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寺庙抄经的联想
文/毛韬
这些年来,由于我老伴身体一直不太好,我陪伴她去过沪城许多家著名三甲大医院看病吃药,但是好像疗效都非常甚微。所以我只能劝慰她,在家中好好静心安养身体,服用一些中药来扶正调理。
今年初冬日,天气晴朗,感觉挺暖和的。所以我俩一起去龙华古寺散散步,看看红叶景色。我们从家里到龙华古寺坐车非常方便,只要在家门口乘坐167路公共汽车,就能直接到达龙华古寺。
我们步入龙华古寺后,觉得有“四看”,值得细细品味和联想:
首先是“第一看”,看到来龙华古寺的香客和游人非常多,香客烧香磕头拜菩萨。游人观赏寺院佛塔红叶和鹅池里戏水的鸭子和大鹅。
其次是“第二看”,看到寺院内有许多小猫咪,它们或者是躺在寺庙内大殿里的禅用蒲团(垫子)上,或者是在寺院内菩提树下与香客游人们玩耍,相处非常融洽。这座寺庙里的小猫咪特别多,香客和游人还给寺院小猫咪带来许多猫条和猫食罐头等食物。由于小猫咪伙食吃的特别好,所以每一只小猫咪几乎都是胖嘟嘟的肥胖猫。古寺庙有了这些小猫咪守护庙堂古建筑,所以寺庙鼠患问题亦就不会发生了。
再值得“第三看”,是看到在寺庙内吃香菇面筋素面的人,亦特别多,几乎坐满了寺庙食面的大堂,看来这碗芝麻香油香菇面筋素面的味道,还是相当美味的。
最后的“第四看”,我们看到寺庙里有一座非常大的讲经堂,在这座大厅堂里,端庄坐着近百位抄经的人,他们(她们)安安静静的坐着,用毛笔抄写经书,无论其毛笔字写的好与不好,此时此刻,他们(她们)的心境,应该都是最最虔诚和宁静的。
这让我联想起,我家祖上亦曾收藏玄秘塔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旧时碑文拓本长卷,由于拓本长卷尺寸实在是太大,所以我只能把它铺在寓所小花园的地面上阅读全文了,这幅旧时玄秘塔碑拓本亦不知道是哪一个朝代拓下的唐代墨宝?

后来,我又查询了一下这块唐代石碑现在何处?唐代的玄秘塔碑,现在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里。该玄秘塔碑全文如下: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并序):
元秘塔者,大法师端甫灵骨之所归也。于戏!为丈夫者,在家则张仁义礼乐,辅天子以扶世导俗;出家则运慈悲定慧,佐如来以阐教利生。舍此无以为丈夫也。背此无以为达道也。和尚其出家之雄乎!天水赵氏,世为秦人。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宏法教。”言讫而灭。既成人,高颡深目,大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欤!
始十岁,依崇福寺道悟禅师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邱,隶安国寺。具威仪于西明寺照律师。禀持犯于崇福寺升律师,传唯识大义于安国寺素法师,通涅大旨于福林寺法师。复梦梵僧以舍利满琉璃器使吞之,且曰:“三藏大教,尽贮汝腹矣。”自是经、律、论无敌于天下。囊括川注,逢原委会,滔滔莫能知其畔岸矣。夫将欲伐株杌于情田,雨甘露于法种者,固必有勇智宏辩欤!
无何,谒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德宗皇帝闻其名征之,一见大悦。常出入禁中,与儒道议论。赐紫方袍,岁时锡施,异于他等。复诏侍皇太子于东朝。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恩礼特隆。宪宗皇帝数幸其寺,待之若宾友,常承顾问,注纳偏厚。而和尚符彩超迈,词理响捷,迎合上旨,皆契真乘。虽造次应对,未尝不以阐扬为务。繇是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其教有大不思议事。当是时,朝廷方削平区夏,缚吴斡蜀,潴蔡荡郓,而天子端拱无事。诏和尚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为人请福,亲奉香灯。既而刑不残,兵不黩,赤子无愁声,苍海无惊浪。盖 参用真宗以毗大政之明效也。夫将欲显大不思议之道,辅大有为之君,固必有冥符元契欤!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以表净众者,凡一十年。讲《涅 》《唯识》经论,位处当仁,传授宗主,以开诱道俗者,凡一百六十座。运三密于瑜伽,契无生于悉地,日持诸部十馀万遍。指净土为息肩之地,严金经为报法之恩,前后供施数十百万,悉以崇饰殿宇,穷极雕绘。而方丈匡床,静虑自得。贵臣盛族,皆所依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而和尚即众生以观佛,离四相以修善,心下如地,坦无邱陵,王公舆台,皆以诚接。议者以为成就常不轻行者,唯和尚而已。夫将欲驾横海之大航,拯迷途于彼岸者,固必有奇功妙道欤!
以开成元年六月一日,西向右胁而灭。当暑而尊容若生,竟夕而异香犹郁。其年七月六日,迁于长乐之南原。遗命茶毗,得舍利三百馀粒。方炽而神光月皎,既烬而灵骨珠圆。赐谥大达,塔曰元秘。俗寿六十七,僧腊四十八。门弟子比邱、比邱尼约千馀辈。或讲论元言,或纪纲大寺,修禅秉律,分作人师,五十其徒,皆为达者。
呜呼!和尚果出家之雄乎?不然,何至德殊祥如此其盛也。承袭弟子义均、自政、正言等,克荷先业,虔守遗风,大惧微猷有时堙没。而ト门使刘公,法缘最深,道契弥固,亦以为请,愿播清尘。休尝游其藩,备其事,随喜赞叹,盖无愧辞。铭曰:贤劫千佛,第四能仁。哀我生灵,出经破尘。教网高张,孰辩孰分。有大法师,如从亲闻。经律论藏,戒定慧学。深浅同源,先后相觉。异宗偏义,孰正孰驳。有大法师,为作霜雹。趣真则滞,涉伪则流。象狂猿轻,钩槛莫收。尼制刀断,尚生疮疣。有大法师,绝念而游。巨唐启运,大雄垂教。千载冥符,三乘迭耀。宠重恩顾,显阐赞导。有大法师,逢时感召。空门正辟,法宇方开。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徒令后学,瞻仰徘徊。(以上碑文是玄秘塔碑文的全部内容)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六月,大达法师——端甫圆寂,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他是继玄奘法师后,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湿般》、《唯识》等著称于世。文宗赐谥号“大达”法师。而为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以告示后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于长安刻此颂功德碑。碑文由时任宰相裴休撰写,柳公权书写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二兄弟镌刻。碑身高445厘米,宽132厘米,厚34厘米,共计28行,满行54字。碑身上部断裂,字有残损。《玄秘塔碑》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遒劲,与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并称“颜筋柳骨”。它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历代拓印,传世一千多年,至今仍然是临习和研究中国书法的必备碑帖。
当然,如此大幅的玄秘塔碑帖只能铺在自家院落的地上欣赏临摹,但是不合适铺在书桌上对照写字,如果要想临摹写字的话,各地新华书店里都有玄秘塔碑字帖购买,字帖开幅尺寸比较小,放在书桌上亦不占地方。而毛笔字帖内容大多数都涉及到古代传志文字,所以在临摹字帖写毛笔字时,一边可以练习写字,一边还可以阅读古代传志的一些历史,真是一举两得。由于临摹字帖写字,亦犹如端坐在庙宇厅堂里抄经一样心净、心清、心怡、心宽,即能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所以讲,只要人做到心神平和,身体自然能与环境相协调,人身体内的一些不适或疾病,亦就会自然而然的慢慢祛除了。因此,我认为在寺庙厅堂里静坐抄经,具有“四益”的好处,其一是心静,其二是练字,其三是阅史,其四是祛病。

作者简介: 毛韬,1955年7月出生,上海南汇人,旅游经济师,现在担任民建上海市委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