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言,历史有声
——《英雄浩气 凛然千秋》读后感
陶玉山

叙述收复老山涌现的一等功臣的《英雄浩气 凛然千秋》这本不到17万字的纪实文学,我竟然读了两个多月;为了写好读后感,又准备了一个多月。这在我的阅读史和写书评史上是罕见的,前所未有的。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好书读不快”吧。
这是一本真正用情、用心,甚至可以说是用血汗写出来的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普通人的故事最感人。二十个一等功臣、加上外一篇亓树杰政委的事迹《脚一踏上战场就忘掉了一切,枪一响就淡化了生死》,二十一篇长短大致相同的文章,详述了二十位一等功臣参战的故事和退役后平凡的生活。在阅读的时候,时常会被那些用顺畅、简练、生动、感人的文字所叙述的故事打动,被那些普通战士朴实无华的语言所折服,更被那些一等功臣的经历和英雄事迹所感染。读着读着,往往会格外激动,难以自已,不得不放下书,到阳台望望远,平静一下跌宕起伏的心情,然后继续阅读。如此等等,循环往复;再加上好多篇章或段落必须回过头来重读,加深印象,两个多月的时间读完,实在不算过长。好几次,在阅读的时候,在被那些英雄的经历、事迹所感动之时,耳边总会想起《血染的风采》这首歌的曲子。耳濡目染之下,对作者用恰好的平白无华的文字所记录的那些细节、情节,印象尤为深刻难忘;有时在现实生活中无意想起,也会觉得是那么生动感人……
为英雄立传,弘扬英雄之光。以我观书,方得好书。这是一本纪实性的英雄书籍,是向英雄致敬之书,让我们读者看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场战争,以及带给个体的荣光和伤痛。全书没有一处拔高,也没有美化,更没有渲染。一切如实写来,一切还原历史,是感人至深的有血有肉的英雄群体,字里行间涌动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正能量。让我们知道了英雄不是天生的,更不是高人一等的。他们都是普通人,纵观二十个一等功臣的事迹,可以发现他们不但没有一个说过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甚至不乏战前犹豫不决,害怕,乃至胆怯的,可以看出他们也是怕死的。但是,令人敬佩崇拜的是,在面临生死考验时,他们没有退缩,更没有脱逃,而是直面而对,勇往直前,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果敢和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英雄高歌。由此说来,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是写实的,更是真诚的;让我们读者真正认识到原汁原味最可信,有血有肉更感人。真得是英雄无言,历史有声。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说一下我们当年收复老山的过程。老山位于我们中国和越南之间。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之后,越南不断增兵老山侵扰我国,致使好多无辜边境国民死伤,国境处于极不安宁的状态。遵照中央军委收复老山的命令,从1984年4月2日昆明军区向老山地区的越军突施炮击作战开始,到1989年10月中央军委命令成都军区正式解除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结束。最后两国经过多次谈判,划分了边界线,相比战前,我们国家多划分了37700平方米,实际控制了老山主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是无数烈士的生命换来的,是这些一等功臣舍生忘死的回报。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真正的世界,放下手机才能看见。即使没有当过兵,我们也知道,战场上荣立一等功的评定标准极为严格,甚至苛刻,是非常难的。一般认为,只有在战场上战绩显赫而牺牲的指战员才有资格获得。能够荣立一等功而且活着,往往被认为是“活着的烈士”。阅读这本书,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作者的职业操守和对英雄的由衷崇敬,使得每篇一等功臣的英雄事迹都是那么活灵活现,那么接地气,有人情味。《眼球被炸出后自己摁进去,呼叫炮火轰击敌人》,《我从不为荣立一等功而感到荣耀,只为能活着回来而庆幸》,《手刃敌人,至今那张脸经常出现在梦里》,《“生死天注定,成败我做主”》……单看这些实实在在的标题,就非常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在这里,我无意介绍叙述情节,甚至细节,只是谈谈自己的感受认和收获,如果谁感兴趣,喜欢这本书,可以联系作者。这些生动鲜活的故事,在深深触及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洗礼净化、认知和思想得到提高的同时,更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英雄就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真的是战后活着已是不易。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好好活着。过去看过一篇写从老山前线回来的文章。里面说,从前线回到营地的战士,最大的愿望就是洗个澡。更有的战士,因神经多日一直紧紧绷着,成了习惯,无法入睡,只能借助药物;就算进入梦乡,也是依然感到紧张和痛苦……没有亲身经历者,没有发言权。因为看过写老山前线的文章,才感到这些一等功臣的成长过程是那么耐读,那么感人,是那么值得我们尊重、学习。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不仅详细叙述了这些一等功臣的昨天,还写了他们的今天。让我们知道了他们并没有躺在功臣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像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那样,“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他们,深知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纵有花和海,我只守初心。”时刻不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曾经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厮杀过。他们从部队回到地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工作性质、条件怎么样,都是保持一个革命军人的本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得起一等功臣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看到他们在不同地方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相同的可喜的成绩,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他们鼓掌叫好。他们不是活在昨天,更不是活在未来,而是脚踏实地地活在当下。活着就要带着光,即使世界再黑暗,也要努力发亮。真的是:战后荣光但深藏功名的英雄气质,永远值得我们记录和亲近,追慕和爱戴。从而真正认识到:时代需要英雄,英雄影响时代。同时对作者用心良苦、匠心独运的写法赞赏不已。
血与火的洗礼、灵与肉的较量,是最血性、最灿烂、最难忘的人生篇章。历史尘封记忆,英雄永存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大力宣传英雄事迹,弘扬传承英雄精神,就是广泛传播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这个突飞猛进、泥沙俱下的年代,《英雄浩气 凛然千秋》这本书的出版其意义和价值非同小可。此时此刻,学习英雄,树立榜样,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头脑,更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片拳拳之心。我想,好好阅读此书,用实际行动向英雄学习,就是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作者精心付出的最好的回报。
读其书,不可不识其人。最后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
李培乐,八零后,南开大学哲学硕士,山东作协会员,资深媒体人。多次获得山东新闻奖、大众新闻奖、全国法制好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等。现供职于齐鲁晚报。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