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祥:将“信鸽精神”演绎到精彩绝伦的人
——纪实文学《乡魂2—贾村塬人物》选载(03)
●吴万哲(陕西宝鸡)
来源/西府新传奇
世上有一种禽鸟叫“信鸽”,外表看似柔弱,其实内心却包藏着一颗坚韧不拔、视死如归、勇敢顽强的心,在通信极不发达的古代只要把一只信件交给它,它就一定会穿越千山万水,崇山峻岭,不辱使命,将信件送达目的地。这种敬业、守信、百折不挠、永远向前的精神令人赞叹不绝。在通信发达的今天,人们还在豢养它,开展各种各样的赛事,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力量。刘应祥就是这样的人,做企业成就辉煌,饲养信鸽,成绩卓著。
他生于1957年8月,贾村镇东坡村四组人。二级建造师职称,曾任宝鸡市惠沣建筑公司第六工程处总经理、宝鸡市信鸽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他励志奋进,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建筑企业家,多次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处长”等;他还是宝鸡市最早饲养信鸽者之一,他饲养的惠沣系列信鸽数百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信鸽大赛,上百次获奖,为宝鸡市争得荣誉,受到人们好评。
一
刘应祥,1974年高中毕业,即回村参加生产队劳动。曾在冯家山水库西干渠修过水利,担任过生产队会计,当过村办企业染布厂厂长,承包经营过村办砖瓦厂。1980年跟随村上副业队到宝鸡市区搞副业,当装卸工、搬运工,用架子车给人拉货,每天累死累活仅挣1.56元钱。1982年用仅有的200元钱买了台二手手持拖拉机,夏天给人碾场,冬天拉煤,平时搞些小运输。两年后,他组织村人筹建了拖拉机车队,开始仅5辆手扶拖拉机,后来发展到10多辆,拉货,给建筑工地运沙子。1987年,他进入贾村镇建筑公司,经理看他文化程度高,办事认真,人际关系好,便让他当起材料采购员,专门负责各类建筑材料的采买。
经过5年的学习、磨练,他精通了建筑行业各类技术和技能,1992年11月起,担任项目经理,独立承包工程。后来贾村镇建筑公司不断做强做大,公司更名为宝鸡惠沣建筑公司,他被任命为第六工程处处长。他从事建筑行业30多年,在宝鸡市区和各县建设楼房三四十幢,代表工程有体育路老孙家羊肉泡框架式高楼、宝鸡市荣校4栋家属楼,千阳、虢中、虢镇名苑及金河上居31层高楼等。所建工程多次被评为陕西省、宝鸡市“优良工程”,多次荣获陕西省、宝鸡市“文明工地”。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项目经理”“优秀处长”。他为人正直,豪爽,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技术和经验,指导、鼓励和培养了一批贾村建筑新秀,并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二
他一生不打牌,不赌博,有个最大爱好饲养“信鸽”。
鸽子人称为“和平鸽”,象征着和平、友谊、希望和五谷丰登。信鸽是经过人们长期择优培育和驯化,古时用于国防军事传递信息情报,现在多用于竞翔娱乐。信鸽比赛是国家倡导的一项有组织地“培养信鸽文化交流、弘扬信鸽精神”的体育竞技活动。2004年,他突然对饲养信鸽产生深厚兴趣,便开始建鸽舍,学知识,将业余精力全部投入信鸽养殖事业,成为宝鸡市最早信鸽养殖人之一。他由最初的7只养起,最多达到200多只,开始一只五六十元,最贵一只达到25万元。
行行出状元。他建筑事业干得红红火火,业余爱好也一举成名。2008年一次全国信鸽飞行大赛,他养殖的“惠沣一号”信鸽,在全国数千只参赛鸽群中脱颖而出,飞行5000多公里,一举夺得状元,获得奖金48万元。意外成功,使他更加热爱养鸽。近20年来,他饲养的“惠沣系”信鸽,数百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信鸽大赛,上百次获奖,不仅为自己带来喜悦,也给宝鸡市信鸽体育竞技事业赢得荣誉。
2019年,宝鸡市信鸽协会成立,在首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他被推选为副会长。几年来,他和其他领导成员一起,带领全市信鸽爱好者,开展学术交流,养殖研讨、飞翔训练,完成我市上百项大赛、庆典信鸽放飞活动,并多次参加全国、省、市赛事,与毗邻省市鸽协合作交流,还远赴欧洲参赛、考察,为推动我市信鸽体育竞技活动做出贡献。
采访中,我好奇地问他:一个整天忙碌的企业家,哪来闲情逸致饲养鸽子?他笑说:鸽子外表看似柔弱,其实内心却包藏着一颗坚韧不拔、视死如归、勇敢顽强的心,它目标如一,不管千山万水,崇山峻岭,不吃不喝几天几夜就能飞行几千公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创业人士所需要的吗?还有,鸽子也叫和平鸽,在尔虞我诈的商场拼搏久了,人的心情难免浮躁,工余时间养养鸽子,会使人心态平和,参加一下体育竞技,又能唤起人奋发进取的激情。他还告诉我,养鸽子,一要有知识,二要勤奋,三要有探索精神。
他所说的这些,不仅是养鸽人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经验之道,“信鸽精神”成了他人生动力和成功之源。
三
刘应祥注重家风建设,做事先做人。他告诉我父亲曾教导他:一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他说他最感激他的叔父刘让。他初中毕业后不想上学了,叔父却再三动员,告诫让他再穷再苦也一定要上完高中。他说他只所以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读了几年书。他深深体会到:多读书的人和读书少的人做事就是不一样。
他一生为人真诚,恪守诚信,一辈子没有贷过国家一分钱,也没欠过别人一分钱,没做过亏心事。他一生走得端,行得正,干得成事业,更守得住初心,注重人品。他深知“知足常乐”的道理,与人为善。他知恩图报,每年春节,总要将对自己有恩的人请在一起喝酒,以表谢意,坚持多年。他关爱家乡,村上有什么事总是第一时间捐助。村上集资建校,他捐助1万,修路又捐1万,道路加宽又捐5千。村子唱大戏,一下子又捐了五六万元。他好助人为乐,亲朋邻里有了急难险困,总是热心相助,留下很好的口碑。
他家庭和睦,幸福。夫人勤劳、善良,和他相濡以沫几十年,是他事业的贤内助。他特别重视子女教育,引为自豪的,一子二女三个孩子学习都非常优秀。长子刘晓伟,西安空军工程大学毕业,放弃从军铁饭碗机遇,自主创业,成立宝鸡东宇航特种货物运输有限公司,事业有成。大女儿刘晓莉,宝鸡工业学校毕业,在秦川机床厂工作。小女儿刘晓萍西安培华学院毕业,在解放军987医院工作。他眼光长远,早在1993年国家开始实行养老保险政策时,许多国家单位也不愿意交纳保费的情况下,率先给自己和夫人办理了养老保费,如今二人退休后,都能领取到和国家正式职工一样的养老金,令许多人不得不佩服他看问题的长远性。
2023年5月1日,他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67岁。5月6日在老家东坡村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宝鸡市信鸽协会、贾村塬众多企业家及他的亲朋好友上千人前往家中吊唁,慰问家人,缅怀先生,场面宏大,先生尽享哀荣。
刘应祥虽然早逝,但他一生将敬业、守信、不屈不挠的“信鸽精神”演绎到精彩绝伦,值得人们怀念。
吴万哲,陕西麟游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一级编剧、高级政工师职称。陕西作协、戏剧家协会、编剧协会、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当过教师,从过政,做过企业政工,办过杂志。有影视及各类文学作品300万字。主编纪实文学《奔梦》《人间正道谱春秋》《风韵》、散文集《硕果满枝》等。编剧拍摄电影《秦火》《吕建江》等5部,电视剧1部,微电影30余部,栏目剧100余个。报告文学、散文等若干。出版著作有27万字纪实文学《西府奇人》和30万字《乡魂——贾村教育40年纪事》。电影《秦火》《吕建江》、报告文学《燃烧到最后》,散文《难忘的跪拜礼》,微电影《墨宝》《万家酣梦》《追梦》《新生》《生命的托举》《寻根》,喜剧小品《灭鼠》《山妹》等50余次在国际、全国、省、市获奖,荣获“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市优秀文艺创作奖”“秦岭文艺奖”。近年有独创优秀人物宣传品牌“西府奇人”,被誉为“宝鸡文化新现象”。电话、微信:15891078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