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荆漳龙吟,金文峰·2025年荆门迎春古琴音乐会”有感
文/曾昭立
郭店余音越古今,荆漳雅奏意沉沉。
弦中弹落千秋月,曲里飘来太古心。
流水潺潺思旧友,离骚浩浩叹孤吟。
琴音袅袅情无尽,古韵悠悠梦里寻 。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当尘世的喧嚣被那一抹悠扬的琴声轻轻拂去,我的心仿佛也随之飘进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古韵的世界。1月15日晚,我有幸亲临“荆漳龙吟”金文峰·2025年迎春古琴音乐会,这场音乐盛宴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与千年古琴文化来了一次深度邂逅。
走进音乐会现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扑面而来。舞台上,一张古琴静静摆放,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千年故事。随着灯光渐暗,音乐会拉开帷幕。
第一阶段,王鹏老师的“雅正中和,自然而然的古琴艺术”讲座,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古琴艺术的大门。王鹏老师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古琴的历史、文化内涵,还现场弹奏了《平沙落雁》《渔樵问答》《普庵咒》等经典曲目。那灵动的音符从他指尖流淌而出,时而如鸿雁翱翔于天际,时而似渔樵于山水间悠然对谈,时而又仿佛梵音袅袅,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在王鹏老师的演绎下,我感受到了古琴“清、微、淡、远”的独特韵味,也明白了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古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
如果说王鹏老师的讲座是对古琴艺术的一次深度解读,那么第二阶段的名家演奏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贾建军老师弹奏的《文王操》,曲调古朴深沉,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让我领略到了周文王的高尚品德和伟大情怀。彭洁老师的《鹤鸣九皋》,琴声清脆悦耳,宛如仙鹤在云端长鸣,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丁岚老师带来的香道表演,与古琴音乐相得益彰,那袅袅青烟,为整个音乐会增添了一份神秘而优雅的气息。陈芙格玥老师的古琴古谱昆唱《渔歌子》《减字木兰花》,将古琴与昆曲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享受。刘勇刚老师弹奏的《离骚》,大气磅礴,激情澎湃,将屈原的悲愤与不屈展现得淋漓尽致。李杨梅老师携荆门市古琴学会会员弹奏的《神人畅》,曲调清雅,仿佛人与神灵在对话,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而王鹏老师压轴弹奏的《鸥鹭忘机》,则以其空灵的旋律,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忘却尘世烦恼的宁静与自在。
整场音乐会,每一首曲目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演奏者真挚的情感表达。那悠扬的琴声穿越千年时空,叩问着我们的心灵。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能有这样一场音乐会,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古琴的声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场音乐会让我深刻体会到,虽然时光流转,但古琴文化的魅力却从未消散。它如同那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世界,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我相信,古琴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聆听这穿越千年的天籁之音。



听荆门迎春古琴音乐会名家演奏
文/胡孝华
一
非是寻常木,铮铮发妙音。
鹤鸣九皋远,指下沮漳吟。
二
鸥鹭忘机意,泠泠诉一琴。
光阴沉静处,嵇子解同心。
听琴
文/文中华
初度音柔自有情,指纤流水意随行。
连珠结阵楼趋寂,裂石惊弦骨更铮。
好梦翩翩游蝶逐,闲愁冉冉彩云生。
万重思绪心头涌,曲罢嘎然双泪盈。
听 2025 迎春古琴音乐会
文/李小英
一
若玉鸣于耳,如泉冽在心。
荆漳闻大雅,弦起意深深。
二
台前人入画,座上客听琴。
声若云林外,尘间不可寻。
聆听古琴雅韵,感悟东方文化之魂
文/曾昭立
在2025年1月15日这个寻常又特别的夜晚,我踏入荆门剧院,本是抱着对古琴艺术的一丝好奇,却未曾想一头扎进了一场关于东方文化与生命态度的深刻探寻之旅。王鹏老师的《中和雅正——古琴艺术中的生命态度》赏析讲座,琴韵绕梁,艺传四方,为“荆漳龙吟,金文峰·2025年荆门迎春古琴音乐会”拉开序幕。
以一曲《平沙落雁》为引,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王鹏老师从“古琴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古琴艺术的哲学与美学”“琴道品德及生命态度”等多方面,将古琴中暗寓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原来,古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是一部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史书,是东方哲学思想的具象化表达。
“雅正中和、自然而然”,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雅正中和”体现着儒家中庸之道,让我明白为人处世应秉持平和中正的态度;“自然而然”对音的诠释,也让我联想到生活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刻意、不强求,将古琴艺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让我感受到它与传统文化“道统”的紧密相连。
王鹏老师在讲解古琴“中和”哲学时,那些关于古琴制作的细节分析尤为有趣。面板与底板的震动、灰胎对弦音的抑制、生丝熟丝缠弦对音量的中和,这些看似普通的制作工艺,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就像生活中的矛盾与平衡,我们需要在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中找到和谐共处的方式。
在王鹏老师的示范演奏中,我更是深切体会到“琴者,心也”的含义。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在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与五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五行学说,这五个音分别对应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
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1:
宫:属喉音,五行中属土,为五音之首,其音极长极下极浊。
商:属齿音,五行中属金,其声次长次下次浊。
角:属牙音,五行中属木,其声长短高下清浊之间。
徵:属舌音,五行中属火,其声次高次短次清。
羽:属唇音,五行中属水,其声极短极高极清。
这种对应关系不仅体现在音乐中,还与中医理论、季节变换等多个方面相联系。
例如,在中医学中,五音与五脏相对应,通过调节五音可以影响五脏的功能579。
宫、商、角、徵、羽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有了生命,它们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更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引人遐想。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美好品格,是否也能通过古琴这样的艺术形式得以培养和塑造。
王鹏老师说:古琴是给人带来愉悦的,应遵从内心去练习,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有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让我们回归内心,感受纯粹的美好,实在是难能可贵。
这次讲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古琴艺术是一座蕴藏着中国古老智慧的宝库。而王鹏老师通过音乐会讲座的形式,将这门艺术无私地分享给大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在这个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像王鹏老师说的那样,把这些珍贵的文化经典捡拾起来,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作用于我们的内心,滋养我们的灵魂。
走出剧院,那悠扬的琴音似乎还在耳边回荡。我知道,这场讲座不仅仅是一次对古琴艺术的欣赏,更是一次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我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古琴艺术的世界,去感受它的魅力,去领悟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