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元末的一个大富豪,他的富不像贪官的富,而是完完全全靠做生意积累出来的。
他本名叫沈富,在家排行老三,是当时的万户,所以世人叫他沈万三。
沈万三的父亲沈佑是商人,沈万三就子承父业接过了他爹的班。
早年他们住在浙江湖州,后来为了更好的做生意,全家搬到了江苏苏州。
沈家的财富,是当时辛勤劳作积累了一点钱,用在承包土地上,第一笔收入是农业收入。
承包土地不能说赚得盆满钵满,但满足一家的小康生活还是可以的。
沈万三的志向比他父亲大,他不愿意偏隅一方,就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
通过不断的走访调查,他发现了周庄这块地方的商机。
周庄商业繁华,人口流量也比较大,很多都是外来人口,他把周庄作为商品流转基地,对外进行贸易。
随着生意渐渐壮大,他开始投入各行各业,但是需要更多的钱,后来遇到贵人相助,就是富豪吴贾人陆氏。
陆氏为什么会给沈万三钱,是因为他看破红尘,觉得钱财在身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如交给有能力有信用的人。
沈万三就被他看中,而他自己则在动荡的年代千金散尽,当了道士。
沈万三得到了巨额融资,他通过继续开发田地和经商,很快就做到了江南首富。
当时沈家的业务已经不满足于当地,沈万三打通白砚河、京杭大运河、长江的内河航线,同时开辟海上航线。
这种河江海联运的经商模式,可以说是国内小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双管齐下,既有国内市场,又有海外市场。
沈万三把丝绸、茶叶、瓷器卖给国外,把珠宝、金银、香料、象牙等运回国内,赚取高额利润。
这样国家干的事,沈万三干了;国家不干的事,沈万三也干了。
试问,长此以往,他不发财,谁发财?
同样是做生意,沈万三就独树一帜,这令老百姓难以理解,就编出了沈万三家中有个聚宝盆的故事。
《明史》中记录过沈万三,但是真实的沈万三并没有生活在明朝,而是生在元朝,死在元朝。
那么有关沈万三帮助朱元璋修建明城墙的故事就不准确了,至少时间是不准确的。
为什么说沈万三不是明朝人?
其实早在顾诚的《南明史》里就已经讲的很清楚,他对沈万三的出生进行过考证,确定是元朝人。
《明史》的记录,只是采用了个别史料,把野史给放进去了。
你想一下,三百年后的人去记录三百年前的事,能准确吗?
沈万三的大儿子叫沈荣,1306年出生,1376年去世,活了70岁。
在那个年代,70岁的年龄应该超越了平均年龄,如果说沈万三当爹的年龄是20岁,那么在1376年,他就是90岁。
明朝建立的时候是1368年,沈万三的大儿子沈荣才勉强活到明朝建立8年,沈万三机会就更加渺茫了。
苏州的《吴江县志》里讲过张士诚打苏州时,万三已死,他的两个儿子通过海运大米到北京贩卖。
到了明朝建立之时,沈万三两个儿子沈荣和沈旺给朱元璋捐钱修房子,修城墙,修酒楼,修铁桥,修水坝……
朱元璋对此比较开心,封了沈家人当官。
《明史》里讲的沈万三,比较有趣,无非是黑朱元璋罢了。
故事讲了沈万三给朱元璋修南京城,顺便想出钱犒劳朱元璋的军队。
朱元璋的军队有多少人,沈万三就给多少两银子,每人分得一两银子。
这明摆着就是买通军队,抢朱元璋的风头,到时候军队万一跟了沈万三,这天下哪里还轮得到朱元璋。
这把朱元璋惹怒,他下令要杀了沈万三。
马皇后给劝住了,她告诫朱元璋:
“陛下不要乱杀好人,沈万三好心给你修城,你却恩将仇报,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
何况人家并没有做伤天害理之事,他的钱财是自己赚取的,如果真干了什么坏事,定会因财得祸,上天会惩治他,你何必杀他?”
朱元璋采用了马皇后的建议,就把沈万三发配去了云南。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修史书之人就是想把朱元璋定义为一个昏君,其实这时候的朱元璋还没有大开杀戒,只是有些人别有用心罢了。
《吴江县志》和《明史》的权威性对此,当然是《明史》更权威,但是从沈万三和儿子沈荣的年龄上分析,《明史》显然不符合逻辑。
沈荣死的时候,他儿子沈森也去世了,一个70岁,一个48岁。
有人就说,沈万三有可能是18岁生的沈荣呀,他活过儿子、孙子不大可能,但活到明朝建立,大概80岁还是有可能的呀。
再说《吴江县志》也不一定正确,有可能是编造的。
朱元璋发配沈万三去云南,前提是云南在明初属于大明政府的管辖。
可事实上,那时候明朝还没打下云南呢,何来流放云南的说法。
而云南也没有记录过沈万三流放之事,那只有一个可能,《明史》在撒谎。
沈荣有个墓志铭,讲了沈荣主持家族事情时候,提到继承先人遗志。
可见当时沈万三已经不在了,否则也应该是沈万三主持家务。
另外,与沈家交情较深王行,曾在著作里提过沈家,他在和沈家有交情的时候,沈万三就不在了。
王行的墓志铭里,讲过沈万三拜访过侍读学士袁桷,袁桷死的时候,明朝还有41年才建立。
沈万三去巴结元朝的官员,肯定是在家族蒸蒸日上时期,需要和政府打好关系,那时候的沈万三肯定也是正值盛年。
我估计三十岁左右,他当时也不止和一个官员交好,因为家族不是靠读书致富,所以既做不了大官,也做不了文人。
沈万三就靠着关系和能力,把家族经营壮大,自己本身也不是个守财奴,肯定出手大方,所以留下了一定的名气。
以至于他死后,世人提到沈家都以沈万三名字来说。
所以,沈万三这个名字就被文人给记住了,给他编了不合实际的故事。
总之,沈万三生活的年代肯定是在元朝,绝不是明朝,他的儿子们才算元末明初之人。
沈家最后的下场不好,因为牵扯到“蓝玉案”,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一家和沈万三曾孙以及沈家八十多口人全部凌迟处死。
沈家的田地全部没收充公,家族满门抄斩,曾盛极一时的沈家也给周庄古镇留下了传奇色彩。
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到江南六大古镇之首的周庄看看,看看沈万三曾经生活的地方,听听沈家流传的故事。
最后,我想说现实中的沈万三和朱元璋都没有见过面,两人根本不认识。
他们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朱元璋应该和沈万三的小儿子或者孙子辈是一个年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