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浔情记--维泰组织南浔一日游散记(一)
邵祎雯
2025年1月14日(农历腊月十五),清早,背上我的小蓝包,搭件同色孔雀蓝的披肩,再着一身深蓝色汉服配马面裙,七点准时打车出门,欣欣然踏上去长寿路集合点的旅程,这一刻,心是雀跃的,欢喜的,平和的。
已近过年,工作日的清晨马路上格外冷清,到达集合点早了点,我就到对面星巴克点了一杯早起的饮品,发了微信给此次一对一旅行考察的管家小李,她微信嘱咐我不着急慢慢喝完咖啡,车子就快到了……于是,我不慌不忙从集合地点——飞雕大厦十一楼下到一楼,小李已经等在门口……八点左右,等车出发。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小李(李亮)把他们旅行社的服务特色娓娓道来我也听得格外入耳,大巴车中途休息了一下,结识了另一位美女管家,各位管家都在途中各自展示才艺,主打一个“不让大家觉得坐车无聊”——太不容易了,此处必须手动点赞。
一下车,小李立刻化身导游+地陪+摄影师+拎包侠,陪着我坐船,穿梭在她所熟悉的古镇里,遇见另一队悠悠游玩的组合,一起一路徒步,摄影,记录着我们眼中不同的南浔,从各个角度记录着她的温婉和柔顺……
“来一起坐船吗?”——刚踏进景区,小李在景区地图前细数家珍般帮我规划行程,于是我跟着她朝第一站—小莲庄走去。前行100米左右,迎面就看到另一队团员加管家“huihui”组合在招呼我们,我当然应诺,摇摇摆摆得上了船,把钱“26.6”(八人包船)转给小姚管家,顺顺利利地开始我们的船行。

看看我们一路行来沿途的风景吧,一条小河,一池碧波,在阳光下,和着我们船游其间,波光粼粼,南浔小船特有的的蓝印花布的船帘,宽敞的船舱,摇橹的船夫一点也不着急,也许是清早的第一波客人吧,我兴奋地左顾右盼——
我有多久没有来水乡了?最后一次记得是儿子还在小学一二年级,女儿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先生公司团建去的周庄,因为是二刷周庄,再加上两个稚子,可谓走马观花,兵荒马乱……
这一次,我们一行四个人,都是慢下来的节奏——
船儿一座座桥洞地穿行,丝毫没有周庄乌篷船穿行的逼仄,这里的桥大多是挑高的,或许是这里的水多是充盈的,沿河而建的古镇是那么娴静地在那里,这里的商铺都是静静地,没有站在店铺门口沿途揽客的吆喝,只是坐等你行到跟前—哪怕我已经进到铺子里,她们才施施然地走过来——“先尝尝,好吃再买”“嗯,好吃我们可以发快递的……”“没事,要不多买一瓶,酱菜么,总要吃的……”“没事,不买也尝尝”……没有急吼拉吼的的延揽,时光就变得慵懒起来,就这样,一路试吃,一路买;买完小李就接过手帮拎着:“邵老师,咱少买点哈,先逛景点,下午还能再来逛得……”
南浔的美大抵就是在这样的安逸里,和着每家每户门前的水乡的水沁入南浔人的骨子里,也和着水汽熏蒸着每一位来这里寻趣的人儿。幸得此行,不负韶华……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邵禕雯,上海作家,上海外语类人材。第一学历为上海大学外语系本科。浙江姚江邵氏长房嫡系。热爱文学,在各类报刋发表文章若干。曾获“第一届全国中小学心理论文比赛综合类个人一等奖”,2003年同期论文被编入国家教育部编纂的《走近心理健康》系列丛书出版。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协会会员,IGCSE国际考官。《我在“英联邦”》一书正修订和等待出版中,该书是关于亲子教育兼幼转小、小升初以及高校毕业择校的真实经历纪实,也是作者“泣血”之作。应出版社之约,正在翻译长篇小说《美人坡》的英文版。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