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与东平府学
陈国梁
李谦(1234—1312),字受益,号野斋,元代东平路东阿(今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镇东堂子村)人。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
一
东平,是处在京杭运河中心的重镇,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当时,严实领东平行台,他在东平路招揽名儒,兴学养士。
当时,著名的儒士王磐、宋子贞、商挺、李昶、刘肃、张昉、徐世隆等人都到了东平,东平府学大儒云集,在当时成为国内名重一时的地方府学。
李谦少年时就学于东平府学,《泰山学案》说他“日记数千言,作赋很有名。”元宪宗五年(1255年),东平府新学落成后,首批府学生员六十余人,迎元好问校试其文,选拔了李谦与徐琰、孟祺、阎复等四人,号称“东平四杰”,李谦凭借自己的才学居于首。
李谦在东平府学学成后,被选任东平府学教授,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累官至万户府经历之后,又回到东平任教授。在以前,教授没有俸禄,郡里从儒户那里征收一百两银子作为酬金,李谦辞谢说:“我家并不特别贫穷,怎么能够像积货经商那样做呢?”因此,他从不收学费。那时,穷人家的孩子哪读得起书,听说李谦不收学费,投其名下的学子像潮涌一般。
李谦教书不收学费,学子们的家长也是明事理的人,况且,人家孔子教书还得收学生的“束修”。于是,有的学子家长就主动拿出银两,送到学馆里,但都被李谦一一婉拒了。
李谦教学认真督促,生徒多有成就。
其府学弟子王构,善词赋,弱冠以词赋中选,被授以东平行台掌书记,后官至济南路总管、翰林学士承旨(从一品),王构有文集三十卷。
其府学弟子李之绍,在家乡平阴教书,一生“惟以教育人才为心”,后来为著名的教育家,曾被李谦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推荐到朝里,从事《纂修世祖实录》,后升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
其府学弟子曹伯启,成绩优异,后官至集贤学士,御史台御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李谦的培养和扶持,因此十分感念恩师的栽培,在其文集《汉泉漫稿》中,有多篇诗文写到李谦,其《寿李野斋学士》一诗,尽现了对恩师李谦学术与人品的双重美赞:
紫禁衣冠旧绮园,玉堂仪彩更清温。
自然官职名何重,无事威严道愈尊。
万里春融谁可继,一宗元气谅斯存。
瓣香献寿梅花底,愿比岷山活水源。
在古代诗词中,紫禁代指皇宫,绮园代指隐士,通读曹伯启此诗,可见他在恩师的寿辰到来之际,怀想李谦无论是在东平归隐之时,还是回到京城翰林院任学士,他都不以官职名声压制别人,而是以自己的学问治理才能傲然独立。李谦作为一代大儒,他自带一身儒学精华生成的风度,时时刻刻像万里春风带给人们成长与生机。曹伯启说在恩师寿辰之日,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深恩,继续跟随恩师学习儒学、历练人格,愿老师的事业如高山流水连绵不断。
二
现存的元代山东地方儒学的学记里,由李谦执笔的最多。其尊儒重学之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元至元十二年(1275),东平府学教授李谦应泰安州学教授王祯之邀,撰写了《重修泰安州庙学碑记》:
泰安州庙学,金大定间郡守徐公伟以岳祠羡材增大之,其制仿阙里之旧。遭罹兵乱,幸而完存,然以岁月滋久,不能蔽风雨,将有压覆之患。累易前政未暇葺者,逮至元辛未洺州防御使马公骧来尹是州,视事之始,致谒先圣,顾瞻庙貌,退而叹曰:事有急于此者乎?乃慨然有兴作之志,首出俸币,以为僚属之倡,同知储者公企范迭相赞和,由是境内士民以至缁黄之属共为佽助富者以资,贫者以力,初不出强勉驱率而人自乐为先撤大成殿治而新之,次及贤庑次及神门讲堂斋舍之类,焕若完整。率视旧加隆像,设颢严一新,绘事又图七十子暨先儒于两庑。会州之监司瞰撒,令尹孙公民献,判官郭公敏相继而至,凡纤悉未备者皆踵成之。
州教授王君祯遣其门生刘琛驰书东平请记其事,仆以文字淟涊谢不敢当,刘生申其师之辞则又请,度不可终辞,辄以所闻,复之,三代之世,自二十五家之闾,以及万二千五百家之乡皆有序有庠,立道德者为之师,序以明教,庠以行礼而视化焉。而又各有教法,岁时若月朔祭祀,会而读之书,其敬敏任恤者,书其孝友睦姻。有学者书其德行道艺,三年大比,而兴贤者能者以礼宾之,其不帅教者观之以射乡之礼不变,则移之左,移之右,移之郊,遂先王之于民所以教之之方可谓详且悉矣。民自成童以上,已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则知朝廷君臣之礼,所谓人有士君子之行者岂虚言哉。呜呼!斯民也,三代之所与共学者,也然而古今异制习俗亦不得不异。犹幸一郡一邑,亦自有学以为云之耳目使观其素习而知揖让進退之仪,养其良能而明孝弟忠信之实,虽不能尽如粹古而其遗意具在信乎。其为风化之原而为政者所当务也。马公自下车以来首为是举其亦知本末先后矣。昔文公守蜀郡,兴起学宫,学者至此,比齐鲁卫颯典桂阳修庠序之教,而邦俗大化,蜀郡桂阳皆僻远荒陋,不知礼教,自两君为政,蛮夷之风为之一变,矧泰山圣人乡郡,去洙泗才百有余里个好儒术户知读书,今学成教,举当有通经学古之士,如泰山、徂徕二先生者出焉。公与为有力,兹故表而出之,异时传循吏者得以考焉,其余治绩尚多郡人例能道之此不书。至元十二年夏日月甲子东平府学教授李谦记。
由此可知,泰安州的庙学在金大定年间,由泰安郡守用整修岱庙的余材进行了整修和扩大,其形式仿照曲阜孔庙的旧制。文中记述至元辛未(1271年),马骧到泰安任州尹,在州学教授王祯的建议鼓动下,他和令尹孙民献、判官郭敏一起筹划复建庙学,“富者以资,贫者以力”,不久毁坏的建筑得到恢复重建。王祯作为州学教授于是立碑纪念,为了扩大影响于是让弟子刘琛赶到东平府学请李谦写记。盛情难却,李谦便写了这篇长达八百多字的记文,文中对地方官员复建庙学大为赞叹:“有通经学古之士如泰山、徂徕二先生者出。”这里的王祯有可能和《农书》的作者王祯是一个人,至元十二年王祯已升任泰安州学教授。如此,王祯的生平事迹将得以补充。由此可知,王祯不仅是一位农学家,他还是一位从事州学教育多年的教育家。
至元十二年(1275年)翰林学士王磐推荐李谦成为应奉翰林文字。从此李谦离开了家乡东平,离开了他从事州学教育长达十五六年之久的东平府学。
为推动地方教育发展,李谦积极参与地方庙学的兴建,不计报酬为附近庙学撰写碑文,成为元朝山东儒学碑刻撰写最多的文士,如《重修泰安州庙学碑记》《重修高唐庙学记》《重修成武庙学记》《冠州庙学记》《重修济州庙学记》《肇建肥城庙学记》等近 20 篇,对家乡教育殷殷关切,寄望甚高,可见李谦在山东地区的威望相当高。
李谦以文章著名于世,为文醇厚古朴,不尚浮华,为学士所宗。他著有大量诗文,皆存《野斋集》。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 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 【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 【共赏好诗词头条号】 【河头店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48个编辑窗口!如下:【主编.李红】【儒子叟国娇】【向幸福出发编辑部】【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文学社】【香文学社】【乡愁】【姜海修] 【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 【雪冰心】【吴金祥】【雨后初晴】【清风入心菲】【黎明】【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徐凝】【清风明月】【王川海】 【春意盎然】[笑语如初】[马老头子】【忘忧草】【孟浩然诗社】【清波微澜】 【西湖】 【江南】【阳春三月下扬州】 【千里与君同】 【一轮明月】 【同醉唐风宋雨中】 【诗意】 【诗意朦胧】 【田园风情】 【诗情】【书香】 【墨兰】【小雅】【鸿雁】【一城故事】【一帘幽梦】【蓝天白云】 【孙世伟】本团队下设65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爱心传递】 【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 【都市头条向
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文学社】【沽河一叶舟】【歌缘友聚好声音】 【文学范耕净土】 【中医中药益寿延年】 【共赏好诗词】【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主播乐园】 【歌缘友聚好声音】【原创摄影.对联.字画】【唐风宋雨寄君情】 【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 【有缘干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 【春风十里不如你】【春百花秋有月】[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 【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 【真心诗苑】【荷塘月色文学社】【香文学社】【南湖書香斋文学社】[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清风入心菲】【安好】【布衣诵者】 【警剑、】【五之堂主】【五之堂主/新诗集】【五之堂主/系列词律分享】【五之堂主格律诗词专题】【徐凝】 【诗心不老】 【研之鹿】【高山流水遇知音】【情与感】 【诗意朦胧】【心有灵犀】 【诗意】 【灵犀】 【田园风情】【宁静致远】【书香】 【墨香】【红梅】【墨兰]【诗情】【画意】【大雅】【不雅】【空谷幽兰】【幽芳逸致】【鸿雁】【轻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 老师们!自2021.2.22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 《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

非文友拒加!: 拒闲聊!拒加群! 非诚勿扰!本作品配图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