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管理委员会、国际康养创新管理委员会江苏省代表处年终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江苏省代表处
2024年12月31日
国际康养领导班子及全体成员:
现将江苏省代表处2024年5月成立以工作总结和2025年规划报告如下:
一、江苏省代表处工作总结
江苏省代表处以国际康养党的领导为核心,认真深入学习政策理论:积极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发展方向中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目标与健康中国建设的紧密联系。
弘扬党的思想路线与健康文化:强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毛泽东思想的守正创新,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毛主席“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思想路线。组织各类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端正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态度感情,以思想引领健康中国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江苏省代表处 2025年工作规划
江苏省代表处以国际康养党的领导为核心,积极认真学习落实总部工作安排。
( 一)深化政策理论学习与宣传
持续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内容,组织专题研讨和培训,确保委员会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加大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二)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发文字号:农市发〔2024〕4号
关于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通知的大农业基本思路。聚焦智慧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瞄准农业农村生产管理面临的难点问题,组织实施智慧农业3大行动,通过政策拉动、典型带动、技术驱动、服务推动,形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工作成果,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全面发展,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促进健康产业经济升级
1、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的投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争取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新能源医疗设备、智慧农业技术等领域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推动传统农业企业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的规模化应用,打造一批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产业示范企业。
3、鼓励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有机农业、中药材种植、花卉园艺等,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与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
( 四)优化生态环境与健康协同发展
1、加强与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协作,建立更完善的污染监管长效机制,确保重点污染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并推动其向绿色生产转型,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2、加大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新增一定面积的城市绿地和绿道,同时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提升城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健康环境。
3、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如循环农业、生态养殖等,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提升民生健康保障水平
1、协同教育部门制定并实施健康校园建设计划,将健康素养和农业知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对农业与健康关系的认识。
2、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使人均预期寿命提升目标取得更显著的进展。
3、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健康扶贫、医疗救助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健康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4、推动发展“农业+康养”模式,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业产业基础,开发乡村康养旅游项目,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健康养生选择,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 五)加强健康文化与思想建设
1、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健康文化宣传活动,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健康文化和农业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健康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
2、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文化活动等形式,强化全体人民对健康中国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与农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3、组织开展农业科普活动,普及农业知识和健康饮食理念,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