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都在特立独行了,你还在干什么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陶玉山

不管喜欢不喜欢,都不可否认,王小波是中国文坛、乃至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另类存在,是不被纳入正统作家派的作家,更是一位个性鲜明、文风独特的特立独行的文学骑士。他那风趣而犀利,却又敏感而细腻的文字让我们品味到一个有趣的灵魂。他的文字语言里充满了色彩和味道,骨子里是入世的烟火气。常常会让你笑着思考,笑着叹息,笑着被折服。他或许不够讨喜,但他以自己固有的方式,真实地生活着,真实地感受着,以及真实地表达着。生活中最大的意义,在于成为一个“有趣且真实”的人。这些独有特点,在他的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杂文自选集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他的文字里,有深刻的思想,有趣的灵魂,能够跨越时代的鸿沟,为当下的我们解答困惑。让喜欢读书的我们由衷感到:遇见王小波,实属于人生一大乐事。
“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他货真价实。”通过阅读这本杂文自选集,最大的感受就是王小波是一位敢于直面人生困境、敢于挑战权威、展现生命意义的作家。敢言敢写,思想认识有深度,言辞犀利精准,不乏调侃讥讽,名言警句随处可见,让人大呼过瘾。说出了好多我们想说却不知怎么说的话是这本书的特点。他以其独有的尖锐犀利的笔锋挖掘生活背后的真相,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用自己的作品说明了“一个人可以虚度年华,但不能虚度思想。”而“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多读书多学习,能让你不偏执,不狭隘,能以不同的目光丈量世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那么非常吸引人的美文篇章阅读之后,思绪起伏,感想多多。
在王小波的文章里,始终洋溢着对自由的执着追寻,以及对荒诞现实的强烈反抗。他的文字幽默诙谐中蕴含着丰富厚实的人生哲理。他擅长运用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细节巧妙地揭开生活的面纱,让我们读者在忍俊不禁、开怀大笑之余,内心深处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其典型代表性作品就是该书中收纳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以猪的形象来象征那些敢于反抗权威、追求自由的人,只有王小波有这个创意并完美地写出来。这只猪的特立独行,首先体现在对自由的执着追求上。对于我来说,当年第一次阅读了这篇文章,真的是振聋发聩,才知道自己甚至连猪都不如。有没有反思过: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只杀猪和你呢?让人不得不感慨,连猪都特立独行了,你还在干什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应该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才对。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花刺子模信使问题》《我看国学》《思维的乐趣》《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我为什么要写作》……这些脍炙人口的杰作,充满了智慧和独特且有益的见解。内容之全面,逻辑之自洽,观点之鲜明,语言之诙谐,思想之深刻,无不让人赞叹叫好。那些真知灼见,颇具远见卓识,给人的感受启发是难得一见的,每次重读,都是会有新的收获,可以说是能享受一生。其中的《沉默的大多数》尤其为人关注,影响甚远。是的,我们身处一个喧嚣的世界,人人都在高谈阔论,通过不同媒介发表各种观点看法。好多观点看法根本不用分析就可以明确知道不仅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更是充斥着谎言、偏见和狂热。当热爱生活的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类似“疯人院”的社会环境,保持沉默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尽管看的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来。一句话,与其被裹挟其中,不如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追寻自己需要的东西。为什么要沉默呢?因为看透了生活本质。因为有思想,所以要沉默。沉默的大多数总是在看,却极少去表达。而通过不沉默的方式表达观点,这是相当有趣之处。正如作者在结尾处所说的“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阅读《我的精神家园》的这几十篇杂文,让人由衷感受到他的观点从不偏激,他的语言十分幽默,他的文风自然贴切。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密布在随手翻阅的每一页,由此可以望见他所在的有恢宏气象和开阔格局的世界。敢于直言现实中好多别人不敢涉及、更不敢说的、真实存在的东西,诚实地面对现实。书中讨论了思想文化领域,譬如社会道德伦理、文化和国学、民族主义等,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和伪科学、女权主义、写作、影视、书评和社会现象评论等,可谓包罗万象。那种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实在感让人喜欢,更是叹服不已。从而感觉到阅读这本书心里很踏实,很享用。能够让我们及时反思自己,不误入繁杂的社会的漩涡中难以脱身。是的,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开悟,绝大部分人都困在生活里。阅读这本书,让我多了一点理性,少了一点偏见,同时多了一点包容。更新了许多认知。更主要的是,让我对当下社会出现的许多事情看的更加清楚,减少了很多浅见和愚昧的认识。任何不能令人满意的东西,不值得我们屈尊。对作者所说的“作家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不可为一点稿酬就来为祸人间”这句话由衷赞赏点赞。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别的,是认知。有人说,2023年之后的日子,特别适合阅读王小波。因为经过三年疫情后,一切都意味着改变了。有些无奈,除了自己,谁也不会懂;有些事情,除了沉默,谁也不能说。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也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作为我们平民百姓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面对新的生活,我们都得有自己明确的选择:你是选择安之若素,还是要特立独行?说到底,我们费尽全力,不过是过上普通人的一生。“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我很幸运,很荣幸,和好多喜欢读书的人一起挑选了王小波这本书。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快乐是装的,其余的都是真的。而王小波却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若我能如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天妒英才。王小波仅仅活了四十五岁就因病而逝,让我们痛惜不已。但是,“特别崇尚宽容、理性和人的良知”、被誉为“自由思想家”的他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彩。让我们明白了真正的自由,是让人能成为他自己。作为喜欢所有有趣的、飞扬的东西,他的文学就是思想超越平淡乏味的现实生活。他用自己短暂的人生实现了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多么洒脱,多么美妙。单是想想都是陶醉人心的。我会永远感动于王小波笔下的文字……
历史经验证明,所有的未来都超乎想象。时光不能倒流,历史却随时可以重演。现在我们看到的现象,其实在过去都极为相似地发生过,仔细想想,真的没有什么新鲜的。而最可笑的是,我已经知道真相了,你还在一本正经、装模作样地胡说八道欺骗我。由此而言,时代需要王小波,他的这些用恰当合适、不乏诙谐幽默的语言文字写出的观点犀利、针砭时弊的杂文不但没有过时,反而给人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醍醐灌顶的深刻印象,提醒并启发我们如何对待现实,如何活出自我。
最后说点与这篇读后感多少有点联系的题外话。“听说有一个文学圈,我不知道它在哪里。”这是王小波生前不知是调侃还是说的心里话。没有加入文学圈的他一直独来独往,不受约束限制地安心写作,其文学成就让人惊叹不已。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影响越来越大。这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写好写不好,与是否是什么级别的作协会员无关的。
他的葬礼上,好几百人中,没有一个各级作协的领导,甚至会员……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