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姐当年大串联
申卫华
每当和身边的朋友相约,一起外出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总会情不自禁的,回忆起五十多年前,咱哥咱姐到全国各地,免费旅游的WG经历。
时间追溯到1966年,当年的大姐,是淮海北路上老清江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而大哥则是淮海东路,往北的市第三中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放在如今,哥姐可都是面临高考、中考的莘莘学子,处于学业冲刺的关键节点,可历史确无可复制,跟他们开了一个时代的玩笑。
当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WH大革命,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本该是汲取知识的在校学生,早晨七八点钟的有为青年,转眼之间,成了那个时代的革命小将造反先锋。而全国的大串联,则紧随着到处的破四旧立四新,成了那个时代的一大特色和标志。据文献记载:大串联是WH大革命的产物,因为当年的大革命,需要有人领头当帅,义无反顾,冲锋陷阵。于是,首先组织起大中学生,通过旅游的方式串联起来,成为一支革命的先头部队,以此来冲击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这可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比起动用工农兵,来参加WH大革命的成本更低,成事更易。
于是,在1966年,中央WG就表态,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持北京的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而在中央的号召下,全国性的大串联活动,就此拉开帷幕。外地来京的大中学生,大多是到首都北京,向毛主席接见的革命师生汲取WG造反的经验,而北京赴外地者,大多是去各地煽风点火,帮助破四旧的师生,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当年的大串联,则是以大中学生为主,也有个别小学生,跟着哥哥姐姐走的。那时的全国各地,铺天盖地的红卫兵满天飞,不管飞到哪里,都有人接待。各地的接待站,就如同现在的旅行社一样,搞全程接待,全程服务,以确保WH大革命的顺利进行。
而当年我姐我哥,正是逮住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会,不仅在伟大的首都北京,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身影,而且还到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尽情的游览了一番。记得大姐当年北上串联时,是随同同班的班长,也是后来的姐夫,以及一行十多人前往北京的。他们是举着红卫兵的大旗,带着红卫兵袖章,腰跨黄色的挎包(没有任何行李),在当年淮海东路的汽车站上的车,据大姐说是到徐州后,全体红卫兵是免费登上去京的列车。当年的姐夫,可是淮阴地委大院里的干部子弟,住在西大院的他,和韩爱晶(当年北京红卫兵五大领袖之一)曾是玩伴发小。于是,到达北京后得到了韩的热情接待,并第三次就在天安门城楼下的观礼台,得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想当年的大姐,在串联回淮后,就迫不及待将她旅游的所见所闻,在小弟我面前尽情的炫耀和讲述。尤其是讲到见到毛主席的那情那景,简直是眼睛发光,吐沫横飞。“当时,毛主席接见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人山人海有数十万人之多。我们则离得较近,就在天安门城楼下,西边的观礼台上。当看到毛主席神采奕奕,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我们频频招手时,我们的心都跳了出来。毛主席万岁的欢呼此起彼伏,直喊的我们热泪盈眶,大汗淋漓,嗓门嘶哑。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呀。”每当大姐讲到动情处,只有十一岁的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搂着大姐,感受一下她的兴奋和自豪。
大姐真棒,当年的她和姐夫,随着红卫兵大串联的人潮一路南下。从她们离开北京后,就踏遍了祖国大好河山。到韶山,游井冈(山);逛南昌,走遵义;去闽粤,赴云南。他们是踏着红军的足迹,沿着先烈的脚步,尽情的挥洒着青春和快乐。据大姐介绍,当年他们最终的目标,是准备将革命的红旗,插上海南岛的。只因为当年,想去海南岛的红卫兵太多,而过琼州海峡的船只又太少。结果等了几天后,耐不住性子他们,只得鸣锣收兵,遗憾回淮。
说过大姐,再表大哥。大哥当年参加大串联,纯属形势所逼,加之年龄尚小(十五岁),成熟不够,眼看着同校的学生差不多走光了,才相约剩下的几位,一同踏上了北去的征程。记得在大哥临走前的一天,小弟我曾拽着哥的衣角,可怜兮兮的求道:“哥啊,出去游山玩水,能否也带上我一道。”“这不行!不行!哥可是到外地参加革命的,你就别添乱了,在家里好好待着吧。”一番语重心长,就好似“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去参加长征,北上抗日”。
因为大哥参加大串联,是平生第一次离家。他怕在路上缺吃少喝,专门让当家的外祖父,准备上全国粮票。可那年那月,全国粮票尤为的紧张,只有开上有关单位的出差证明,才能到粮票发放部门或粮站换到,而作为中学生的大哥,换粮票根本是无能为力。情急之下,是当家的外祖父想方设法,通过居委会张业珍主任的出面特批,才在家属院后的新村粮店,换到二十斤全国粮票。
大哥到北京已是1966年的11月底,正好赶上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不过,大哥可没有大姐那么幸运,被毛主席接见的地点,竟安排在了升国旗处。当他抬头远望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时,除了声嘶力竭的高喊“毛主席万岁!”之外,就是全然不顾身边的拥挤和踩踏。
当接见结束后,大哥的一双布鞋,早就被踩的不知了去向。还好,回到接待处后,大哥竟有了意外的收获,当晚就领到了一双袜子和新解放鞋。而离开北京的那一天,大哥是准备回淮的,可同行的同学们坚决不让。结果他们是漫无目标的一路北上,随着大串联的洪流,不仅游览了东北三省,还到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转悠了一圈。
说起大串联的故事,虽然是一段难忘的历史,是哥姐他们美好的经历。但它给国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确是WH大革命的败笔。历史不容忘记,现如今看当年的大串联,不仅是国家管理的失控,更是国民经济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