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世界里的歌者(序二)
——马芸的坎坷人生和文学之路
高自刚/甘肃
马芸老师的文集《岁月留痕》就要付梓出版了,深感欣慰!初识马芸老师是源于文学,熟知马芸老师也是源于文学。文学,或许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纯洁情谊的最佳桥梁。
2019年春,因我以“陇东打工文学社”的名义,发起了一个“帮助困难文学爱好者”的志愿活动,大家纷纷响应。以微薄之力为平凉泾川残疾文学青年杜志峰捐助了一台二手电脑、网费和书籍。5月份的某日,文友李建琪、李玉娟、孟金刚、李文静等多位文友代表文友为杜志峰文友送去大家的爱心。
这次活动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随后,李玉娟文友还联系到庆阳多名爱心人士,联合起来,为杜志峰文友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每月捐助800元,他们坚持了三年,直到孩子大学毕业,这种扶贫济困的精神,温暖了杜志峰全家,也温暖了社会。
返回时也顺路看望了马芸老师,其实,她也是我们这次支助活动的一个对象,只不过是几本薄薄的文学书籍而已。不过,当我们到她家后,她非常高兴,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分别的时候还合影留念。但初识马芸,印象并不深刻,感觉她就是一个善良、朴实、憨厚的农家妇女,好像与文学还多少有些距离。
熟知马芸,是2019年农历正月初五在正阳国际举办的“新春诗会暨第四节全国诗歌春晚陇东分会场”文学活动。她放弃新春佳节和亲人团聚的时间,冒着刺骨的寒冷早早来到活动现场。打扫卫生、摆放桌椅、整理资料,跑来跑去,这一切,和她的年龄有些不很相符。因为很多来参会的年轻人都聚在一起闲聊,好像是邀请的嘉宾一样。
后来,通过交流,才了解到马芸坎坷的半生,实在不易,令人唏嘘:少年家境贫困,倍受饥苦;中年失去丈夫,倍受寂寥孤独;一双儿女还小,倍受劳累;自己身患重病,倍受煎熬。但从她利用闲余时间创作并发表在各文学报刊和网络平台上的诗歌、散文作品上,看不到半点自怜自哀、怨天尤人的消极颓废情绪,倒是满满的正能量,积极、向上、阳光!
从 2022年春开始,马芸就一直奔波于西安和镇原之间、踌躇于医院和老家之中,其中。疾病的折磨、心灵的创伤、生活的紧迫可想而知,但她并没有因此退缩和消沉,创作的文学作品却没有半点悲伤的痕迹。
2023年3月初一天的深夜,马芸从医院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在网上说“高老师,我想把这多年写的诗歌、散文,还有人物传记整理在一起,出本书,也算对我一生有个总结,给朋友和后人留一些念想,想请您给我整理一下,我一者没有电脑,二者精力也够不上”。
对于马芸老师的请求,我毫不犹豫地立即答应。随后,马芸老师陆续把她的作品通过微信发我,我仔细、认真地阅读、校正、分类,经过十多天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文字整理工作。
马芸老师的文集《岁月留痕》分为散文、诗歌两部分,55篇散文也分为《故乡来风》《亲情呼唤》《人物传记》三个部分;49首诗歌分为《故土情深》《人生五味》《思念永远》三个部分。
马芸的散文《故乡来风》以真挚的感情、朴素的文字、深深的眷恋表达了对生她养她的这块贫瘠而又富饶的土地的感念,对这块土地上祖祖辈辈生活的乡亲们的热爱,用详实的故事述说了一个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亲情呼唤》用来自心灵深处的真爱、不加修饰的文字,表达了对父母、对姐妹、对丈夫、对儿女的血肉深情、无限热爱和生死爱恋,情真意笃,视之动容,读之落泪;《人物传记》则以饱满的热情赞扬了几位身边的书画艺术家、教学工作者、有志青年热爱艺术、忠诚教育、砥砺前行的动人事迹,满满的正能量,鼓人斗志,催人奋进,为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顽强拼搏。
马芸创作的诗歌作品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故土情深》主要表述了作者对故乡、故土、故人的无线热爱和眷恋、难以割舍的深沉情感。“老院子埋在了泥土里/再也找不到这温暖的港湾/但这是游子永远的思念/子孙们难以割舍的情结/老屋子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泥土里永远都会有她的气息和灵魂”(《旧庄复坑》);《人生五味》主要叙述了对人生的体会、理解和感悟,道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蝉变是过程。“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矮小/富贵荣誉根本看不见/只有健康最重要/安静的看春去秋来/从容的面对涛过浪灭/哭过笑过依然满眼是春”(《追求》);《思念永远》则用深情的爱和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失去丈夫的无比思念和深深眷恋以及对曾经美好岁月的回忆与惆怅,不思量,自难忘。“穿过了茫茫人海/却难以找到你/失望夹着焦虑/颗颗泪珠/带着一个个和你的故事/想你就流泪/吹过的风是你吗/那么就请留步/我有好多话对你说/心里多少委屈和恐慌/藏了太久太久”。(《想你,就流泪》)
平心而论,马芸的文字功底不是很深,文学造诣也不是很高,但她以执着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以阳光和开朗的胸襟,克服家庭和自身的各种困难,笔耕不辍,把二十余万字精美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奉献给读者,实属不易,倍加赞赏!
愿马芸老师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创作出更好的文学作品,也愿马芸老师今后的日子充满阳光和欢乐,充满幸福和吉祥!
是为序。
作者,高自刚,笔名,高粱、曾经沧海,甘肃庆阳人,60后,大专文化,自由职业。曾任教师、记者、编辑、企业高管等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峰区解放路文联常务副主席,陇东诗群“十佳打工诗人”。发表诗歌、散文2800多首(篇)并获多种奖项,出版文学作品8部。

编辑制作:包焕新,甘肃镇原人,笔名惠风、忞齐斋主、陋室斋主,网名黄山塬畔人,曾任广播电视台主编,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电话:13884122919(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32771896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