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珍传承仪式上的致谢词
冯宝哲
各位嘉宾,各位亲朋:
今天是2025年元旦佳节,正好是我的古历米寿生日,能够同大家一起迎新庆寿,我感到十分高兴!对各位的盛情厚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这一辈子,虽历坎坷,特别是经过文革九死一生,能够活到现在,应该也算一个福人。根据我的记忆,家族中父辈共12人,只有3人活过七十,我的父亲是正月初一辞世,剛进六十四岁;我这一辈,共18人,我是老八,兄长们已于几年前全都故去了,弟辈10人中现已走了一半,有的还卧病在床,在同辈中就数我年岁最长。能够活到现在这是出乎预料的,因为我自知家族有三高血缘,能够活上七十就算十分幸运了,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欢度米岁寿辰,今天能同大家一起庆寿,幸福之感,将我包围。我的老母,曾经寿高九旬,看来我可以赶超她老人家了。我深知我的这些幸福,离不开国家的护佑,离不开社会的保障,也离不开亲友的帮助,离不开儿孙的照顾,在这里我向国家、社会以及亲人们表示深深的感恩之情。
我的属相为牛,十分崇尚老黄牛的曳套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龙年春节时我曾写有一首感怀诗,内容是:“能达米寿已知足,再续春秋天赐福。心态平衡无过望,脑筋清醒不糊涂。习读吟写情奔放,安泰乐欢身畅舒。磊落一生历风雨,留痕五卷记征途。”表明过自己对生活的满足。能够长寿,自然是人人都盼的好事,但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却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现实的情况是我已垂垂老矣,自知时日有限,是应当未雨绸缪,早作安排的时候了。
我这一生庸庸碌碌,没啥建树,在这行将就木之前,该给后辈留点什么?人常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是循规蹈矩的工薪阶层。不可能积累多少资产,但却经常笔耕不辍,把自已的人生体会汇集起来,让后辈引以为鉴,这就是我的最佳选择,我将自己所积累的文字资料,加以整理,花费不菲出版了《风雨留痕》数卷,这些著作的内容,全是我此生付出的心血。人的生存,除了吃穿,更重要的是要有精神食粮,精神财富是最大的财富。这几本书以及我书房中所存的大量书籍,就算我给儿女们的遗产吧!传递知识,应是人生要务,基于此一原因,我相信后辈们不会把这些珍贵资料当作破烂卖掉的,自己不需要,可以捐给图书馆,让它发挥作用。
在我的著作中有一篇《正确认识祖父舍生取义的剛烈壮举》的文章,全文三千字竟被年近八旬的渭南著名诗人张世武老先生书为长卷赠我,令我十分感动,我决定将这个长卷墨宝,作为家珍,世代相传。祖父为了国民革命视死如归英勇捐躯的事迹被载于《民国蒲城县志稿》第635页“人物志·忠勇篇"中:“冯益文,字焕堂,清附贡生。为人质直好义,事亲以孝闻。民国初年被举为县议会议员。遇事敢言,刚正不阿。后迁河南遂平县知事,政绩颇著。洎(音计)豫中事变起,邑令闻风多弃城走。或劝益文去,曰:‘吾为守土之官,当与城共存i亡,去将安之?’城陷,被执不屈,遂仰药而死。”此志第1210页县志馆人员简介中有家父的简介:“冯振初(1913~1976)名学武,以字行,车杜村(今属龙池镇)人,青年时期在蒲城县裕蒲钱行(后改为裕蒲号)工作,先后升任副经理、经理。1942年,受李元鼎、李约祉之邀,到县志馆负责后勤总务工作兼采访员。县志馆设立在古镇巷东头缑章保旧公馆,有人曾见他出来寻找碑石,抄写资料。蒲城解放前夕,县志馆人员大部回乡或去西安,他为留守人员,保管资料。1949年6月,李约祉从西安寄信,委托他将全部县志稿和采访资丶料归交蒲城县人民政府。此后回农村,一直作基层干部。”又有《蒲城县志》(1991一2005)第929页第四章文化新闻体育界人物,第二节简介,家父名列第二,其条目内容是:“冯学武(1913.3.13一1976.1.31),蒲城县龙池乡车杜村人。青年时期在蒲城县裕蒲钱行为学徒。1942年,李元鼎、李约祉筹办蒲城县县志馆,聘其参与事务和修志。蒲城解放前夕,志馆人员大部回乡或去西安,他为留守人员之一,保护了志稿的完整。1949年6月,受李约祉之托,把全部志稿(含大事表、建制沿革、吏治、选举、人物、教育、艺文、宗教祠祀、物产、金石、晷候等分志手抄稿)上交县政府。此后回农村一直为基层干部。”这两部县志中所载的信息,反映出祖父舍生取义的刚烈壮举和父亲保护县志的历史功迹,对我这普通百姓的家庭来说,其价值也十分珍贵,我决定也将其作为家珍传承后世。今天借寿庆之机,举行传承仪式,感谢大家见证助兴。
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是中国社会延绵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家风是家族的精神支柱,端方、耿直、忠厚、诚信、勤奋、淳朴、仁爱、平和、善良、公正这十个方面的美德应是冯门家风的精髓,希望后辈世代传承。
最后,且题七律《米寿生辰喜赋》作结:
恰逢元旦庆生辰,米寿佳期亲友欣。
笑语欢声恭贺话,真心实意祝福音。
张公赠墨书长卷,珍宝传家励后昆。
承继祖风刚烈品,耿直忠厚毓冯门。
谢谢大家!
2025年1月1日
附录:
家珍传承仪式程序
第一项:寿主致谢词
第二项:传承家珍
第三项:后昆表态
第四项:嘉宾见证感言
第五项:礼成庆寿
主持人:张世武
各位嘉宾,各位亲朋:
今天能为冯老主持迎新庆寿家珍传承仪式,作为挚友我感到荣幸之至!
今天是2025年元旦佳节,适逢冯兄米岁寿庆,首先让我们大家共同一起祝福冯老添筹纳福、松龄鹤寿!
冯老的著作汇集《风雨留痕》已出五卷,二百万余字,可算煌煌巨著。按冯老目前的精神状态,创作激情、创作意愿!还会有续集的续集!
冯老斋号虽为"栖牛斋",但不是寻歇息、享清闲的牛,他是一个孺子牛、垦荒牛、拼搏的老黄牛……!
冯老凭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深刻理解,发自肺腑的敬畏,而进一步产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己之力坚定的呵护着、勇敢的坚守着自己的文化阵地,并不懈的努力着,令人崇敬,令人钦佩!
冯老创作诸如:历史探源、民风民俗、轶事戏剧、诗词歌赋、楹联奇对、日记心得、人文趣事等等,几乎涵盖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涉猎范围之广、耕耘之细、探讨之深,毫不夸张的讲,达到了某些领域的专业水平! 传承家珍是今天米岁寿庆的重要的仪式和内容,他是真正传承中国传统文的载体,宝哲仁兄既异常的清醒,而又高度自觉。其传承的家珍分别为:一书法长卷、二民国时期蒲城县志、三新时期蒲城县志。
先说第一个家珍,始于冯老,成于冯老。
盛世修史、修志、修家谱!宝哲仁兄在中国梦的大环境中,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还历史以真实面目,这是民族之魂、民族之脊梁!先辈的大气凛然,感天动地,自即蒙发小楷抄录,三暑虽汗流浃背,但不敢怠慢,驻笔之时,方告宝哲仁兄……
宝哲兄如获至宝,不仅裱糊,还特意在文前装裱时专门留下镜心,以便補遗,成就了一件珍品。就是今天大家看见的这个长卷。令人感慨万千!宝哲仁兄祖父名益文,字焕堂,1924年随岳维峻参加国民革命,1925年岳维峻继胡景翼任国民二军军长兼河南军务督办,其祖父被任命遂平知县。后岳军遭直、奉两军夹击,危急之际,祖父临危不惧,有序安排其他人转移,自己在敌围城无助中吞金自尽,舍生取义,真壮士也!宝哲仁兄“正确认识祖父舍身取义刚烈壮举”一文,读文感佩之至,我曾作《感赋》一首为赞:“三秦多义士,擎国出贤良。慷慨虚怀谷,沸腾忠烈郎。吞金知县任,传世古城芳。赓续基因在,心仪赞焕堂。”仍觉难以释怀,于是又小楷秉书洋洋洒洒三千余字,长度达三米之多。又题一首七律:“祖父忠贞刚烈士,舍身取义即吞金。守城尽责为官任,革命殚精看重心。感佩圣贤扬正气,服膺先哲奏强音。小诗称颂怀雅释,濡墨入笺仍在寻。”奉赠冯兄,想不到冯兄竟将其作为家珍传世,并且还引出今天的“家珍传承仪式”来,实出我的意外,令我感谢动莫明。今天冯老先生米岁寿庆,传承三件家珍必将名垂史册,特题七律一首:
恭逢盛世传珍宝,文化大餐宽座中。
忠烈冯门风范古,清明宅第典型丰。
卷书墨著遗乡梓,志载名垂赞祖翁。
日月经天留后裔,启承赓续血相融。
三件家珍
家珍长卷
冯晓辉在家珍传承仪式上的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代表冯门后昆成员在这里作表态发言:家珍传承不仅是家族成员的一种责任,更是对家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优良家风是一种道德和行为的规范,它不仅能够引导我们正确地行事,还能够让我们在困难时得到支持和帮助。为了确保家族传统的延续和家族的凝聚力,我们特意做出家族传承承诺书,首先,郑重承诺,秉持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行为准则,这包括但不限于:尊重长辈,关爱亲人,注重家族团结,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族精神,传递家族智慧,我们将始终坚守这些价值观,并将其世世代代相传下去。其次,郑重承诺,将努力传承家族历史文化,作为冯家大家族的一员,应该了解家族更多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重要事件,我们将积极参与家族的文化活动,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努力传递家族智慧和价值观,以便下一代能够接纳和传承。我们将“端方、耿直、忠厚、诚信、勤奋、淳朴、仁爱、平和,善良,公正”这十个方面的美德,作为冯门家风世代相传,家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将共同携手,共同发展,互相合作,共同承担家族事务,承诺不让争吵和冲突破坏大家庭的团结,以友爱和理解的姿态相互关心、关爱,实现和谐共处,共同珍惜和保护家族文化和家族财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如意,谢谢大家!、
冯晓辉2025年1月1日
嘉宾讲话
第一位:乔俊武
冯宝哲同志寿辰祝词
乔俊武
各位亲友好!
有幸我们相聚在此共贺宝哲同志米寿生日。
我和冯老相识于1967年,几十年来我们相交来往,他给我印象很深。简单说三句话:
人吃苦。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单位工作都是扎实肯干,埋头工作,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同志们公认的事业型人。
善学习。除了专业之外,宝哲同志一直热挚于传统文化,凡十年如一日坚持着。无论是对诗词赋比兴,中国楹联的三对两平衡,还是文章的主题和逻辑层次,都比较讲究,更不要说写了凡百万字的书,既承续发扬了中国文化,也利于他的养生。
重家风。他祖上就有可贵的精神传统,他本人更是严律己,诚待人。形成良好家族氛围。这与社会上不少人缺乏人情的浅薄者形成了显明对照。
总之,宝哲同志凡十年历度坎坷,深得安慰。我相信,他的这种精神状态必将更加有利于健康长寿,长期影响家族后代,对人们带来有益的正能量启示。
第二位:雷永前
在冯宝哲先生米寿喜庆及家珍传承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冯宝哲先生、各位嘉宾:
大家好!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冯宝哲先生给予我这份殊荣,能够出席如此意义重大的家珍传承仪式和米寿庆典。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信任,更是一份深厚情谊的体现。
冯老说,自己的身体条件并不是很好的,但现在是家族中最长寿者。我以为人要长寿,锻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勤于用脑。在平均寿命五六十岁的年代,巴金先生高寿101岁,季羡林先生98岁。我记得记者采访季羡林先生时问他,你锻炼身体吗?他说不锻炼。他们的特点就是读书学习,研究思考,著书立说,勤于动脑。而冯宝哲先生整天坐在电脑桌旁,著文吟诗。这样的人首先是头脑健康,思路清晰敏捷,对于管理身体、促进健康必然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说读书学习、吟诗著文是增寿的重要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是一味药,可以医愚,可以健脑,可以增寿。在这儿我祝冯老健康长寿、著述等身,留给人间更多的精神财富。
冯先生的祖父,那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在那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代,祖父以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国民革命事业。从早年师从名家,在学问上的精进到后来在河南遂平县长任上,面对困境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与城共存亡,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闪耀着令人敬畏的光芒。在国家大义面前,他没有丝毫的退缩,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心中的理想和责任,这种刚烈壮举令人动容,更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和铭记。
冯先生珍视家族先辈的英雄事迹,通过传承这份珍贵的手书长卷,将家族的高尚品德和英勇精神代代相传,这是对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高度尊重与传承。这种传承,不仅仅是家族的幸事,更是社会的精神财富。我坚信,在这样深厚的家族底蕴熏陶下,冯氏家族必将人才辈出,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
说到这份珍贵的手书长卷,不得不赞叹张世武先生的书法。三千字的长卷,每一笔都倾注了张先生的心血,那字迹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仿佛在诉说着冯先生祖父的传奇人生。张先生以书法为载体,将英雄事迹与艺术完美融合,让我们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伟大。
同时,在此也不得不提到乔俊武先生,他在《思维论》中所展现出的先进思想和深厚的书法理论与功力,同样令人钦佩。尤其他在任蒲城县长期间,为蒲城的发展展现出的雄才大略和辉煌业绩、高尚情操,深受蒲城人的敬重与怀念。
同样令人钦佩的,还有刘增良先生。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找抗战英烈的事业中。为了让那些在烽火岁月中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不被遗忘,他不辞辛劳地东奔西走,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他主持的《义门村的故事》微信公众平台,犹如一座信息宝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点击量节节攀升,成为人们了解过去、缅怀先烈的重要窗口。]
在座这几位先生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与艺术的盛宴。他们都是时代的脊梁,用行动书写着责任与担当,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奋勇迈进。
我心有所感,赋诗一首以表敬意:
七律·冯公双喜庆米龄
玉龙宽座笑声盈,冯老开筵庆米龄。
长卷文馨书法妙,家珍物贵后昆承。
群朋与会齐夸赞,双喜临门共贺生。
同盼宿耆福似海,尤期诸友俱康宁。
[七律·贺冯氏家珍传承
冯门数代是贤良,祖父守城悲壮亡。
大智椿庭修县志,高才哲老著华章。
张君墨宝英雄颂,先辈豪情青史彰。
宗训家珍传后世,齐芳兰桂永恒昌。
七律·贺冯氏家珍传承
冯氏家珍皆赞扬,英雄业绩韵流芳。
张公墨宝书悲壮,乔老思维绽瑞光。
故事义门先烈颂,座中众位智才彰。
祖德昭著传风气,世代恒昌出俊良。
最后,再次感谢冯先生的邀请,愿今天的仪式圆满成功,祝愿冯先生米寿快乐,身体安康,冯氏家族繁荣昌盛!
谢谢大家!
雷永前 2025年元旦
第三位:刘增良
在冯宝哲先生米寿喜庆及家珍传承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冯叔,各位嘉宾,大家中午好!
作为晚辈,我非常激动,也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冯宝哲叔叔的米岁寿庆及家珍传承仪式。冯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一位德艺双馨的老人,在我和冯叔认识的这几年,冯叔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关爱!可以说我退休以后能够做自己所喜欢做的事情,与冯叔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是他给了我很多的鼓励,特别是在我遇到自己不懂的或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时,总会得到冯叔的帮助。此时此刻,为了表达我对冯叔的敬意,我将自己精心挑选的鲜花送给冯叔。祝福冯叔健康长寿!天天开心!天天快乐!也祝福在座的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主持人张世武献诗:
五律•冯宝哲老先生米岁寿庆四题
(一)冯宝哲老先生米岁寿庆暨传承家珍仪式
米寿和天地,迎新暖旧年。
添筹同日月,纳福共神仙。
诗赋生花妙,身心融血姸。
家珍传后世,砥砺步先贤。
(二)诗赠最敬重的学者型领导乔俊武主任
多载官场上,依然儒雅身。
清风盈两袖,洁玉誉奇人。
大作皆研习,鸿文尽问津。
自行车伴驾,高格凤和麟。
(三)诗赠著名诗词家雷永前老先生
耄耋人何老,寒凝百里遥。
致词情激越,赋韵意妖娆。
桃李相称颂,园丁频聚焦。
微屏虽识久,促膝在今朝。
(四)诗赋党史研究员刘增良先生
机缘冯老寿,有幸识新朋。
解甲身公益,践行人准绳。
徜徉英烈迹,陶冶世间灯,
真切催双泪,温馨融化冰。
元月一日凌晨四时联名家李涛从海南发来贺诗
祝贺冯宝哲先生八十八大寿
一李涛一
(一)
冯门多栋梁,
公众广传扬。
宝卷春秋史,
哲人锦绣囊。
先贤名显赫,
生日气轩昂。
米酒仙翁饮,
寿星鲜果尝。
之时灯绚丽,
喜宴庆辉煌。
(二)
双喜开颜笑,迎新庆诞辰。
冯公忙拱手,宾客乐登门。
米寿春秋笔,期颐尧洛神。
祝福同敬酒,亲友感情深。
(三)
关中驰骋耕牛劲,
渭北扬威耀故乡。
老将无私多奉献,
名儒博学勇担当。
冯公妙笔文坛舞,
宝哲华章典籍藏。
米寿亲朋同祝贺,
之星灿烂放光芒。
(四)
季冬初二正元旦,双喜临门客满堂。
大寿巧逢天作美,新年恭贺地呈祥。
儿孙尽孝家风好,亲友祝福情意长。
点亮蜡烛先许愿,冯公高坐酒飘香。
(五)双喜盈门
米寿正新元,
冯公绽笑颜。
登门全贵客,
拱手尽吉言。
宝卷春秋笔,
哲人锦绣篇。
祝福同敬酒,
谁不仰神仙。
作者简介
冯宝哲,陕西蒲城人,一九三八年一月生。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渭南联苑》原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著有《风雨留痕》等书五卷,二百多万字。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白公平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
中华诗经阁总社简介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乔永胜 胡乃华 骞国政 冯宝哲 董杰 付凤云 孙俊林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白公平
副总编 惠玲玲 侯五爱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秘书长 李红彦
副秘书长:朱红兵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
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
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刘东华
总编 李丽兼群管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
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齐鲁分社
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中华诗经阁辽宁分社
社长 白淑环
副社长 心有灵犀
顾问 萨仁图娅 杨景坤
总编 木兰
副总编 煮酒听雨 莲心儿
编委 张海余 煮酒听雨 莲心儿(郭宝莲)枫庭飘雪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 李飞 麻九石 柳艳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杨建奇(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侯五爱(河北)李红彦(河北)宁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赵富娥(河北)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刘亦大吉(杭州)点点(内蒙古)文清(安徽)杨洋(内蒙古)木棉(河北)张燕(陕西)张红(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翟英(陕西)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辛谷(江苏)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杨立新(河北)刘哲崇(山东)(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 翁新政(河北)晓峰(江苏)曹赟(河南)杨明才(山西)马雄(陕西)马全民(陕西)陈柏苍(内蒙古)曹甲文(贵州)(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明雪琴(河北)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邢德朝(陕西)王芳英(陕西)米义勇(四川)师永德(内蒙古)(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冯家才(陕西)杨正前(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薛金凯(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张守平(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李平安(陕西)陈建民(陕西)段俊怀(陕西)王千金(陕西)党武平(陕西)惠玲玲(陕西)邸兰宁(陕西)刘双民(陕西)杨鸿祥(陕西)杨传宇(河北)骞国政(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邸兰宁(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王乃仁(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副部长:李飞(河北)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郝后波(河北)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