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后的童年
文/曹式清
我在人生的旅途上,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了,回首往事,感慨多多,由于老伴儿的故去,独对残月,实难释怀,为了改变一下环境,应女儿之邀,在大洋彼岸缓释一下心情。百无聊赖,忽然了回首童年时光却是百感交集。
我们是在躁动于母腹中的时候,伟大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把日寇驱除于国土之东的。
我们是在那惨烈的四年内战中牙牙学语的。
东方欲晓,当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祖国蓝天白云上的时候,迎来了我们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那时候祖国是经过多年战争洗礼,在一片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国家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那个时候的生活是相当清贫的。
父母兄弟七八个,挤在一个间狭小的屋子里,夏天,头上长满了痱子,有的都起了浓包。臭虫,蚊蝇成群的肆虐,我们却把蚊蝇戏称为飞机,臭虫戏称坦克,冬天屋里升着一个小煤球烟筒炉子,几个人盖一条被子,冻得瑟瑟发抖。有些孩子流这两桶黄鼻涕,穿着哥哥姐姐们穿小了的棉袄棉裤。两个袖口由于擦鼻涕,搞得油亮油亮的。
那时候的天气比现在冷得多,很多人耳朵都长了冻疮。洋灰地面都冻裂开了缝,玻璃上冻满了冰霜花,这花真漂亮,就象一朶朶盛开的菊花,
我还为这冰霜写过一首顺口流:
言尽冬至冷,
我爱冰霜花。
严寒封大地,
越冷越显它。
那时候我们生活十分清贫,精神世界是特别充实。
那时候我们上课是二部制,半天儿上课。比如单号班这个礼拜上上午课,双号班就上下午课。下礼拜就轮换。在不上课的半天里,老师就把大家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一个住房比较宽裕的同学家里学习,做完功课后,大家就开始疯玩了。
那时候我们玩的遊戏是多种多样的。
那时候用木头做一把手枪,玩打仗;
玩捉迷藏……
有些遊戏是现在绝对是不敢玩的危险活动。
比如撞拐,这是男孩子玩的遊戏,用手抱住自己的一条腿,另一条腿单立着,互相对撞,谁被撞倒了,谁就输了。
还有跳马,一个同学将头俯在两腿之间,用双手抱住双腿,形成了一个木马状,别的同学一个个从上面跳过去,然后另一个同学变成木马,那些个同学又从他的上面跳过去。周而复始。
打嘎嘎,就是将一块木头削成两头尖,用一个木棍一打尖角,这个嘎嘎跳就起来,然后快速的将这嘎嘎打出去,看谁打的远,谁就算赢了。
咬老根是秋天玩的游戏,秋叶满地,一般用杨树叶的根,去掉树叶后,把两个树叶根交叉在一起,两个同学各拉住自己的那个树叶根,互相往怀里拉,谁的叶根断了,谁就输了。然后就把这些树叶根放在鞋底,穿上鞋,这叫闷老根,据说,闷出来的老根有劲儿。
推铁环,是用粗铁丝弯一个圆圈,然后再用铁丝弯一个推的工具,在马路上推着跑。
什么弹球,拍毛片,抽陀螺,抓子儿,跳房子,拿大顶……总是玩的挺不亦乐乎。
集体玩儿的游戏有踢球,当时人少,马路上行人也不多,基本没有车,用砖头摆了两个门,分成两组,就开踢。
还有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砍子儿,跳绳儿,跳房子……
有些游戏和政治宣传有点联系。比如女孩子跳猴皮筋,她是从低往高处跳,边跳边唱着歌谣,唱一段歌谣猴皮筋就长一级,直长到腿够不着了,那就换人。记得当年有一个歌谣是这么唱的:
“猴皮筋,
我会跳,
三反运动我知道,
反贪污,
反浪费,
官僚主义也反对。”
还有一个是拉人,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面对面站着,中间有一段距离。各组手拉手站成一排,甲组边唱边边摆着手臂,向对方走着,唱词是:“我们要求一个人”然后后退唱到“我们要求一个人”,退到原处。乙方也用同样的节拍唱到:“你们要求什么人,你们要求什么人?”甲方又唱到:“我们要求李士栋,我们要求李士栋”,乙方又唱到:“什么人来同他去,什么人来同他去?”甲方又唱到:“魏世仁来同他去,魏世仁来同他去。”这时候,这两个同学就出来,脚并到一块儿,手握手开始用力往自己的方向拉对方,谁把对方拉过来,谁就赢了,这个人也就归对方了。自然身高马大的魏世仁赢了李士栋,然后李士栋就归对方了,输方变成了邀请方,周而复始,哪方人都被对方拉过来,另一方就输了。
清贫的生活,欢乐无邪的童年,每当我回忆着那段美好时光时,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充实无比的欢乐。
现再看着孙辈们,他们除了繁重的学习,尽无休的做业,还要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补习班。抽出点宝贵的时间,就低头专心一意的玩儿着手机,他们没有欢乐也很少有知心朋友,也没有什么心灵相通的伙伴,他们的生活虽然富足,我总是感叹他们心里世界的孤独,个人行为的自私,执着,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他们每行一步,都要在大人的扶持呵护下进行。他们虽然有很多的玩具,但主要的玩具却只有手机。看着这一切,心里总是有点悲凉,难道这就是我们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吗?

作者简介: 曹式清78岁,退休教师,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古诗词。霞满天文学,文化传媒签约作家。

云卷云舒,大庆诗文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喜欢诵读及传统文化,坚持文自情来,声随情去,用心阅读,用声音传递。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一到三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500~10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主编: 张馨予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临江独立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蓝克 心灵活水
运营管理: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