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
文/崔云生(山东)
大炮
是尺子
丈量着
大地面积
大炮
是卫士
护佑着
神州四季
声明未至炮先行
一阵炸雷火洗地
开口就问苍穹好
豪气纵横三万里
这首名为《大炮》的诗由崔云生创作,以一种雄浑而直接的方式描绘了大炮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将大炮比喻为“尺子”和“卫士”,诗人赋予了这一军事装备不同的层次和深度。
1. **大炮是尺子**:这里的大炮被比作丈量大地面积的尺子,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大炮在战场上的覆盖范围,也暗示了其在战争中的作用——既可以是对领土的争夺,也可以是对边界的重新定义。它能够跨越广袤的土地,影响战局的发展。
2. **大炮是卫士**:将大炮比喻成护佑神州四季的卫士,则强调了它的防御性质,表达了大炮作为国家防卫力量的一部分,守护着国家的安全与和平,确保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不受外敌侵扰。
3. **声明未至炮先行**:这句展示了大炮在军事行动中的一种突然性和冲击力,有时候军事行动的速度和决定性超过了外交声明。这也可能是在隐喻某些情况下武力的使用并不总是伴随着事先的通知或警告。
4. **一阵炸雷火洗地,开口就问苍穹好**: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大炮发射时的壮观场面,以及它所释放出来的强大威力。“火洗地”形象地描绘了炮弹爆炸后的破坏力,而“开口就问苍穹好”则带有一种拟人化的手法,仿佛大炮有生命一般,带着豪气向天空宣告自己的存在。
5. **豪气纵横三万里**:最后这句总结了大炮的威势和影响力,表示其力量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三万里”是一个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大炮的射程之远、影响之广。
整首诗通过对大炮的不同侧面进行刻画,既表现了大炮作为一种武器的强大和威慑力,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防卫力量的一种自豪感。同时,诗歌也提醒我们思考武力的作用和后果,以及它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扮演的角色。