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古韵中探诗,墨痕自馨
一一一向云诗词作品赏读
夏智定
认识向云,也有岁月久长之感了,作为新诗创作群中的互为诗友,我也常能读到他的新诗。向云写新待,其觅题甚佳,所谓「题好诗一半」,一个好诗题拟就后,读者一见,眼下便一亮,题中,本就蕴含诗意呀,记得他的《焦尾琴》、《人间四月天》、《迎春三弦的音色》,诗题甚美,若循题追读,果见句式意象也瑰美多境或旁出新意,令人叹赏不已。
香港诗人中,既善新诗又爱徜徉古诗词创作者,可谓寥寥无几人,这是心游古今丽藻的文学之士在今日之罕见表现。日前,又有文缘读到向云拟结集出版的古诗词作品,乃逐首品咏之,居然抑揚生情,古风盎然,有些短句,也尽有唐宋之风。诸如《芍药》:「芍药何需宠,贪名学牡丹?春情无几曰,谷雨有轻寒。」这些五言诗,琅琅咏之,自有古风拂拂。再如《猿鹤妙谈》:「梦舸载深秋,山房夜泼雨。诗人不愿还,猿鹤猜言语。」细细品咏,颇有唐代岑桑、皮日休等诗人写情之境,令人神往。
宋词,向云之作也不俗,如《点绛唇》、《卜算子》等,应物写景抒怀,时见好句,如「诗成翻卷看,燕飞來。」词味十足,意境悠永。
向云的新旧诗词之作,其造景造境及立意高下如何,读者更可一新所見,不待笔者赘言,乃所感。
(作者乃香港诗人,原香港大公报文学版主编、香港诗评家協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