专业剧团开始酝酿阶段搞到第一手。
“咱敢演?”
“不敢演也得演,只要演,就会轰动。现在专业剧团都在加班排练,可能以后会下乡演出,咱争取赶在他们前面,等到春节后就有点凉了。以后再唱也无法“万人空巷””。
多年后这叫贺岁片
“为啥?”
“啥事情都讲究火候。现在演出就是雨前茶,和三团一样“于无声处听惊雷”。再说这是利用年假,不耽搁啥。”
“四个月四个小戏没白干,等于锤炼基本功,现在学生识谱了,可以马上排练。”
“你有把握演?”
“咱们已经演过大戏《风华正茂》了,无非就是现在时间紧,到时候唱腔不过关,放心,大不了成话剧照样也会人山人海,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你看看剧本就知道了。”
“那你说能演,排练得多长时间?”
我脱口而出:“先去宜阳看排练,回来一星期杀青。”
杜校长来劲了:“能吗?”
“不能也得能,超过一星期就无法春节前演出几场。”
杜校长很激动:“你说,有啥要求?”
“想办法搞五十斤麦子,晚上熬夜排练孩子们肚子和板胡一起唱咋办?每年春节到各个大队演出,炸圪垯、焖子就是好饭,要求不高,如果排练成功,喝一碗糊涂面条庆祝庆祝。”
我们宣传队吃住在学校,我要替孩子们要一口饭。
杜校长咬咬牙:“好!我刚去供销社跑了一趟,答应每个老师春节供应一两花椒,我再去粮店看看。”
我终于松一口气:只要你有五十斤麦子垫底,我就有底气!
炉边谈话成交!
“你还要啥?”估计他的意思是排练朝阳沟还需要啥。
“下学期你总不能还让我像代课老师,谁请假就让我顶上去,啥课都让我顶。”
“别说嫩远,你只要春节上演《朝阳沟》,啥都好说。”
如果能换来长期教数学或者化学也值。
“那我通知学生明天到宜阳豫剧团观看排练。咱要排练成功就是和宜阳豫剧团同时上演。”
杜校长笑着走出去。
刚出去一会儿功夫,李元生老师拿着钢板、铁笔、一卷蜡纸来了:“天均,你把剧本给我,我下午把剧本刻印出来。”
王绍卿老师和木工谢师傅也来了:“天均,你画个图,现在做布景。”
学生们正在上课学习数理化,第四节课一下宣传队孩子们到教导处集合。
我开始点名“李光锐!”“到!”“毕振刚!”“到!”
77级的李慧霞、李芬珍、崔妙灵、白慧芬、陈宗渠、王富重、范钦昭、李建堂、李光锐、毕振刚、曹妙枝、梁智斌、78级的董香珍、位芬菊、李松林、朱香芹、卢秋玲、贾小朝、范红林、黄学敏、曹志敏、梁来申、李耀彬、李建召、关延森、范益民、李竹桃28人分分钟到齐。

“回去准备,明天放寒假去宜阳豫剧团看排练《朝阳沟》,下午给大家发剧本和乐谱,女演员每个人都有可能是银环、银环妈、栓班娘、二大娘、巧珍等等……男演员谁都可能是栓宝、栓宝爹、老支书、老小孩等;乐队把所有唱腔、过门、前奏、幕间曲、打击乐以及如何和演员动作配合都给我记下来。回来倒计时一星期排练后上演。记住没有?”
“记住了!”
孩子们傻乎乎地说记住了,只知道服从分配,其实十四五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银环、栓宝、二大娘是啥东西。
我和杜校长动员,说的啥,年代久远不记得了,套用今天我讲石油大庆会战,余秋里部长的口号“会战莎尔图,拿下大油田”,应该是“会战一星期,拿下朝阳沟”。
我当年说的最多的是“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谁要是唱错半拍,就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好多年后才知道这就是会战。
丰李孩子去洛阳是家常便饭,没去过宜阳。大伙雀跃,跃跃欲试,个个洋溢着笑脸。
我和杜校带领孩子们乘坐小火车,哼着朝阳沟开幕曲“3------2------5---1----61561”欢声笑语中来到宜阳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