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推出刘勇老师的美文,请欣赏
吃“腊八粥”话腊八节
文/刘勇

朗诵/向波

自从我小时记事起,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都要吃妈妈亲手给我们煮的集豆、谷、蔬、果之大成的“腊八粥”。村里村外、家家户户、乡邻右舍也都做腊八粥祭祀祖先,阖家聚食,馈送亲友乡邻,互品奇香,互送祝福。人们常说:“吃了‘腊八’又一年”,也就是说年气从这天也就开始了。

腊月初八,古称“腊月”。从先秦起,都是当作“年节”来过的,但当时并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固定到这一天,用以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来年丰收与吉祥。
腊八粥的传统制法一是:先将大麦米、白云豆、赤小豆、绿豆等拣好洗净,煮成半熟,然后加进稻米、小米、黄米,再用炆火熬,使粥浆稠度适中,吃时加糖,并拌和预先煮熟的红枣、栗子等。更讲究的,粥里还有莲子、薏米、菱角米、白果、桂圆等,做到了集豆谷果品之大成,别具风味。“腊八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通胃气、生津液,因而人们颇为喜食。腊八粥的传统制法二是: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先将玉米珍子、白豆、红豆、绿豆等拣好洗净,然后开始煮到半夜时分,煮粥且勿放碱,放碱对养分破坏最大,应当戒之。煮成半熟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吃时加拌和预先炒好的各种蔬菜、腊八萝卜(胡萝卜),并加臊子、调料等。味香色美,有和胃、补脾、清肺、通便的功效,很有好处。因而人们颇为贪食,有“腊八粥吃不足”的说法。

当然,有的地方还有吃赤豆粥的习俗。吃赤豆粥确有好处。赤豆有消毒消炎功能,民间有人常用赤豆粉调酒来涂敷痈疽疮肿,据说很有成效。赤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1、磷、钙、铁和蛋白质等,多吃可防治脚气病,并对产妇有催乳、通乳的作用。
各地还有许多特殊风味的粥,如杭州西湖的藕粥、北方的小米粥、南方的淮山薏米粥等,都是很有营养价值的。宋代大诗人陆游写有一首《食粥》诗,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诗中把吃粥作为益寿延年之法,实为经验之谈。

一般来说,吃粥容易消化,若进一步将某些谷物与其它药物共烹调,适应病症则更为广泛了,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在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热乎乎、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们、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以及在家休养的老人们的美餐。大米有和胃气、和五脏、补脾虚、壮筋骨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还可以煮山药粥、栗子粥、芝麻粥、杏仁粥、核桃枸杞粥,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
诗曰:
良宵灯火通夜明,
忙忙碌碌在厨中。
欢心已是五更后,
五味丰口热腾腾。


朗诵者向波简介

向波艺术简介
鄠邑区职工音乐文学艺术研究会监委会主席,鄠邑区职工艺术研究会渼陂诗文朗诵会会长,鄠邑区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喜爱唱歌、朗诵、主持,数次组织并参加各类公益和演出活动。爱好文学,喜欢音乐。座右铭:坚持艺术自信,不负韶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超越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