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潍环院——书籍“触手”阅读“可及”
书香潍环院
——书籍“触手” 阅读“可及”
通讯员于钦江 编辑齐绍亮
清晨启,书香来。每逢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的大门徐开,朝气四溢的大学生们便踏入图书馆,“触手”书籍,“可及”阅读。他们在这方寸之地,或低吟、或交流、或沉思,沉浸文化之海,享受文化时光,坚定文化自信,陶冶性情、吮吸能量,达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之境,成长为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时代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书香山东”全民阅读短视频宣推矩阵活动,是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一项旨在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活动,此次活动持续传递阅读的力量,引导更多人关注阅读、参与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处潍水河畔的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建校以来打造了高标准、多维度、广系统的图书馆,全部对学生和老师开放。在这里,无论学习日,还是惬意周末,万册图书在手中辗转,飘逸书香在心中涟漪。2024年,学校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不断更新,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多彩,数字阅读热度攀升,阅读日益成为潍环院师生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作为学校育人主体之一,通过优化文献资源、创新服务模式、重构功能布局等举措,承担起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承及思想教育等职责,丰富了学校“三全育人”内涵,共担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通过文字记录让我们得以拥有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山东省唯一一所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为办学主导方向的高等院校。这是一处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高职院校,是一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高职院校,是一处融生态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于一体的高职院校。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办学理念,确立了“德能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塑造了“兼爱至善、笃学励能”的校风,实施了“三全管理”和“三全育人”的体系建设。学校全面提升育人水平系统工程,系统策划、统筹安排、精心布局,打造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与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学校文化内涵,按照“红、黄、绿、蓝、白、黑”的逻辑构架,构建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化、工匠文化、制度文化、数字文化校园文化体系,成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你最近一次读书是从什么时候?
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力学笃行的挑灯夜读。
当你沉浸在读书的喜悦之中时,你感受到阅读的力量了吗?
你能听到风吹麦浪,花鸟虫鸣。
你能看到异域山川,湖泊河流。
你能看到苍山万物,大地同辉。
在书里,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书中藏有包罗万象的文明与智慧,书籍可以带你纵观世间体察万物,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去读书吧!这是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方式!
去读书吧!书中自有诗和远方!(材料提供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张丽娜、尹成刚)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